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粥左罗
拼命向上生长,是你年轻时唯一重要的事。(重要说明: 账号迁移之后,本公众号会在你的列表里自动取消置顶、星标,请朋友们花2秒钟重新置顶、星标一下,茫茫人海中不错过彼此,感谢!——2018年11月29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瑞安论坛  ·  大年初四返校!学生直呼:太狠了 ·  昨天  
普通人的AI自由  ·  AGI时代的教育(上):黎明前的试错 ·  2 天前  
普通人的AI自由  ·  AGI时代的教育(上):黎明前的试错 ·  2 天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喜迎亚冬会——来看龙江师生“唱”享冰雪,献礼 ... ·  3 天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喜迎亚冬会——来看龙江师生“唱”享冰雪,献礼 ... ·  3 天前  
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  面对deepseek的忧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粥左罗

不要太尊重你的孩子

粥左罗  · 公众号  · 教育  · 2025-02-04 00:4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育儿过程中的一次经历,通过两个孩子的对比,反思了过度尊重孩子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助长孩子的任性妄为、喂出孩子的自私贪婪、毁掉孩子更多的可能性等。同时,也提供了如何做到有效尊重孩子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过度尊重孩子可能带来的问题

文章中提到,过度尊重孩子可能导致孩子变得任性、自私、不懂尊重他人,还可能会让孩子在规则和行为边界上越走越远。

关键观点2: 如何做到有效尊重孩子

文章给出了关于如何有效尊重孩子的建议,包括理解并包容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但绝不放纵行为;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但也要进行适当的管教和引导。

关键观点3: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心态和行动

文章强调了父母在教育中要保持心态松弛但绝不放弃管教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成功的育儿经验,如通过餐桌时间督促孩子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培养兴趣和习惯等。


正文

这是粥左罗的第 5695 期分享

作者 l 枫子  编辑 l 蓝斌 

来源 l 男孩派(ID:boy666dj)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预约粥左罗月度演讲别错过🙆

点进去后,可以预约所有直播,每天免费听课



最近发生了两件小事,让我对教育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第一件发生在接女儿放学回家路上,我顺路去取了快递。因为快递有点多,路上掉了好几次。


女儿走在边上,看了却无动于衷。


甚至,当我叫她帮忙拿一两个快递时,她一口拒绝了:“不嘛!我都好累了。”


第二件是前天,因为工作调动,我需要出差几天,无法参加女儿的家长会,便想着让爸爸去参加。


结果,女儿听后竟开始脾气,闹着不让我上班去,还冲我大喊大叫,说我说话不算数。


尽管我一再解释,她就是半点不体谅,无理取闹的样子让我心里五味杂陈。


都说爱与尊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直以来,我都秉持着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经常倾听女儿的想法,征求她的意见,事事都跟她商量着来。


我想当然地认为,被尊重的孩子更强大,将来也能更好地掌控人生。


然而,我无条件的尊重并没有让女儿往理想的方向成长,反而还被“反噬”了:


女儿变得愈发自私、任性,不懂得尊重大人。


这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番学习后,我这才发现:尊重本身没错,错的是我“用力过猛”,尊重过了度。





01

过度尊重

会助长孩子的任性妄为



曾在游乐园看到这样一幕:


妈妈跟孩子商量好,只玩半小时就就回家写作业。


但半小时后,孩子仍玩的不亦乐乎,所以便不断央求妈妈让他再玩10分钟。


妈妈心软同意了,但10分钟后,男孩又开始祈求妈妈让他再玩一会。


最终,男孩足足玩了一个小时才回的家。


相信类似的一幕,很多家庭都存在。


约定好了只能玩30分钟手机,但在孩子的软磨硬泡下,时间逐渐变成了40分钟、一小时、两小时。


原本定下规矩,孩子必须承担家务,但听着孩子一句句喊累的话,你心一软,就一次次破例,孩子就越来越懒。


明明制定了作息时间表,但孩子总磨蹭着不遵守,你不想自己显得太专制,于是一再让步,孩子便一直没有时间观念。


有句话说得好:爱的本质是克制,而非放肆。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常常会通过任性来试探父母,审视规则。


若父母过度尊重孩子的意愿,一再放宽限制,迁就孩子,这实际上是在“模糊边界”,向孩子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规则是可以随意打破的。


而一个没有规则感的孩子,不懂得行为的边界,必然会在任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02

过度尊重

会喂出孩子的自私贪婪



博主@千语妈妈曾自述,为了表示尊重,他对儿子几乎是有求必应:


儿子想吃榴莲,她咬牙每周买一次;


儿子想参加夏令营,她专门请长假陪儿子;


儿子说走路上学太辛苦,她就每天早上提前起来半小时,绕一大圈骑车送他去学校……‍


她习惯性满足儿子,哪怕会让经济压力更大,生活更累,也甘之如饴。


但这背后的副作用却很明显:


无条件的付出,换来的是儿子理所当然的享受;过度的重视,换来的是儿子只顾及自己的感受。


有一次,儿子看上了一双2388元的鞋,她不想买,觉得学生没必要穿这么贵的鞋。


儿子立刻不高兴了:“我同学就穿这种鞋,别人爸妈都舍得买,你别太抠门了。”


她忍着脾气解释,告诉儿子她们是普通家庭,没办法负担2000元一双的鞋子。


结果,儿子竟对着她咆哮,吼她“没本事,赚不到钱”,然后又跑去房间一阵打砸,书架上的书被扔得满地都是,课桌也被他踹翻在地。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儿子见到她就气冲冲的,还故意当着她的面跟朋友吐槽她不尊重他,连小要求都不满足。


其实,父母尊重孩子的喜好,重视孩子的感受没有错,错就错在过度的尊重和满足。


因为孩子的需求,本身就是无底洞,父母不划定底线,那孩子的欲望,只会一再膨胀。


这其实就是溺爱,只会把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感恩、不懂体恤的利己主义者。




03

过度尊重

会毁掉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电视剧《家有儿女》里,曾有这样一幕,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刘星和小雨吐槽父母小时候没给自己报兴趣班:


“如果从小培养我,我也会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或者吹小号……”


一直以尊重孩子想法为傲的妈妈刘梅很委屈地辩解:


“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立马反驳道:


“我不愿意学,您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就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逼着我学呀……”



寥寥几句话,却字字诛心,妈妈刘梅无言以对。


是啊,刘星的话虽直白,却道出了真理。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们只关注当下,他们想不了那么多,也看不了那么远,难免依着性子行事。


但,一个特长的培养,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一个好成绩的取得,往往需要付出长期的练习、忍耐、坚持,孩子难免心生懒散、退缩。


过度尊重孩子的选择,任由孩子轻易放弃,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


好的尊重,不仅要民主,更要智慧地引导,让孩子走一条更长远的路。




04

父母心中要有一杆“秤”

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


这不是专制,而是一种责任。


这就像航行时,舵盘必须掌握在船长手中一样,方能引领着船只穿越风浪,确保它安全到达目的地。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做到有效的尊重呢?


先看下面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来自知乎网友的分享。


他的女儿很爱吃鸡腿,所以家里每次做切块炒鸡的时候,都会给女儿特地留一个完整的鸡腿。


但是他后来发现一个问题,女儿认为家里最好的就应该给自己,而且对家里人说话都很不客气。


于是,他便决定给女儿好好树立规矩。


某天,家里又炒鸡时,他直接当着女儿的面,把鸡腿夹到了外婆碗里:


“今天做饭的外婆很辛苦,所以鸡腿应该给外婆。”


女儿见状嚎啕大哭,他便把女儿抱进了屋里,静静地陪着,直到女儿闹够,他才给女儿强调了三个点:


我们很爱你,但家里不是什么东西都必须以你为先;


家人照顾你,你要尊重家人对你的好,知道别人的辛苦;


求人帮忙要说“请”。


从屋子里出来后,女儿就因之前说话太大声而向家人道歉了,之后,女儿逐渐变得懂事,不再自私任性。


理解、包容、安抚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但绝不放纵行为,这才是好的尊重。


尊重孩子有伤心、发脾气的权利,但孩子该承担的责任,该遵守的规则,该学会的品德,父母必须坚守。


有原则,有底线,尊重才不会过度。



第二故事来自哈佛妈妈于巾帼。


她的女儿萧宇琪自幼就是学霸,自觉自律,懂事勤奋,16岁时就获得了加拿大总督奖,以优异成绩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


相比之下,她的儿子萧宇阳则则特别不让人省心:


让他去练琴吧,不是钻空子不练,就是胡乱马虎练。


学习上更是一有机会偷懒,就绝不放过,半点不自觉。


尽管如此,她尊重儿子的天性,接纳儿子的不足,从不拿他跟女儿比较,也不否定或指责他。


但也没有放任不管,而是想尽办法,耐心培养,用心教导。


为了督促儿子,她把餐桌当书桌用,一边做饭,一边盯着儿子做功课;


儿子不想练琴时,她便各种“威逼利诱”:不练,就不能出去玩;少练,就减少动画片时间;好好练,就增加娱乐活动。


最终,她成功把儿子也培养进了哈佛大学。


谈及对孩子们的教育,于巾帼坦言道:


“孩子对读书、学习没兴趣只是一个借口,家长太开明,反而害了孩子。”


是啊,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但绝不静待花开,这才是好的尊重。


在心态上可以保持松弛,在教育绝上不放弃管教,父母们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05

写在最后



有句话说得好: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像栽培小树苗成长一样。


如果任由树苗肆意生长,必然枝杈横生,主干歪斜。只有既给予树苗阳光和养分,又进行适当修剪,它才能茁壮长高长大。


孩子的天性中难免有自私、任性、贪心、懒惰的部分。


因此,唯有爱与规范并行,有尺度地尊重,有原则地处事,有智慧地引导,孩子才能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优秀的人。


点亮“在看”,愿父母们都能跳出尊重的“陷阱”,让孩子的成长少走弯路,助力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系男孩派原创,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400万精英家长都已经关注我们。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新年快乐!

新春派点福利

平时绝对没有

  错过再等一年!


「公众号再一起做10年」年度社群
  已经突破5200人!
原价699元,目前优惠价599元
春节期间想加入一起学习
趁假期弯道超车
  给大家送个福利!
先领取优惠券再下单
券后只需要365元
  今晚(2月4日)24点截止!

扫码,可以了解详细介绍
想进去体验的话,请放心付款
因为三天无理由退款,一毛不少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重磅必看!公众号2025年怎么做?还能赚几年?新人机会在哪?| 粥左罗深度剖析


写作不分年龄、不看学历、不看基础

如果你想学习一门赚钱技能

可以来「粥左罗5天写作特训营」试试

 只需要5元 

实战课程+社群服务+打卡作业

专业助教一对一指导

粥老师2场直播+在线答疑

实时解决你关于写作的困惑

  长按二维码报名👇


最新·推荐阅读:

你好,我是粥左罗,从2024年9月开始,我每个月10号都有个重磅月度分享,是每个月最重要的一场分享,每一场都值得一看,以下是每期分享的文字稿:

2024年9月重磅分享👉粥左罗34岁生日复盘:我的10年逆袭之路(2万字,毫无保留)

2024年10月重磅分享👉30岁连续5年年入1000万,改变我命运的5个思维,缺了哪个都不行(值得读3遍)

2024年11月重磅分享👉粥左罗首次深度揭秘!持续年入千万背后:我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和这些安排背后的逻辑

2024年11月线下大会重磅分享👉命里缺爱的人,很难事业成功、很难幸福快乐,爱是一切原动力|粥左罗50分钟走心演讲

2024年12月重磅分享👉粥左罗:人到中年,再次改命,我凭什么?以下 5点,感谢顶峰会

2025年1月重磅分享👉2025开年必看重磅:我的10个顶级自律!|粥左罗

END


看完记得关注@粥左罗
及时收看更多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