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福利:
免费帮你看基金的行业分布,限3只,新用户在公众号回复“
服务
”获取,付费用户咨询专属顾问即可。
本文共1个小故事,会告诉大家投保前的健康告知以及理赔的追踪的重要性,可能直接关系到您
未来能不能顺利拿到理赔
,推荐一定要看下。
阅读大约7分钟。
投保前未如实健康告知,被拒赔后,我们如何辅导他拿到50万人民币+22.5万美元理赔金:
用户Z先生,跟顾问沟通过,自身体检无健康问题,19年2月底在我们的规划建议下,购买了基础保险内容,同时用户还选择了香港保险,投保前顾问也有提示过用户,香港保险可能会存在的时效性以及汇率等其他风险。但用户仍想选择。
2020年9月用户体检中查出肺部异常,经手术后病理恶性,属于肺腺癌。
这已经达到了理赔标准。
用户10月提交理赔资料,保险公司理赔部门核赔后,以用户医保卡2019年2月份投保前有过肿物手术为由,被拒赔。
顾问与用户详细了解情况后,用户19年2月初在北京XH医院进行了面部疣状物的手术,很小的那种。
但大夫在病历资料上写的是“肿物手术”。
目前
大多健康保险一定都有问到肿物、肿块等内容
,很明显是不符合健康告知要求的。
这个时候不得不提一下咱们保险顾问,以及投研的追赔老师,可谓是打烂了保险公司的理赔部门的电话,并争取到了复议的机会!
同时指导用户找出逐年体检报告,以及当时手术的出院小结以及病理资料,提交了保险公司的复议,并在
大约10个工作日后成功拿到了50万保险金。
话说回来,这位用户还有一份香港保单,但是整体的理赔流程上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大家知道去年时候,由于疫情还没有特别好的控制,很多交流物流都是有些限制,香港保单在寄送资料就用了大约10天。同时香港保险在40多天的核查后,也是给出了拒赔结论,这可搞得相当麻烦。
用户本觉得把提交给国内的资料再提一遍给香港保险,也是能赔的。但是香港保险以用户投保前的隐瞒行为,甚至要提出终止保险合同,这可吓坏客户,这投诉无门,当时又不方便离开大陆,同时取证资料也不能保证在香港诉讼或纠纷一定能拿到好的结果,毕竟投保前的确没有这个核保,总得来说,不占理儿。
这里要再次说一下我们的追赔老师,打了无比多的国际长途电话,与香港保险公司沟通争取,
最终香港保险松口,要求用户提交资料
,包含两次手术所有主治,会诊医师签字。
主治医生签字问题不大,但所有会诊医生,那可真的太难了。
最终在核赔老师的努力下,降低要求仅要求主治及主刀医生签字证实,并有医院盖章。在这一系列流程折腾完,又要求用户有发票单据,以及其他补充资料(可气的是对方还不一次要齐)。
最终,在本月2021年4月14日刚刚结案,
用户拿到22.5万美金保险理赔金
。整个案件历时7个月,所幸用户之前买的都是多次赔付的保险,后期仍有保障。
关于大陆保险和境外保险选哪个,这里提几个要点:
1、并不说国内保险好或者境外保险不好,而是大家都需要在长期生活地有基础保障,如果这个人长时间不生活在大陆,顾问也会根据情况,并不见得建议您配置大陆保险,除非将来就医会回大陆。
2、境外保险无论香港或者其他,顾问会以一种外汇储备的方式安排您的境外保单,而非救命的保障,毕竟时效性以及法律法规上比起生活在大陆的咱们,大陆保险更有优势一些。
3、当初顾问给用户筛选的保险公司知名度也并不高,但后面理赔以及后续沟通,包括个案复议整体效果都是不错的,当然保险的性价比也很高,这是7分钟保险部的重要工作职责,帮用户省钱省心,是我们的初衷。
4、不要听信境外保险的过度宣传,早年时,对比国内知名保险公司的确有一点价格优势,但是对着国内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价格优势早已不在,就换着法跟用户讲汇率,真是煞费苦心,这里康老师提醒大家,过往我所办理过的境外保单理赔,最快也有40多天,若有外汇储备需求的可以参考,但保命的保险,一定要在长期居住地有,同时先有大陆保险。
好了,最后来个小活动,你知道的,要撩保险顾问老师,只需要两个字:是哪两个字?
我们将在评论中抽取一名答对的幸运用户,送一本获得销量10万+,作者罗元裳老师,签名的《7分钟理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