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网
财经网微信,用财经思维勾搭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超3600只个股上涨! ·  昨天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耶鲁的这个链接不用翻墙,可以让国内的AI阅读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网

年薪1500万的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建议你:明年炒股,后年买房!你同意不?

财经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2-07 19:45

正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猫财经”

ID:caimao_shuangquan


近日,一封“1500万年薪”的人事任命通知刷爆了朋友圈,让身为“网红”的经济分析师任泽平再火了一把。



据悉,这份“红头文件”由恒大集团主席许家印亲自签发,知名经济分析师任泽平月薪125万元入职恒大集团,担任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


随后,任泽平稍早之前一篇访谈也火爆刷屏,谈话中他在分享理财心得时建议, “明年买股,后年买房”


秦朔与任泽平见面,介绍说“任泽平先生是在我国证券市场宏观分析方面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经济学家”。


任答道,“影响力谈不上,也就是在证券市场影响力排在第一第二的位置。”


……

任泽平


还真是个耿直boy,1500万聘书使任泽平成了话题人物,其实此前他也是话题不断,在国泰君安时和首席林采宜争吵“公司贡献”,在方正,任泽平是“新周期”的提出者,为了捍卫自己的论断,任首席撸起袖子与众多券商首席开展撕X大战,不亦乐乎。


小个,聪明,傲气,运气好,作为朋友,有些人把高薪原因只归结为“老师刘鹤厉害”就有失偏颇了,任泽平2014年下海, 几年间确实做出了几次漂亮的预测,比如:“5000点不是梦”、“对熊市的最后一战”、“中国经济未来是L型”、“一线城市房价翻倍”……


所以年末的时候,看看他怎么预判未来还是有意义的,下文梳理了一下任首席的观点,拎一些重点干货出来,权当参考。


01

宏观经济


总量超过美国也就10-15年,但人均差距大


现在美国的GDP大致占全球的25%左右,中国约占14到15%。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速比美国要高,美国现在年均增长2%左右,现在中国增速换挡以后,每年也有6%左右的增长,是美国增速的三倍。那么大致用10到15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经济的总量超过美国应该是比较正常的。 这意味着也就是再过15年左右的时间,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中国有将近14亿人,美国是3.2亿人,我们现在人均GDP大约是8000多,不到9000,美国现在人均GDP大约是5万美元左右, 在人均方面我们跟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包括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消费升级的未来机会


中国进入到一个消费主导的、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经济发展阶段,稍微留意一下,就能看到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机会,消费升级在未来的关注点,是追求“不油腻的生活”,买健康、买快乐、追求品质、美好生活, 也包括财富管理。


02

关于股市


市场环境的变了


要深刻了解中国资本市场底层的制度框架正在发生一个系统性的变化,比如说监管越来越严,以前的讲故事、各种套利是不被允许的,而且股市更加更加开放,深港通、沪港通、纳入MSCI, 对内制度越来越规范,对外越来越开放,这就导致了整个价值投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市场的逻辑也变了


前几年的行情主要是靠货币放水,靠改革预期等等推动,基本面是没有支撑的。今年讲故事不行了, 必须讲基本面 。你看今年推的消费、周期、金融是真成长,先进制造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我们也一直提示,今年要留意这种风格的切换。 那么对于明年,我觉得只要大的逻辑没有变化,我们继续推那些基本面比较扎实,然后性价比比较高的板块。


▌A股不完全反映中国经济


我们很多新经济是在海外上市,如果把腾讯阿里都放进来的话,你会发现其实代表中国经济,包括传统的包括新经济, 只要它基本面好都是涨的。 所以不能完全讲今年就是只涨了传统经济,没涨新经济,就是说我觉得是因为 完整的代表中国经济的这些股票,那些优质的公司,我觉得都还是表现不错的。


当然还有一些在过去这几年圈钱融资的、拿PPT融资的,我觉得它必将价值回归: 真实做事的,就会被市场认可,讲故事的、圈钱的、想短平快的就将被市场惩罚。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机会始终存在, 千万不要以为牛市才乐观,不是的。在这种震荡市里面可以是结构性的行情。


03

房地产:大部分流行的观点都是错的


▌为什么很多人对房地产看错呢?


我觉得第一个是 不了解政策 。比如说当我们很多人讲房地产市场的时候,谁告诉你房地产就是一个市场?中国土地供给都是管制的,市场起码是要有供求的对吧?分析的逻辑框架就错了,所以那么多人过去十多年不停在看空,结果涨成这样。


第二个 不要试图用单一逻辑来解释 。比如说大家经常讲中国要人口老龄化了,所以房价涨不动了。老龄化这个话题讲了多少年了,房价还是无畏无惧地上涨。


▌究竟怎么来理解房地产?


我这十年的研究用一句话来概括就叫 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①长期来说人口流入的地方有潜力 ,因为人才是房子的最终需求,人都跑了,这个地方房地产肯定没有投资价值。


什么人流入啊?有才华的年轻人,他带着梦想来;还有那些财富净值人士,他带着财富来这个地方,它有活力,它有希望,那这个地方房地产市场它未来就是有潜力的。


我其实比较建议未来要重点发展大都市圈,因为你看从上百年来城市化的经验,无论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 基本的规律就是人往大的都市圈迁移, 因为大的都市圈更节约土地、更节约资源、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能为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这是一种文明。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让人来,不让他享受城市的文明,这是反文明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