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是上尉军官,今年35岁。闲暇时刷手机,被一个段子狠狠戳了一下:
“25岁是软件工程师,28岁是高级软件工程师,32岁是架构师,35岁成了外卖骑手;25岁是产品经理,28岁是高级产品经理,32岁是产品总监,35岁只能去开网约车;25岁是HR专员,28岁是HR经理,32岁是总监,35岁开始卖保险;25岁是运营专员,28岁是运营经理,32岁是运营总监,35岁开始做微商。”
不知怎的,他想到了自己。有人说,35岁对军人也是一道坎。特别是军衔和职务,如果还没干到少校正营,基本上就错过职业晋升的黄金期了。
按照职业化改革晋升规定,指挥管理军官最低年限:少尉2年,中尉3年,上尉4年,少校5年;专业技术军官最低年限:尉官同上。
以18岁上军校起算,22岁毕业授少尉,最快24岁授中尉,27岁授上尉,31岁授少校,36岁授中校。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实际上,部队少校岗位竞争异常激烈,35岁的上尉积压越来越多,这应该引起组织和领导的重视。
老刘就是他们的“先行者”,职务不高也不低,年龄不大也不小,走还走不了,留也是暂时留下,只能熬达龄,处境十分尴尬。
35岁左右,不只是成长进步,生活和后路上都难。
已经授予少校的,在基层都是主官,是营站的顶梁柱,头顶一片天;在机关都是参助干,是科室的主心骨、生力军,脚踏一方土。
不管发展顺畅与否,在生活中都处在“三重叠加期”:家庭爬坡期、压力加重期、矛盾交织期。
具体来说,就是父母已老,身体多病;孩子尚幼,需人照顾;房贷、车贷以及其他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家庭成员矛盾多发、高发、频发,且易激化。
更要命的是,军人有家不能回,面对一大堆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儿孝缺位、夫责缺席、父责缺失。
后路上也有隐忧。如果选择转业安置,在省直等实行单选的单位PK中,年龄不占优势;在市直或基层单位,实行考试进行积分选岗,与年轻军官比复习备考,是关羽面前耍大刀,大龄军官胜算也不高。
即使杀出重围,上尉在定级上只能是科员。跟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劣势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选择逐月,干龄须满16年。以老刘为例,18岁上军校,今年35岁,正好符合条件。但问题是刚过门槛,基数太低,拿到手的不多。
虽然可以多干几年,但是没有成长进步加持,只是为了“熬基数”,那种感觉就像用筷子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说句心里话,老刘对部队还是留恋的。毕竟干了这么多年,军装就像身上的皮肤一样,已经融为一体。口里说不想干,恨不得现在调头就走,真正脱下这身衣服,内心肯定是生疼的。
所谓军人情怀,大约就是如此。所幸35岁这个年龄,思想和认知已经趋于成熟,不像年轻军官,思想波动大,顺境时豪情万丈,逆境时否定一切。
反过来一想,老刘感觉到,过度的焦虑,是杞人忧天,更是庸人自扰。
从成长进步来说,根据最新规定,上尉最低任职时间为4年,最高服役衔龄是9年,最高服役年龄是40周岁。
理论上,老刘离达龄还有5年。对于达龄,谈得比较多的是达龄退役。殊不知,近年来,达龄晋升已经成为了新常态。
像老刘单位,大龄少尉军官主要由编制紧缺造成,只要一有少校岗位腾出,必然是优先递补。所以他最后是走是升,犹未可知。
从生活来说,35岁年龄段的军官都难。这也决定了,熬过了这段艰难的日子,以后就是春暖花开了。
其实,这时的生活本身也是可圈可点。父母虽老,至少可以帮衬一下;房贷虽重,至少有房可居,一家几口有个幸福的小窝,其乐融融;小孩虽小,但也是家庭未来的希望,军人努力和奋斗的动力源泉。
从后路来说,如果选择转业安置,马上就能与家人团聚,从此过上正常的生活,这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而且,35岁以上进省直的,真的并不少见。与其因为年龄焦虑,不如到时候下定决心,全力备考,不给自己留退路。
如果选择逐月,以2021年最低标准的待遇17级的上尉为例,计发基数为10500元。退一步,老刘干到40周岁达龄退役,担任军官22年,领取的退役金为:10500×(60+12)%=7560元。
当然,这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上尉最高可以享受待遇14级。虽然军衔没上去,但可以享受少校的工资待遇。而且,不排除以后逐月还会进一步优化。
所以,对于年龄焦虑,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与其想得太多,不如干就完了。
一是要辨证地看,年龄也是阅历和财富。职业化提出的“前慢后快中间稳”,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待,是不是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再说,人生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到了35岁这个坎,有的想晋升,晋升受挫想转业,转业又想趁年轻…其实焦虑的不是年龄,而是人生。
每个人都有年龄焦虑,这是人生的常态。只不过军人这个职业,对年龄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年轻军官的年龄焦虑更加突出。
二是从组织和领导的角度,应加强关心关爱。在成长进步上,职业化已经扬帆起航,但年轻军人的思维理念还处在过渡期内,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在政策制度和实际执行中,适当考虑进去。
在生活上,加大帮困解难的力度,帮助年轻军人排除后顾之忧,度过这个爬坡过坎、推石上山的艰难阶段。
在后路上,鼓励长期服役,多做贡献的同时,加快军人职业化建设,特别是政策制度改革,完善保障和待遇,拓宽发展路径和安置方式。
最后,愿你放下焦虑,从容面对变化,信心满满地走稳军旅人生路,努力经营好工作与生活!
文图来源于网络在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