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美术学院
微国美,微距离,欢迎订阅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微观国美,私享平台,以小见大,汇聚思想,将学术家族的艺术笔记,近距离地推送到您的掌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新岁启程,共赴新朝 ·  13 小时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年味寻踪——烟火气里的人间暖意 ·  4 天前  
重庆共青团  ·  重庆2所高校考核招聘55人,速来报名! ·  4 天前  
武汉大学  ·  “除了武大,谁还会带我看七彩祥云啊?” ·  6 天前  
武汉大学  ·  谁家学校上春晚了?是我的武大!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美术学院

以水彩的名义诠释创造性的生活启迪——「时间·底色—李梅水彩作品展」

中国美术学院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9-10-20 23:03

正文

 中国美术学院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网站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北京鼎元集团

承办单位:北京鼎元国际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展览顾问:钱晓芳

展览题字:王冬龄

学术支持:杨参军、马锋辉、树才、曹晓阳、黄骏、单增

总策展人:袁乐平

策展人团队:马旭东、周华、马俍

展览执行:郑勇、徐砚鹏、徐曦、徐烨、徐之川、胡果蒲、余燕


2019年10月19日上午,「时间•底色—李梅水彩作品展」在北京鼎元国际艺术中心开幕。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马锋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此次展览共展出李梅教授近年创作的近 70 余幅水彩作品。展览主题同名于李梅出版的著作《时间的底色》,可见李梅多年的艺术思考和积淀。


开幕式上还播放了《时间的底色》李梅个人专题纪录片。

《时间的底色》李梅个人纪录片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参军致辞

北京鼎元国际艺术中心美术馆馆长袁乐平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梅致答谢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马锋辉宣布画展开幕

黎楠女士主持开幕仪式

开幕式现场


开幕影片《时间的底色》李梅个人纪录片

嘉宾观影现场

观展现场

李梅曾讲到,水彩创作在取材内容和形式选择上绝不盲从和不尊重自己的内心,若跟随世俗和潮流随波逐流,必败。尊重并播下内心的思考,将自身的理解与思想赋予画中,这非常重要,实为赋予自己以责任与压力,也是为他人能够更好地阅读你的艺术而负责。

《荷问》作品展览现场


《荷问》作品局部


比如,《敦煌流韵系列》以及花卉系列的创作,李梅以“一花一世界,参花悟世界”为主线,延伸与花有关的世间万象之象,让花草的生命律动和绚丽斑斓跃然纸上,再现艺术家所理解的人的生命和精神世界。这种安详的状态,恰恰是艺术创作者当下最需要关注的“纯净”状态。以水彩的名义诠释创造性的生活启迪,加重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厚望,这才是艺术创作与艺术关怀的终极目的。



展览现场


参加开幕式嘉宾合影



序:心性与合力

——《时间·底色--李梅水彩作品展》

 

李梅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学版画出身,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艺术教育教学研究。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使她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更有她独到而不同凡响的艺术建树和智性思考。教书之余,她画画;画画之余,她写作。从儿时开始,她就喜欢写作,似乎文字更能表达她灵动、活泼的内心。教书、画画、写作,交织成她身上的三种功夫,非常难得。对她来说,写就是画,画就是写,让她在教书、创作和文字领域均有收获,真可谓“聚沙成丘,垒砖为塔”。 这些年,她陆续出版个人著作《时间的底色》、《或远也近》、《艺术考察与采风》3部,主编学术研究书籍《艺行塞上-敦煌艺术研究》、《美育践行——艺术治疗教育行动研究》2部。多年来,她的多幅(件)版画、油画、水彩及装置创作作品参加国内外美术作品展、获金银奖或被收藏。画里画外、字里行间,即是艺术思考,又是文学随笔,让人品味到她向禅的心性和生活的多彩。一位教授,一个画家,就这样取道文学,勾勒出她执着的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


《荷韵系列》


《疙瘩花开》

《象山幻象 1》

《花之鸟语》

《殇系列 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