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亦庄
爱亦庄 关注亦庄 品读亦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超详细!北京7大火车站出行指南! ·  3 天前  
气象北京  ·  全国春运气象早知道(2025-02-04) ·  2 天前  
气象北京  ·  大年初六迎立春 北风吹 寒意浓(2025-2-3)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亦庄

北京亦庄文化地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见字如面》……您知道这些火了的综艺节目其实都和咱开发区有关吗?

北京亦庄  · 公众号  · 北京  · 2017-04-02 17:37

正文

你有多久没有细细地品味一盏茶

悠闲地喝杯咖啡

又有多久没有拿起笔

和在意的人写封信

谈谈最近感受,互相问候一下


都市生活,就像一卷录像带

被我们这些“放映人”开启了快进模式

节奏步伐紧张而又忙碌

打开电视和网络

不乏明星竞技挑战类

繁杂内容的韩式综艺

以及为突显娱乐效果

毫无节制使用的后期


近日,北京实力电传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系列“反套路”节目所打破了这一现象,不仅开创了以传统文化为题材制作综艺节目的先河、树立了文化类型节目的标杆,它更像是一缕清泉,缓缓地流淌,入人心脾。

1

静综艺

一光一讲台、一信一演员

在开发区地盛西路1号数码庄园的实力文化总部,记者见到了关正文。春日的阳光照在窗外的枯树上,整个办公室氛围静谧低调。接近1米9瘦高个儿的关正文,说起话来慢条斯理,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对传媒文化产业超乎常人的自信与敏锐劲儿。 如果说起实力文化或关正文有点陌生,提起《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你或许就熟悉了,近期热播的《见字如面》也是由关正文导演、实力文化出品的。



一束光、一张讲台、一封信、一个演员几个最基础的元素组合在一起,没有眼花缭乱的表演形式,只是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而这些最终成就了《见字如面》这档不平凡的纯美网综。

See more→

2

反套路

一人两面 一窗口两独立

《见字如面》中,最重要的“主角”就是信。在关正文看来,信作为一个文体当初写的时候不是为发表的,所以私人之间的信里边包含了更多的真实的信息,包含了更多的非公文化的一些私人记录,这些东西有点像一个人的两个面,通过信你会发现这个人的另一面。


2016年初,团队历时半年多,去各地博物馆、大学图书馆、私人收藏家手中找信。最终从几万封信中精选出90封。信件的内容,从2000年前秦国士兵写在木简上的家书,到民国上将临战前的遗书;从末代皇帝溥仪写给斯大林请求永留苏联的恳切,到作家萧红写给弟弟的回忆侵袭与现实难耐;而在1923年的横向时空里,既有末代皇后与皇妃的“宫逗”情趣,也有沈从文郁达夫无衣无食的辛酸困窘……甚至细到选信配比:古代的信近四分之一,近代、现代、当代的信占四分之三,内容要多元,科学、军事、情爱、文娱、政治,都要有。


关正文告诉记者:“对于信件的选择我们有很多细化的规定。比如它应该是直接打开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经典历史场景的窗口。这些窗口的打开,对应的是观众对社会、对人际关系、对人性的认知需求,并且这些信一定要能够引发受众对人性更多的独立感知、独立思考。”

See more →


3

先网后台

根据弹幕改节奏

《见字如面》在网络及电视上的播出遵循着“先网后台”的模式,每周四晚8点在腾讯视频上线,2天后在黑龙江卫视上播出。


“在传统电视媒体播出,实际上是对黑龙江卫视共同投资制作的回报。黑龙江卫视的创新举措是和我们一起征战互联网,因为互联网有观众,有观众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可能做到良性循环,这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协作的一个案例。”关正文说道,“现在有数据显示,70%以上的观众通过互联网终端收看综艺节目,其中手机端是最主要的途径。70%的受众就意味这是70%以上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在不断扩大,那这就是主战场,并且会非常重视互联网传播和网民的感受。”



作为网络平台播放的视频,少不了需要关注的就是“弹幕”。“我会看弹幕,因为从中可以看到很多观众的即时反馈,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原来做电视传播,即使你能在网上看到人们对节目的评论,但那毕竟是在两个渠道上,而且评论的量太大了,看不过来。弹幕使节目制作方更跟消费者之间建立了特别通畅的交流渠道,从而带来的创造上的互动是前所未有的。”


看弹幕过程中也有让关正文颇感意外的经历:“我们天然印象中互联网受众是缺少耐心的,节奏慢了就会跑掉,所以在网上播放的节目要短要快,要碎片化。但当我看《见字如面》弹幕的时候,大家伙都在说,你太紧赶慢赶了,太匆忙了急什么呀?为什么不能多说一点这封信的背景或感受,我们没听够等等。后来我们真的就调整——删信,让节奏尽可能慢一点,之后再看弹幕,大家就说这回舒服了,今天怎么好像说得多了一点。”

See more→

4

点击超2亿

万人最高评分综艺

“《见字如面》让我看得泪流满面。家国情怀,爱恨情仇,生离死别,无论什么身份和际遇,因为一封书信而更显真实。”网友@尘间一粒沙评论称。


作为一档以读信为主的网综,《见字如面》在腾讯网点击量超过2亿,首期点击量超过210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近3亿,连续十周占据微博话题榜综艺榜首。豆瓣评分稳居9.0以上,成为豆瓣万人最高评分综艺。 为何这样一档以“慢”为主的网综同样能求“短、平、快”的互联网上收获一批忠实铁粉?

关正文一语道破:“这个节目成败不仅仅在于想到了一个由明星读信的点子,更多决定于是不是在每一分钟都向公众输送了对生存发展有益处的信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这是人们离不开故事阅读的根本原因,也正是节目大众性质最坚实的底气。”

See more→

5

火爆源于文化自信

受众导向并非娱乐至死

实际上,早在2013年,关正文带领实力文化就开创了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先河,《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迅速占据了中国影响最大电视频道的周末黄金时间、获得了中国几乎所有的电视奖项。2014年,《中国成语大会》问世,不仅获得了约5.6亿观众的喜爱,更是成为新兴互联网媒体的热门,网络单期收看超过6000万人次,超过3亿人在社交平台上讨论这个节目。


“我们的受众尤其是网络受众,经常被想象成普遍追求低俗娱乐的。于是这些人需要被教育、被高尚的东西去引领。而谁去做这种事,谁就变成有情怀、敢于坚守的人。我就经常被人描述成那样一个形象。”但在关正文看来,实力文化出品的一系列节目,只是抓住了“大家最根本的需求”。“用户导向等于娱乐至死这件事是对受众最大的侮辱。你看不起受众,按中国人说法是你看不起人民。大众主流的价值观一直没有变,我们应该信任受众。中国人并不比别的民族更爱好娱乐至死,也并不比别的民族更浮躁。更何况我们现代教育已经进入了空前普及的时代,受到文化养成的人群基数空前庞大,这就意味着主流文化需求更加主流。”

对于传播与传承,关正文有自己的看法,“主流文化甚至传统文化的传播,我们应该看到任重道远的一面,而不应急着庆功。中华5000年文明延续至今,靠的是活着的智慧,那些能够跨越时间、跨越空间、作用当下、贡献世界,能为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的智慧,才是我们今天该传承、该弘扬的。这种梳理,电视人刚开始学。”

See more→

6

引领网络综艺潮流

在开发区这片沃土上再创新

据关正文介绍:“去年年底,实力文化总部搬到了开发区。作为一名十几年开发区的老住户,眼瞅着开发区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发展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创新的重要基地。区内文化创新氛围非常好,处处洋溢着活力的气息,各种元素特别活跃。同时,职能部门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极其重视,我们自身也得到多方面资源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