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朱古力曾在去年与1号分享了「北美微短剧爆款制作经验」(
《微短剧在欧美:蓝海起航时|对焦国际微短剧③》
)。在2024年年底,朱古力前往越南芽庄。只不过,这次由「小破孩(海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武汉锐动互娱科技有限公司」、「香港佰卓绿洲文创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画里游影业有限公司」四家出品方出品的项目并不是短剧,而是一部「互动影游」——《逆转命运之光》。
互动影游自《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成功出圈后,凭借数千万的充值额吸引了无数玩家、游戏制作人以及资本的目光。这种介于影视与游戏之间的文化产品,不仅需要运用专业的影视手法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还需要具备游戏的娱乐性和挑战性,让故事走向更加私人与多元,而非单一线性叙事。
在拍摄《逆转命运之光》的过程中,朱古力意外地发现,越南有可能成为中国影视人的「新大陆」。他认为,越南不仅是一片充满潜力的创作沃土,也为出海内容的创作与发行打开了更多可能性。此次经历不但让朱古力重新审视东南亚的市场潜力,同时也激发了他对未来出海创作方向的新思考:
在短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内容创作者不断寻求突破的当下,互动影游或许将成为下一个值得深耕的内容赛道。而越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文化背景以及低成本生产条件,又为这一新兴领域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互动影游:内容市场的上升期,编剧的自由地
互动影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跨界娱乐形式,它将电影与游戏的特质巧妙融合,使观众或玩家能够通过自己的选择推动剧情发展,从而获得独特的沉浸感与参与感。这种形式打破了传统影视作品的单向叙事结构,转而构建出多线性、多结局的复杂叙事框架。
近年来,市场上涌现了不少成功的互动影游案例。例如,凭借谍战与情感主题,精良的制作和缜密情节设计而赢得极高口碑的《隐形守护者》;通过多样化的选择机制,让玩家深入感受到权力与道德冲突张力的《名利游戏》;以及以沉浸式恋爱视角为切入点,为玩家带来「爽文式」追逐体验的《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等。这些作品不仅为玩家提供了深度参与的机会,还推动了互动影游在内容市场上的巨大潜力。
互动影游的核心受众主要是热爱「宅」文化的玩家群体。他们大多是90后或00后,集中分布在一线及沿海大城市,且以男性为主。这些玩家对游戏的人物形象、剧情深度以及情节逻辑性有着严苛要求。即使是不可或缺的「美女元素」,也必须与玩家产生「推拉」感。他们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选择去追求游戏中的快感,而非轻易获得。一旦作品能够满足以上情感价值,他们通常会毫不犹豫地为游戏「氪金」。
正是深刻洞悉了这一市场现状,朱古力选择在短剧之外,入局互动影游赛道。借鉴陈思诚导演在东南亚悬疑题材上的偏好,朱古力将其项目《逆转命运之光》的故事定位于悬疑、探索、关卡解锁与爱情的多重元素融合上:一位重生的外卖员意外成为某富商的义子,却被困于一个宛如「乌托邦」的孤岛之中。他必须通过与不同女性角色建立关系,逐步发现隐藏线索,最终揭开自己与岛屿之间的秘密。
而越南芽庄的异国风情恰好与这一故事背景高度契合。朱古力提到:「这次拍摄让我意外地发现了越南的潜力。我们合作到了当地许多优秀演员,女演员们都非常配合。尽管她们大多是小有名气的本地网红,但对这次拍摄表现出了极大的珍惜和热忱。」这种环境与演员的双重加持,使整个项目的精致度得到大幅提升。
悬疑探案题材在国内市场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爱情」更是所有故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当两者结合,再融入越南独特的风土人情,有望为互动影游作品提供更高的质感。朱古力认为,
国内的投资方在短剧、游戏或影游领域探索类似题材时,可以优先将越南作为选项之一。
然而,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互动影游的创作远没有玩家想象中那般简单。
「互动影游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关卡设计与恋爱线巧妙融合,因为这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朱古力老师表示,「解锁关卡需要强逻辑性,通常伴随着长时间的铺垫和巧妙的安排;而爱情线则强调情感体验,需要慢慢渗透和沉浸。这两者在节奏上的差异非常难以平衡。」
尽管困难重重,但越是复杂的创作工程,越能凸显编剧们的重要性。
「互动影游的故事体量往往相当于三部电影」,朱古力老师说道,「因此,整个项目对编剧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如果说电影仰仗导演,电视剧依赖平台与制片,那么互动影游可以说是编剧的最后一块自由地。
在玩家愿意为作品买单的理由中,故事的精彩与否无疑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电影和游戏产业都有着庞大的商业市场与受众基础。在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影游越来越贴合后疫情时代年轻群体的消费观。然而,互动影游的研究与开发仍处于蓄势待发阶段。与已经走向国际市场的短剧相比,它还尚显稚嫩。但正因其稚嫩,这一领域才具备更大的成长价值。
尤其是对于编剧们而言,互动影游不仅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展示创意的绝佳机会。笔者还希望,
在目前以男性玩家为主要群体的影游项目中,我们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多制作精美、故事优良且充满奋斗意义的女性向互动影游作品。
越南:神秘东南亚送来的惊喜馈赠
为什么是越南?
选择越南作为拍摄地,不仅仅是因为剧情需要与越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契合,整个团队在决定这一选址时,还综合考虑了成本、演员资源、跨国协作以及团队预算等多方面因素。令人欣慰的是,每一个结果都得到了正向的反馈。
相较于国内,越南的物价水平普遍较低。同时,南越的芽庄与胡志明市还为项目的拍摄提供了比国内更丰富的视觉风格和可控的成本。朱古力提到:「这边租一个别墅很容易。想想那些面向北美市场的短剧,它们的拍摄场景往往需要类似的设施。如果在这里拍摄,成本会低很多。」
此外,不仅仅是当地的越南工作人员态度淳朴、服务热情,这里还吸引了大量的白人游客。这些游客往往选择将越南作为「数字移民」或「养老必去」的居住地。
这意味着如果在这里组建国际化的演员班底,拍摄面向北美市场的作品,同样具备较大的可行性。
目前,无论是短剧还是互动式影游,在越南都还未见明显的市场爆发。这与越南本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特点有很大关系。在战后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越南的经济一直受到严重影响。相较于国内,越南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与热衷于「内卷」的中国人相比,越南人更喜欢充满「松弛感」的日常生活:「就连拍戏的演员,也会有严格的工作时间」。这种社会氛围也反映在他们的娱乐消费习惯上:越南观众更倾向于在工作后观看轻松愉悦的内容,而年轻人虽然不至于完全脱离全球化的文化潮流,却并未对付费类内容展现较高的兴趣。
朱古力这样解释:「很多东西在这边没有被商业化,他们只是还不懂而已。如果有人教他们,把这个生态建立起来,这个产业还是非常有潜力的。」
东南亚市场在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上相较于西方国家更贴近中国。与昂贵的北美市场相比,东南亚一直是传媒投资者想要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然而,近年来,因泰国涉及的「缅甸诈骗」案件频发,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泰国可能会逐步失去部分投资机会,而越南则有望接棒,成为下一个被重点开发的东南亚国家。
不论是国内团队选择越南作为拍摄地,还是在越南本地组建国际化团队,面向欧美和中国市场输出内容,目前都处于尚未被全面开发的状态。这一现状是否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与品牌关注?如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涌入,是否会推动当地娱乐消费观念的改变?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尚且未知。
纵然一种消费观和文化接受度的转变,往往需要政治体系与历史发展的共同推动。
然而,未来的成就取决于当下的努力。
兴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从越南出土的优质内容作品。这片神秘的东南亚土地,正逐步走向属于它独有的文化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