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
《人民公安报》头版刊发
《
澄江公安扩大共治“朋友圈”,共筑抚仙湖平安堤坝》
将视线聚焦澄江
12月14日,冬日的云南,雨冷风寒。碧绿湖畔的金色沙滩上,几道藏蓝身影格外醒目。
当日11时,小雨渐歇,抚仙湖湖面朦胧,湖边青山云雾缭绕,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赏景。人流中,澄江市公安局禄充派出所所长李哲正带着副所长万宝文、禄充社区支部书记张正雄沿湖巡逻走访,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快来屋里坐!今天还没听说有人闹矛盾。”治安志愿者、饭店老板施女士远远地看见李哲几人,便一边招呼他们进店坐,一边上报自己了解到的最新情况。
施女士向记者介绍,这几年,禄充派出所带着治安志愿者队伍把景区秩序治理得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自己一年能比以前多挣30万元左右。“我们承了湖的好,就要还湖的情。我也想为景区治理出份力,就当了治安志愿者。”施女士说。
来到禄充派出所,从综合指挥室平台上可以看到,这个派出所管辖着禄充、立昌两个社区,宾馆、饭店等行业场所近300家,辖区涉旅纠纷、非警务类警情在警情中占比超75%。
“现在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单靠自身力量难以应对,就尝试扩大共治‘朋友圈’。”李哲说,近年来,禄充派出所结合“辖区就是景区”的特点,积极发动沿岸社区、民宿、商铺等群防群治力量成为治安志愿者,实时上报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线索,构建起警民协同共治新格局,实现了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跟着李哲巡逻的脚步,记者来到停放游船的码头,不远处,星星点点的蓝色游船在湖面随浪起伏。为保护抚仙湖的自然环境,进入湖面的游船都是无机械动力船只,游客要用脚蹬才能行驶。
李哲蹲在岸边,扒着船舷,和禄充水上救援中心副队长李贵涛仔细检查游船,查看船体是否有破损或渗漏现象,一阵浪花拍过来打湿了他们的鞋。
记者了解到,面对游客涉湖、涉水安全问题,禄充派出所积极与抚仙湖管理部门协调对接,招聘人员组建水上救援队,定期开展专业培训。遇到突发情况时,水上救援队与派出所警力联合开展水上救援,及时、迅速救助群众。
回想起几天前的救援,李贵涛仍心有余悸。12月11日,他接到禄充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指令,称有游客驾船游湖时突遇大风被困。他立即带人赶往现场,几分钟后就将两名游客救回。“当时船离岸1公里,水深大约100米,湖上风又大,他们两个人很难蹬回来,去晚了后果不敢想。”李贵涛回忆。
据介绍,今年以来,禄充派出所积极拓展合作网络,探索构建“一室三联”模式,即以综合指挥室为中枢,联合景区管理、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执法,联动社区、商户、旅游公司等群防群治力量及时高效化解矛盾,连同水上救援队、消防队伍等专业力量开展救援,有力提升警务服务效能。
放眼抚仙湖沿岸,公安“朋友圈”越扩越大。澄江市公安局全面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建设,将抚仙湖沿岸6个派出所整合起来,联动多警种部门构建立体化巡逻防控新格局,把巡防力量摆到人员密集等重点部位,根据时间特点动态调动警力,遇到突发警情时,由指挥中心就近调派警力赶往现场处置,做到快出警、快处置,确保景区秩序平稳。
警务因旅而兴,旅游因警而安。自“冬季行动”开展以来,澄江市公安局充分发挥沿岸共治“朋友圈”优势,快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及时服务救助游客,共联合化解矛盾纠纷61起,开展联合执法8次、检查重点单位60余家次,帮助找回走失人员12名、遗失物品16件,开展水上联合执法救援行动4次,有力维护了抚仙湖景区良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