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在上期“狗熊月读”的会员节目里,我们分享了来自来自管理学专家 Devora Zack 女士的效率类著作:《单任务》:每次一件事,让自己更有效率。我们除了分享了这本书的知识精华之外,大狗熊也讲述了自己的一些个人感受。在这个贴子里,我具体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多任务与单任务工作的心得。
这本书的关键内容是:
与主流的观点相悖,提高效率的关键不是填满你的时间表,多任务同时处理所有的事情。相反,你应该采用单任务处理方式,或区分出任务的优先度,并在一段时间内专注、冷静地逐一完成任务。
具体可行的建议有这几条:
-
注意精简,减少日常工作中的冗余。
-
下次在办公时,在做事情之前,你最好能先浏览一下你的任务,以便弄清什么是最紧要的。
-
列一个清单,列出这些重要的任务,以及你需要处理的其他琐事。
-
通过减少冗余和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你可以提高你的工作质量。
“狗熊月读” 建议大家如果对于《单任务》的概念感兴趣的话,可以选择进一步的阅读:史蒂芬·盖斯(Stephen Guise)的《微习惯》(Mini Habits)。
《微习惯》(2013)一书解释了实现目标的创新方法背后的逻辑。动机和雄心并不一定会促使你成功,相反,你的日常习惯会让你走上正轨。通过学习书中的章节,你可以知道如何利用习惯的力量。
就大狗熊自己来说,我很早就发现其实单任务的状态是最有效率的。我现在在工作时,甚至连音乐都不听,就是基于对于多任务 “神话” 的幻灭。但大家也不要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其实 “多任务” 与 “单任务” 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角度与方式。
书中提到的单任务概念,更多是以微观的角度,也就是在我们日常工作时,要保持一种不三心二意的状态,这样的方式也正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可以让我们具备更高效率的工作习惯。就狗熊自己的经验来说,使用 GTD 和番茄工作法,都可以有助于保持这样的状态。GTD 概念里天然就有批处理的原则,而番茄工作法则有助于我们在一段时间块里(比如 25 分钟)有意识地避免自己分心。
但在宏观的角度,我们根本无法避免多任务。别的不说,每个人的状态目前都是多任务的,你在工作时可能是一个新媒体运营人员,有一个小编的身份,在生活中你可能是一个父亲,也同时可能是一个游戏战队里的活跃分子,还可能是某个爱好者群体的组织者,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本身就是多个任务同时进行的。单任务处理更多是在于阶段性聚焦,当某件事在已经处理到一个阶段内已经完成,将进入下一阶段的程度时,就需要切换到其他的事项了。
狗熊自己的经验是,你需要找到自己在同一周期内可以并行处理的项目最多有多少,你的上限是多少,最好给自己留出 20% 的缓冲时间,然后再结合 GTD 之类的管理方法,优化好具体做事时候的聚焦。优先级很重要,甚至你需要降低一些事项的质量标准,先保证完成。比如,我在最忙的时候曾经有 3 个 App 设计项目同步进行,同时还有每周更新的播客节目在做,还不用说有家庭生活需要兼顾。在这种情况下,我发现我只能平均每周有一小时左右的时间花在播客节目制作上。于是我就集中在一个上午,制作出两至三期节目,做好排版和节目说明,甚至上传好,并设置定时发布。这样这一个上午,我就将一个单任务进行了阶段性完成。然后其他的时间,我可以集中在其他需要专注的事情上。
如果你慢慢习惯于每次聚焦在一件事情上,你可能会很容易进入到上面提到的 “心流” 式工作状态中。那种状态下,工作的效能会有着本质的提高,仿佛所有的事情都不存在了,我曾经有过几次进入到心流状态的体验,坦白说,那真的是一种享受。关于 “心流” 概念的分享,我们在之后的狗熊月读节目里,会详细给大家进行介绍。
通过
“阅读原文”或扫码
跳转到 [
狗熊月读
] 会员本期节目主页,查看更加详细的节目笔记及在线收听完整会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