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业家收藏
珍稀奇文化以珍贵、稀有、奇特为理念,利用互联网加实体,线上线下相结合,旨在为企业家打造一个高端服务平台,做企业家身边的收藏顾问。旗下包括珍稀奇收藏艺术研究院、企业家收藏俱乐部、企业家收藏网、珍稀奇文博馆、中华企业家收藏协会五大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外地户口在杭州结婚需要居住证吗? ·  2 天前  
江苏教育新闻  ·  已下达!江苏中小学教室,全部安装! ·  3 天前  
江苏教育新闻  ·  已下达!江苏中小学教室,全部安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企业家收藏

郭晓林:收藏者的生存法则!!!

企业家收藏  · 公众号  ·  · 2019-12-04 19:15

正文

点击上方 " 企业家收藏 "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


利益法则是生存法则的动力
收藏家也好,企业家也罢,为何钟情于收藏? 是因为收藏是一种文化传承。 一个优秀的企业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只有重视文化的企业才能生生不息。企业家收藏艺术品,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新时代下,收藏者应遵循四个法则:第一是利益法则,第二是文化法则,第三是诚信法则,第四是法律法则。

关于文化法则、诚信法则、法律法则,后文将详细阐述。 此处先简单介绍下利益法则。
比起投资房地产等不动产来说,艺术品的折旧费较低。 收藏家花真金白银购买艺术品的背后,是投资嗅觉的“指引”。 他们将艺术品收藏变成了企业的投资行为,为收藏业带来了新的财富道路。
合理的优惠政策
收藏家收藏艺术品可以合理享受优惠政策。 流落于国外的珍贵文化精品,被他们高价买入和收藏时,收藏者可以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
企业资产增值
根据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企业家收藏的艺术品属于企业家的固定资产。 除了房地产投资、金银投资、股票,收藏成了一种最快的变现投资方式,在无形中实现企业资产增值的目的。

文化法则是收藏法则的核心

收藏的核心法则是文化法则。 为什么文化法则在收藏中如此重要? 有三个原因: 一是艺术品收藏与艺术文化息息相关; 二是艺术品收藏有助于建立企业文化; 三是有助于唤醒身边人的收藏意识,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法则意义之一
艺术品收藏既是艺术文化的构成部分,也是视觉文化、文化统一的组成部分,还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品的收藏历史,几乎与艺术的发展历史一样悠久。 世界各地的原始遗存中,都发现了为数众多的雕塑和工艺品,它们被保存在原始文化仪式的场合中。 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相比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上层统治者收藏的艺术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提升。 这些艺术品在制作过程中都留下了时代文化的烙印,而且与当下的文化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通过艺术品的收藏、展示和研究,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和文化风韵,把握历史脉络。 收藏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把握作品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提升收藏家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底蕴。
文化法则意义之二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具备了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之后形成的特有文化形象。 从广义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上来说,企业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
文化法则意义之三
收藏主体为艺术品。 每一位喜欢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的人,都有着很深的民族情结。 每一件藏品都传承着中华文化和古老的手工艺。 艺术品的收藏都是文化先行。 艺术品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

诚信法则是收藏法则的根基

五千年文化传承里,世世代代以信义为本,以信义为根,以信义为基。 信义被隐藏在商业博弈中,被隐藏在普通生活中,同样也被隐藏在收藏文化中。 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如果没有信用、信誉、诚信作为基石,又如何值得收藏?

收藏与诚信是分不开的,想要保证收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就离不开诚信的力量。 收藏行业乱象多,收藏家常常花重金购入藏品,却只买到了赝品,因此很多人对收藏都抱着谨慎态度。 购买艺术品是一项投资,到最后却造成财富缩水,其根源是因为信任机制的缺失。

如何建立诚信? 有三点需要提升。

第一, 提升政府对收藏业的监管力度。 中国目前的收藏行业乱象纷纷,如假货充斥收藏市场,真货反倒无人 问津,其原因之一便在于政府对于收藏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 收藏艺术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行为,如果文化传承的全是假货,那未来还会有谁愿意保护和建设文化软实力? 因此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是重中之重。
第二, 提升企业家自身的鉴别能力。 企业家可能知道如何管理团队,如何拿下销售任务,如何进行收购,但是并不一定具备专业的收藏知识。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缺乏专业知识,就很难鉴别藏品的真假,收藏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因此,提升企业家的鉴别能力至关重要。
第三 ,提升专家的品质素养。 在收藏行业,专家团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些企业家们属于门外汉,他们想要进行艺术品收藏,就需要仰仗这些专家的支持。 如果专家们道德品质不高,缺乏诚信意识,甚至沦为被金钱驱使的奴隶,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企业家们的高额资金投入也会被打水漂。 所以,建立收藏行业的诚信制度,提升专家的品质和素养,势在必行。
每个时代、每个行业都有着属于它们的生存法则。 收藏界而言,收藏家们想要通过收藏品打开个人、社会一 箭双雕的格局,就要建立和遵循信任法则。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收藏这条路上更臻成熟。 诚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收藏需求的增加,都赋予了收藏市场前所未有的活力,但目前国内的收藏市场离机制的完善与健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投机与欺诈行为仍然活跃。
投资层面的收藏品交易,与股票、债券、黄金和房地产交易有着本质的不同。 由于收藏品独特的艺术性与专业性,其在定价和鉴定上存在着较大的浮动。 我们可以较为轻松地确定一处房产、一只股票或一克黄金的市场价格,但却很难为一幅字画定价。 而造假技术的提高,更是加剧了收藏品的鉴定难度,成为收藏品投资者的困扰,成为收藏品市场乱象丛生的一大根源。
收藏市场上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叫作“假拍。 所谓“假 拍”,指的是收藏品委托人与拍卖行在拍卖中联手,故意将身价较低的收藏品以虚高的价格成交,从而营造虚假的市场行情,诱导毫不知情的收藏者高价买入。 一旦收藏者买入了这些假拍藏品,便很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收藏市场上的假拍,是不良拍卖商利用规则漏洞所进 行的投机行为; 而同样盛行的“拍假”,则是不良拍卖商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藐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对于拍卖交易中的藏品真伪问题有着如下规定: 当拍卖行在拍卖前事先申明无法保证拍卖品的瑕疵和真伪时,便无需对拍品的真伪承担法律责任。
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下,拍卖行们纷纷开始了知假拍假的无良行为,而众多遭遇“拍假”蒙受损失的收藏爱好者 却只能在法律的漏洞面前束手无策。
高端拍卖市场尚且为真假难辨的赝品所累,中低端收藏市场的造假现状更是无从估量。 回顾近年来收藏市场屡次遭到曝光的“假拍”与“拍假”事件,问题的核心在于 个人诚信的缺失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随着收藏市场影响力的逐渐增升,我们期待着有关部门加大对造假、售假现象的打击力度,还收藏市场一片澄澈的蓝天。

法律法则是收藏法则的底线

收藏家学习专业收藏知识和鉴宝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以确保每件藏品都是合法所得。 收藏的底线,是不能触犯法律。 但目前收藏市场上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非法出售濒危野生动物及相关非法制品。
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收藏品越来越多样。 从最基本的山水画作、精致瓷器,到象牙、犀牛角、藏羚羊角、蟒蛇皮等珍贵的濒危野生动物制品,都有收藏。 可是有些收藏行为会涉嫌犯罪,例如在中国,每套象牙制品都需要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批准才可以进行售卖和收藏,还需要获取《象牙制品收藏证》。 现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野生动物更加珍贵,但为了寻求暴利,依 然有人故意去杀死很多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以谋求不法利益。

在我国进行收藏行为 , 必须要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无论什么类型的收藏,在收藏内容和来源上,都不能逾越法律这条准绳。

本文摘自郭晓林《互联网收藏变局》第一部分第八章

推荐阅读:

大众收藏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全程回顾)珍稀奇 • 清艺十周年高峰论坛,共享盛典!
民企盛典 潘基文、龙永图获赠神秘“珍稀奇”大礼

【视频】第三届“珍稀奇”博商企业家好声音全国总决赛12强晋级名单公布!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

企业家收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