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化浊
从文化浊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张聊科研  ·  国自然马上提交了,你的实验设计严谨吗? ·  昨天  
PaperWeekly  ·  RTX ... ·  3 天前  
最爱大北京  ·  中国影史top1《哪吒2》,官方唯一原创番外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化浊

【浅见】十八岁的成熟

化浊  · 简书  ·  · 2018-01-09 09:29

正文

最近网络上一直在耍十八岁的梗,我没能参与其中,因为天生便没有拍照的习惯,实在是找不到自己十八岁的照片了。(如果有,也是一头肥猪)

现在是2018年1月1日凌晨1点4分。从日历上计算,全世界的九零后,哪怕是出生在99年的那一批都已经集体年满十八,形式上成年。至于90、91那一批已经渐渐不能再被称呼为少年,开始步入中青年的行列。

岁月是经不起感叹的东西,一感叹便哀愁了不少人的白头。今天就聊一聊所谓的“成熟”吧。

还是得丑话先说在前头,宝宝今年未满十八,年年未满十八,永远没有“成长”与“成熟”的时候。所以这里有关“成熟”之类的探讨,全是无知孩童的呓语,大人们一笑而过即可,不要计较哦。

究竟什么是“成熟”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复杂无比,值得细微探讨的地方太多。

定义“成熟”与否,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年龄” ,这也是为何最近十八岁的梗在网络上如此流行的原因,大家都公认十八岁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

人们倾向于认为越是年长的人儿越具有深邃的智慧,所以到了一定的年纪,人们自然而然会对他升起敬重。这种方式在多数时候是成立的,但也有太多的例外。

最近不时有耳闻公交车上老人强迫他人让座的消息,这一方面让人倍感遗憾,另一方面也让人开始感叹不是好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

一个不具有智慧、品德的人,无论是年幼还是苍老,无论他的年龄几何,我们都不能将其称之为“成熟” 。所以以年龄去判断一个人成熟与否,是从统计学意义上得出的,并不精确,也不能反应“成熟”的本质,并不能作为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准。

除了年龄之外, 人们还常以一个人的衣着与外貌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甚至于以他的社会地位来判断他是否成熟。

这一点又和年龄起了有趣的对比。我们说一个年轻人二十一二,大多数人会下意识反应认为他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呢。可如果话锋一转,说那个二十出头年轻人已经是某某公司CEO、总经理之类,大家又会以张总、李总、王总之类的“总”字来形容他,下意识地认为他很精明能干,是一种成熟。

衣着与外貌也是类似的,如果一个人穿着昂贵鲜亮的衣服,画着精致的妆容。我们都会倾向于于认为他是成熟的。

可事实上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