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云
Technology is the new sexy.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iPhone16首批用户将陆续收到新机# ... ·  2 天前  
36氪  ·  中国汉堡,跑不出下一个「塔斯汀」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并购重组进入活跃期# ... ·  6 天前  
腾讯科技  ·  Kimi创始人杨植麟最新分享:关于OpenA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云

北大中文系邵燕君:为萌、中二病、爱豆等网络词汇立法 | 腾云下午茶

腾云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02 08:20

正文

从2011年至今,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一直在和网络文学、网络文化、网络用语“较劲”。从“听不懂90后学生说话”到带领学生们编出了一本《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在此过程中,她越来越发现互联网时代“部落文化”的特别之处,而在语言飞速变迁的时代,这样的文化研究也更凸显其重要性。


  • 研究网络文学时需要怎样的态度?“我们应该把自己当成外地人,应该先‘进去’,然后在它的语言系统和原来的学术系统之间搭建一个桥梁。”

  • 在互联网环境下,人类在屏幕的空间中又聚集在一起,在地球村中不同的部落里生活。不一样的是,“趣缘空间”已经取代了原来的血缘空间。

  • 最具代表性的网络词汇并不一定是热词,而是在部落文化发展史上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的词,它们就像化石一样可以被流传下来,是路标性的词汇。

   ......


4月26日,以“互联网时代的亚文化”为主题的“腾云下午茶”在北京举办,邵燕君应邀参加活动并做了分享。


以下为演讲全文,经 腾云 整理。



原来是做当代文学研究的,2011年才转向网络文学。因为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的同学们平时跟我在一起时使用的是一套语言,他们在自己的圈子内用的却是另一套语言。


而当我表示愿意接纳他们的语言,甚至随口说出一两句“圈内话”时,那扇门也随即对我打开。所以,在这几年里,我在不断跟他们“学说话”,有时一个词我甚至要搜两三次才明白意思。这是我的一个缘起,说起来非常有意思。

 

还有一个缘起,我一直强调,希望把网络部落中的话语嵌入到文学批评中去,但因为学术界看不懂,所以我和大家一起为这些词做了注。一篇文章下来,甚至有多达三十多个注,注起来真是“步步惊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样一个词条的梳理也可以说是“部落文化”的发展简史。同时,也是80后、90后对自己文化进行的一次梳理,借助前所未有的媒介变革,他们拥有了只属于他们的话语立法权。

 

我们最终将这本书命名为《破壁书》,“破壁”二字即打破次元之壁的意思。有人说这项工作就像秦朝时车同轨、书同文,我也觉得非常有意思。

 

在此,我想向两个人致敬:

 

其一,是文学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韩少功先生,他写的一部《马桥辞典》。为什么他会写这个辞典?那时,韩少功到海南,去鱼市买鱼,他问鱼贩:这个鱼叫什么鱼?鱼贩答道:海鱼。韩说:这个到底是什么鱼?鱼贩迷惑了,说:大鱼。韩由此感叹,这个渔民的词汇太贫乏了。

 

直到后来他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海鱼集散地之一的海南,千百种海鱼均有各自的名称,甚至每一条鱼身上的各个部位都独立的命名。只不过,所有这些名称都是土语,也就是当时当地的方言。韩少功说,这些“叽里呱啦”的方言是没法进入普通话系统的。

 

他认为,普通话这种主流话语也是一种权力话语,事实上压抑了各个部落的地方话语及文明系统。所以他写就了这本《马桥辞典》,用词条的方式呈现了那样一个中国最古老乡村的文化系统。

 


说到这里,我想起曾有一位研究网络文化的韩国留学生崔宰溶,他在博士论文里提出一个观点:在研究网络文学及网络文化时,我们这种主流人群应有的态度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把自己当成外地人,应该先“进去”,学会它的语言,然后在它的语言系统和原来的学术系统间搭起桥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那个文化,才能真正研究那个文化。

 

另一个致敬的对象,也是学术史上一部文化研究奠基之作,英国的文化研究者威廉姆斯的《社会文化关键词》。他在二战之后回到祖国,随后他发现,在社会历史大变迁中,大家使用的语言词汇发生了变化,于是进行了深入研究。拿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举例,“人品”这个词就有着不同的含义,它可能是“道德”的意思,在网络上也可能是“运气”的意思,但这个“运气”又不同于我们通常说的“运气”。而含义发生变化的词汇其实只占据了一小部分,更多的词汇是原创而来的。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今天电子文明的媒介革命是一次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变革,因为网络媒介、互联网的诞生,使人类重新“部落化”了。

 

我们在印刷文明时期被迫分割在不同时空下,我们必须用书、文字的形式打破时间的间隔。而在互联网环境下,人类在屏幕的空间中又聚集在一起,在地球村中不同部落里生活。但不一样的是,这个空间不再是一个现实的空间,而是一个二次元空间。所以,我们必须看到,在这样一个人类的新的社会构成形式下,“趣缘空间”代替了原来的血缘空间。

 

在这里,语言产生的速率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诞生无数的新词汇,这是语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核爆期。


▲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合影,前排左二为邵燕君。


那么,有许多人会问,在进行网络文学关键词研究时,我们是怎么选取词汇的呢?这确是一个迫切和繁重的任务。

 

事实上,我们选择的并不仅仅是热词,而是在部落文化发展史上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的词,它们就像化石一样可以被流传下来,是路标性的词汇。同时,这些词汇必须是生长的流通的而不是死掉的,它可以打破自己的部落空间,进入其他部落文化甚至进入主流文化。这就是我们选取关键词的基本宗旨,也就是说,这是网络原住民编写的一个活在当下的辞典。

 

我先介绍一下目录:首先是二次元“宅”文化的单元;其二是女性向的单元,关于耽美文化;第三个是同人粉丝文化;第四个是我们的本行,网络文学关键词词条;第五个是游戏。因为我们发现好多词条都是从游戏中起源的;第六个单元是社会流行词。

 

我展示几个例子,比如“萌”这个词,经过研究,我们列举出各种的“萌要素”,还有其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小词。可以看一下这两张图。



“中二病”也是大家特别钟爱的一个词,相信大家都有用到到过,我们不妨也看一下这个词的解释。


 

还有关于同人粉丝文化,其中尤其介绍了“爱豆”文化,这是此部分的作者最喜欢的内容。



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网络词语的实际“应用场景”,我们用这些词写了一段话:

   

××说,你们朋友圈被帝吧FB出征刷屏了吗,薛长直说被刷了,不明觉厉,帝吧是什么鬼?中二王说,帝吧挺有名的,屌丝就是从帝吧传出来的,这个女神风说帝吧以前就搞过好几次爆吧,不过这回声势最大,帝吧可算是逆袭了。微博上5毛和美分为这事儿也撕起来了,有好多次感悟为帝吧叫好,也有很多公知批评帝吧......嬷嬷,要我说,帝吧既然这么爱爆吧,不如直接爆央视春晚,猴年春晚不请大圣,真是奇葩。你没有看到最新消息,央视终于认怂了,春晚导演邀请大圣登台了,真是粉丝的逆袭,too young too simple......

 

最后再给大家看一部分“高能”内容,让大家开怀一笑,在网络上,当你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有人在装×了:

 

其实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一个普通人;

这个我建议你看看英文原版;

我是陪朋友一起来考的,没想到选中了我;

我真没怎么复习;

我二环的小破房子是我妈的单位宿舍;

有的时候选择多了也是一种痛苦;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也想过你们这样不加思索地活下去;

我今天能有这样的成绩,真的我自己也感到很意外;

工作不忙的时候,我也很愿意到基层来看看大家;

就算是我,也曾经与你们一样迷茫;

我好羡慕你们,没多少钱,可是每天很自由;

......

 

这项研究挺好玩的,应该说是一个文化梳理的工作,也是二次元文化的一个自我圆说、自我立法的过程。我衷心希望这样的工作可以打破次元之壁,从而更好地展现网络中的“部落”文化。


// 往期回顾 //

只有硅谷AI专家才能写成的科幻小说

GQ何瑫:从鹿晗、MC天佑、帝吧看网络亚文化

为什么不必对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感到悲观?

胡泳:连接之后,知识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