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璀璨科学
科学的奥妙,值得探索,值得学习,值得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早 ·  昨天  
北京厚朴中医  ·  周六直播 | 闲话假期综合征 ·  昨天  
设计诗designer  ·  Studio8丨艺术之旅 ·  4 天前  
设计诗designer  ·  Studio8丨艺术之旅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璀璨科学

中国空间站曾遭碰撞!神舟十九号择机出舱安装“防护罩”,有多危险

璀璨科学  · 公众号  ·  · 2024-12-16 21:48

主要观点总结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在轨飞行近50天,完成多项科学实验和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等任务。航天员面临出舱活动的危险,但舱外航天服为他们提供必要保护。文章介绍了舱外航天服的重要性、功能和升级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航天员完成飞行任务

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乘坐神舟十九号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进行约6个月的飞行任务,至今已飞行近50天,预计将在2025年返回地球。期间完成了科学实验、常态化锻炼、空间站维护等任务。

关键观点2: 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的重要性

舱外航天服的巡检测试对于航天员出舱活动至关重要,确保航天服功能正常是出舱活动的前提。航天员会检查航天服,若发现问题则会影响出舱活动。

关键观点3: 舱外航天服的功能与特点

舱外航天服是自主研制的第二代“飞天”航天服,具备生命保障系统,能在高低温交替、空间辐射、真空环境的考验下为航天员提供恒温恒压的环境。其适体性更好,理论上支持8小时舱外自主活动,并有额外时间和返回时间。

关键观点4: 舱外航天服的使用限制

由于面临宇宙辐射、空间小颗粒等威胁,舱外航天服的使用次数有限。第二代舱外航天服的使用次数从之前的2年5次增加到了3年15次。出舱活动虽然危险,但修复空间站和安装防护装置等任务必不可少。

关键观点5: 出舱活动的危险性和必要性

出舱活动面临诸多危险,尽管技术先进,但仍无法确保100%安全。然而,为了修复空间站和提高其应对空间威胁的能力,出舱活动是必要的。


正文

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在 10 30 日乘坐神舟十九号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从发射升空至今,他们已经在轨飞行接近 50 天时间了。按照任务安排,这次飞行时间大约为 6 个月,所以他们的在轨时间也接近三分之一了,预计在 2025 4 月底或者 5 月初就会返回地球。

在过去这 40 多天时间内,神舟十九号的航天员们完成了很多工作,包括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试验,以及进行常态化的锻炼,还对空间站进行了维护、照料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对舱外航天服进行了巡检测试,为出舱活动做好准备工作。

舱外航天服的巡检测试工作对于航天员出舱活动来说至关重要,在出舱活动之前,航天员们需要检查这些航天服,只有确保这些航天服没有问题,才能执行出舱活动,如果发现航天服受损或者存在其他的问题的话,就会影响到出舱活动。不过,我们的空间站内会有多套舱外航天服,如果某一套舱外航天服确实是受损没法去执行出舱活动了,那航天员可以穿另外的舱外航天服去完成任务。

舱外航天服有多厉害?

我们空间站上现在使用的是自主研制的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放眼全球,能够自主研制舱外航天服的国家屈指可数,这也说明了舱外航天服的研制难度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舱外航天服,航天员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出舱活动。

因为在出舱活动的时候,航天员会通过飞船、空间站的舱门进入到外太空,外太空的环境极为恶劣,几乎是真空的状态,温差极大,而且宇宙辐射很强,人类是不可能直接暴露在外太空环境中的,更别说在外太空在完成各种复杂的舱外任务。

航天服有 2 种,其中一种是舱内航天服,也就是航天员在飞船发射升空以及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穿的航天服,在飞船内穿的。另一种则是航天员去执行出舱活动时穿的舱外航天服。不管是舱内航天服还是舱外航天服都是非常先进的,研制难度都相当高,主要的作用都是保护航天员的安全。

和舱内航天服相比,舱外航天服的复杂程度更高,毕竟舱内航天服是在飞船内穿的,飞船会保护航天员的安全,而舱外航天服直接面对的是外太空真空环境。

可以说,舱外航天服就是一个小型的载人飞船,具备完善的生命保障系统,即使在外太空面对高低温交替、空间辐射、真空环境、微流星和太空垃圾等一系列考验,舱外航天服也能给航天员提供一个恒温恒压的环境,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我们空间站正在适应的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升级,例如比第一代舱外航天服的适体性更好,能够满足身高在 1.6 -1.8 米之间的人穿着,可以调节适应每位航天员的体型。

除此之外,舱外航天服的各个系统也进行了升级,理论上可以支持 8 小时舱外自主活动,而且,在 8 小时之外,还可以支持 1.5 小时额外时间和返回时间半小时。由于舱外航天服直接面对的是外太空环境,宇宙辐射很强,空间小颗粒、小碎片的威胁不能忽视,而且在出舱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所以舱外航天服的使用次数是有限的。第二代舱外航天服的使用次数从之前的 2 5 次增加到了 3 15 次。

出舱活动有多危险?

人类进入航天时代已经有大半个世纪了,人类第一次出舱活动是在 1965 年进行的,当时在首次执行出舱活动时,由于人类对外太空是一无所知的,所以首次出舱活动时宇航员面临着诸多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早
昨天
北京厚朴中医  ·  周六直播 | 闲话假期综合征
昨天
设计诗designer  ·  Studio8丨艺术之旅
4 天前
设计诗designer  ·  Studio8丨艺术之旅
4 天前
传感器技术  ·  电容去耦原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