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波叔很喜欢抬头望天,周遭的一切都安静下来,有种孤独、悲壮的美。工作以后,买的第一件大型仪器就是天文望远镜,看到了很丑的月球表面,黑漆漆的、冷冰冰的,古人可真是够骗人的,说什么住着嫦娥和月兔。
说起望远镜,小菠菜脑袋里闪出的第一个名字肯定是它:
哈勃
。
嗯,今天是它27岁生日。
生日快乐,哈勃。
这可能是你过的最后一个生日......所以波叔今天一定要给小菠菜们讲讲你的故事。
早在波叔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喜欢仰望夜空,不是在思考什么深奥的哲学问题,而是那些一闪一闪的东西,日日挂在头上,却怎么也看不清、够不到,总想有一天能离它们更近一点,看得更清楚一点。
然后人们发明了望远镜。原理挺简单:它就是一个用来放大视线的装置,使用反射镜或者透镜,通常是两者一起,让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近。
它就像一个光的漏斗,一端更宽、接着逐渐变窄,同时集中更多的光线,这样暗的物质会变得更亮,一些难以观察到的微弱物体也能从黑暗中显现。
1609年,伽利略制造出了人类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有了望远镜,我们才知道,月球表面既不平滑、又不纯洁;地球只是无数星球中的一个;太阳只是我们称为银河系的星系中的一颗恒星;而银河系也只是其他数以亿计的星系中的一个......
好兴奋,好激动,但透过镜片看到的景象总有种说不清的模糊美。
因为地球有大气层啊,空气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直接扭曲了恒星和星系的入射光,就像是一锅油汤,无论汤怎么清,上面总有一层油的感觉。
如果能跳出大气层,是不是就能看得更清楚一点?
就这样,哈勃天文望远镜诞生了。
名字也不是随便起的,是为了纪念美国著名天文学家
埃德温·哈勃
,他首先证明了星系的存在,表明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天文学家希望哈勃这个名字能够带给他们重要的发现。
1990年的今天,哈勃太空望远镜坐着矮胖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从此开始了一个人的孤独太空之旅。
升空几天后,小哈勃兴奋地把第一批图像回传到地球。所有人懵逼了......
这虚里吧唧的图片是来搞笑的么?
经过一番检查,问题找到了。哈勃主镜边缘与正确位置差了2.2微米,从目标恒星来的所有光线不能汇聚在同一个焦点上,以致成像模糊,而且原本预计能看到80亿到100亿光年,现在只能看到40亿光年的宇宙。
哈勃竟是一个“天生残疾儿”?!
美国上下炸毛了,那么多美金都要打水漂了.....“失败之作”、“宇宙笑料”、“国家丑闻”各种骂名都出来了。
怎么办?取回来维修再重新发射一次、直接在太空中维修、或者干脆直接坠毁太平洋吧,地球上吵个不停,哈勃无奈地在天上晃荡了3年。
直到1993年,NASA决定让宇航员直接去太空进行维修。
1993年12月4日,“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四名宇航员升空,来来回回进行了五次太空行走,进行了一次大修。简单说,就是给哈勃配了一副“隐形眼镜”,升级了一些软硬件,让它寿命长一点。
这是修好后哈勃拍回来的照片。
这以后,我们的眼睛被它发回来的异常美丽的照片填满,哈勃时代到了。
—温馨提示—
还没看够?
小程序“一起UP”里,有小盆友在“美丽的星空”分类下,发布了巨量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美Cry了的照片。譬如今天星座进入了金牛月,你知道金牛座长神马样子吗?哈勃望远镜拍下了它的素颜照。点按下面的大方块,进入“一起UP”观赏美图。
—提示完了—
从1990年到今天,哈勃在地球轨道上运行接近13万7千圈,累计54亿公里,执行了120多万次观测任务,观察了超过38,000个天体。
它证明了大质量黑洞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大多出现在星系的中央位置;
在它的帮助下,天文学家观测到宇宙膨胀的精确数据,从而推算出宇宙年龄为138亿年(误差不超过3%)。
哈勃如此卖力得工作,成果也十分喜人,但不止一次被判“死刑”。因为先天不足,每隔几年,NASA就要派人上去对它进行维修。1997、1999、2002、2009年,每一次维修都给哈勃带去新能力,但花费也很惊人。
20多年,NASA累计投资超过100亿美元。每次维修,宇航员都有生命危险,这些都使得美国政府和NASA的一部分人早早萌生了放弃“哈勃”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