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印尼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  昨天  
银行家杂志  ·  养老金融三支柱体系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  3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6:Expressions ... ·  3 天前  
中国工商银行  ·  今日立春 | 春气始至 破寒而立 ·  5 天前  
恶魔奶爸  ·  新的一年,请抓住这次逆天改命的机会!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研究

郭豫媚、郭俊杰:信心加速器、宏观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经济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2-17 17:15

正文



文章标题:

信心加速器、宏观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作者及单位:

郭豫媚、郭俊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本文引用格式:

郭豫媚、郭俊杰,2024:《信心加速器、宏观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经济研究》第11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和意义


构建科学的宏观调控制度、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宏观调控在提振消费者信心方面发挥了一定效果,但消费者信心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深刻理解信心在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作用,对于构建科学的宏观调控制度、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在含有家庭异质性收入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通过引入家庭收入冲击转移概率的认知变化将信心模型化,并基于已有研究结果和典型事实构建了信心水平的运动方程,从而构建了一个包含信心的宏观经济理论框架。通过对模型进行校准并开展数值模拟实验,本文探究了“信心加速器”对宏观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效果的非线性影响,并从零利率下限视角探究了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应对“信心加速器”的对策。
本文研究发现:第一,信心冲击会产生与需求冲击相似的结果,导致总产出和物价水平波动。第二,信心会放大宏观经济波动,从而产生“信心加速器”效应。“信心加速器”产生的原因在于,冲击所导致的产出下滑会使得信心变弱,从而进一步削弱家庭的消费需求,加剧经济下行压力。第三,在货币政策力度不足的情况下,“信心加速器”会显著削弱货币政策效果。其原因在于,“信心加速器”会使得物价大幅下降,抵消货币政策降息效果,甚至导致实际利率上升。第四,“信心加速器”会使经济更容易触发零利率下限,导致货币政策空间收窄。第五,通过及时加大货币政策力度和实施前瞻性指引,能够有效避免经济进入零利率下限并促进经济复苏。
本文研究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理论上分析了“信心加速器”放大宏观经济波动和弱化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不仅为理解信心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角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而且为理解现实中信心不足和货币政策效果有待改善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第二,构建了包含信心、借贷约束和零利率下限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非线性算法进行求解,从而更好地刻画并识别了信心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影响和加速器效应,为从宏观经济波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视角研究信心提供了一个新理论框架。第三,从政策力度和政策前瞻性的角度为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如何应对“信心加速器”提出了可行方案,不仅重新审视了货币政策在应对信心不足和经济下行时的积极作用,而且为政策当局有力提高政策效果、有效利用政策空间提供了思路。
//
政策启示和建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一节指明了科学的宏观调控的重大意义。本文研究表明,能否提振信心是反映宏观调控科学性的重要方面。为构建能够有力提振信心、有效稳定增长的科学宏观调控体系,本文提出如下三点政策建议。
第一,经济下行过程中如果同时伴随信心的下滑,那么货币政策有必要加大调控力度。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认为,政策力度的设定要兼顾长期和短期,短期内的力度不足可能在长期中产生持续的增长乏力现象,从而导致长期中不得不加大政策力度。结合上述思想,本文研究发现,在“信心加速器”的作用下,如果货币政策力度不足,货币政策效果和空间都会受到影响。一方面,“信心加速器”会导致较大幅度的物价下降,从而推动实际利率上升,反而使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紧缩效果,浪费政策空间。另一方面,“信心加速器”通过放大宏观经济波动,会更容易触发零利率下限,压缩货币政策空间。但是,如果在经济下行初期就加大宽松货币政策力度,则能够更大程度上稳定产出并同时稳定住信心,避免“信心加速器”的负向反馈作用。
第二,实施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加强预期管理有助于缓解货币政策空间不足的困境。本文研究表明,“信心加速器”会导致货币政策更易触发零利率下限。因此,及时实施前瞻性指引政策,能够有效引导预期、恢复市场信心,避免货币政策空间过快收窄,并实现更高效的稳增长。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更加重视并积极实施前瞻性指引。这些操作不仅有效提振了资本市场的信心,也带动了消费、投资等需求端活动的复苏,更是证明了前瞻性指引政策在中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随着法定准备金率的逐步下调以及利率水平的走低,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更加积极地优化并实施前瞻性指引政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