专栏名称: 每日意图
洞悉人性的幽微和光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意图

你前来此地是为了寻找自我,但常常需要迷路才能找到它。

每日意图  · 公众号  ·  · 2024-12-11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公众号·每日意图
洞悉人性的幽微和光亮

© Benjamin Everett

本书是英国自然文学大师罗杰·迪金18个月穿游英国河流湖泊的沿途见闻记录。


他游过河水、小溪、瀑布、泥浆、深潭与大海,当然也有浴场和泳池。


他有时穿着如同香蕉皮的潜水服,有时也能解放天性,与水肌肤相亲。


在水中,他与青蛙、水獭、黑水鸡、鳗鱼同游; 在水面,他以山楂树、梣树树梢的高度,与狐狸对视、看着豆娘与蜻蜓在眼前翻飞、老鹰盘旋而来、红尾鸲在树枝间跳跃……


[英] 罗杰·迪金《野泳去》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陆归野 译
出品方: 世纪文景


游泳之旅

我的灵感源自约翰 · 契弗的经典短篇小说《游泳者》。故事主人公奈狄·麦瑞尔决定从长岛一个派对出发,沿着邻居们的一连串泳池,一路游回自己8英里外的家。
小说中有一句话很是醒目,还启发了我的想象力:“他仿佛用一双制图员的眼睛,看到了那一连串游泳池,那条蜿蜒穿过整个县城的半地下溪流。”
游泳时,你能感知到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水,而你的身体也跟着周围的水流动了起来。难怪我们在看到搁浅的鲸鱼时如此心有戚戚;我们自己一出生就已经搁浅了。游泳意味着体验出生前的状态。
这或许能解释每一位游泳者在深水中不时体会到的那种焦虑不安。从高高的跳水板上如飞燕般跃入虚空之中——这样一个意象体现了降生所包含的一切矛盾。游泳者同时经历了出生的恐惧与至乐。

因此,游泳是一种通过仪式,是对种种边界的跨越:海岸线,河岸,泳池边缘,以及水面本身。当你进入水中时,某种变形悄然发生了。你将陆地留在身后,穿过镜子般的水面,从而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在那里,生存才是最主要的目标,而非志向与欲念。
在野外水体中,你和身旁的动物世界是平等的:你们在任何意义上都处在同一“平面”上。作为一名泳者,我可以径直凑到水中的某只青蛙跟前,而它的反应,将更多是好奇,而非恐惧。在护宅河水面上扎堆的豆娘和蜻蜓更是刻意无视了我,它们会飞起一阵子,好让我游过,然后再次降落在河面上。

自然中的水永远有着治愈的魔力。不知怎的,它能够将所拥有的自我再生能力传递给游泳者。我一头扎进去时很可能还臭着张脸,俨然一副抑郁症晚期的样子,出来时却成了个吹着口哨的傻瓜。
在我们大多数人生活的世界中,有越来越多的场所、事物被贴上了路牌和标识,有了官方“说明”。这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让现实世界变成虚拟现实。这就是为什么步行、骑车和游泳永远都会是具有颠覆性的运动。它们让我们脱离事物的常轨,挣脱官方版本的束缚,让我们得以重新认识到这些岛屿古老而充满野性的一面。
一次游泳之旅让我得以进入世界中至今依然最神秘莫测的那部分,就好比黑暗、雾霭、森林、高山一般。它将在我面对其他困居内陆的人类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我纵身大浪之中……感到潮水上涌,锁住双腿,推着我向远处岸边的树林而去。每当有海莴苣的叶子轻轻拂过身旁,或粘在手臂上,我总以为那是水母,接着浑身一个哆嗦。
不过我很快就习惯了:四周到处是海藻,每一次浪来,它们都会随水流而下,然后挂在我身上。身后潮水涌动,推着我前行;我不断游着,直到快要溶解在水中。
这时,随着潮水越涨越高,河口的沙滩突然进入了视野。两岸树木堪堪探到水面上,又加速掠过我的身旁。
我发现自己正像一个下山的越野跑者般大步流星,以令人兴奋的速度前行。仿佛是在梦中游泳,快得毫不费力,又被水流紧紧裹住,无处可逃。眼看漏斗形的河口不断逼近,上涨的潮水拥着我一路加速,终于把我冲进一条泊船道中。
这条泊船道十分泥泞,两岸直上直下,一旁的沙滩上有几座老旧石灰窑。我不得不使出浑身力气,才从浪潮中脱身而出,来到浅滩的旋涡中。然后往回游到石灰窑边,像只海龟般爬上了沙岸。
我下到岛屿最南端,在灯心草湾游起了泳。这是一片免于风雨侵袭的沙石湾,景色宜人,望出去便是参孙岛。一个人也没有,我从水湾这头游到了另一头。色彩浓郁的天空、白沙与海中四处支棱而出的礁石有一种如梦似幻的质感,令人想起萨尔瓦多·达利。
如果世上真有什么地方有美人鱼的话,想必就是这儿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冯站长之家  ·  2016年11月28日历史上的今天(语音版)
8 年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我们夫妇之间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