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资管新规过渡期或延至2025年”
这则消息,让财叔除了想到了稍显落寞的资管之王——“银行理财”,
还有那逆浪而上的“券商资管”。
2019年我国各类资管业务中,银行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其管理规模占比分别位列
TOP6
。
而在整个资管行业转型的过程中,除去近两年公募基金权益市场的火爆,另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就是踏浪而行的
“券商资管”。
事实上,无论是银行理财,还是风靡一时的信托,或是
“专业为王”的券商,都曾在“资管新规”的阵痛中度过漫漫长夜,寻找出口。
证券公司从
2002年开始正式获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
历经起步探索、高速发展和回归本源三个阶段。
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
2012年-2016年的高速发展阶段,
券商资管总规模从
1.3万亿提升至17.6万亿元,增长12.5倍!
这一切得益于2012年5月创新大会颁布的“创新十一条”,以及整体这几年监管相对宽松的环境。
在其规模于
2017年4月达到高峰18.58万亿后,券商资管踏上了转型之路。
自2018年《资管新规》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券商资管业务向去通道、去资金池、大集合公募化等转型,通道业务规模持续下降。
之后的几年,对于整个资管行业来说,都仿佛一只即将振翅而非的雄鹰,撕扯下自己稚嫩的羽毛。
财叔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券商的阵痛:根据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2020Q1,券商资管总规模10.5万亿元,同比下降 21.1%。
资料来源: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但是,另一方面,券商逐渐扛起大旗的“主动管理”能力,却推动了资管业绩的提升!
随着部分券商资管业务向主动管理转型,
2020上半年行业资管收入达到142.9亿元,同比增长12.2%。
资料来源:证券业协会,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后新规时代,
主动管理能力毫无疑问是券商立足之本。
而在转型的过程中,伴随主动管理能力提升的另一个主旋律是:券商资管公募化。
在券商资管公募化的“长征路”上,其实包含着两条主线:
第一,是机构主线。
券商主体或资管子公司取得公募牌照,参照公募基金公司来开展公募业务。今年开始,有更多的券商资管将加入公募大军。
2020年7月31日发布的公募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今年如果实质性落地,将为众多受限于“一参一控”的券商打开公募世界的大门。
第二,是产品主线,
没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可以参照《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资管新规”操作指引》,把存量大集合产品对照公募基金的标准,进行“公募化”的规范化改造。
从2013年东方红成为首家拿到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到如今,券商资管公募化已经来到了第九个年头。
如果说,东方红是券商资管公募化的标杆型公司,那么,盘点这两年的现象级公司,财通资管应占鳌头。
财通资管并不是最早拿到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2015年才获批公募资格的它,到2016年有了第一只公募基金。
但作为后起之秀的财通资管,却迅速惊艳了整个公募界!
据
“证券时报网”最新报告:
截至
2020
年底,
在成立半年以上的
116只权益类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中,财通资管价值成长以87.47%的年内回报夺冠
。
财通资管延续了
2019年度冠军的佳绩,继续登顶。
近几年,财通资管在管理规模、净收入、业绩等各个方面,都走出了逆流而上之势。
1)券商资管总规模缩水,财通资管规模上行
据财通证券中报数据显示,其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受托客户资产总规模1655.36亿元,较2019年底+6.80%。
主动管理规模1398.31亿元,较2019年底+14.11%,主动管理占比84.47%。
事实上,在整个券商资管总规模逐步缩水的情况下,财通资管逆浪而上。
整个行业的总规模
在
2
020
年三季度末
相比
2
016
年底下降
超过
35
%,财通
资管同期
+1
5
%。
2)业务收入是行业均值的近4倍
2019年,财通资管业务收入10.05亿元;全行业券商资管总收入275亿元,总共112家券商,估算行业均值约为2.45亿元。
而纵向来看,财通资管为财通证券创造的收入占比,
不仅
远高于行业均值,更呈现逐年提升之势
,
足见其专业化水平和能力的卓越。
2020H1财通证券的资管净收入占比为22.6%,而同期行业均值为6.7%。
财通资管净收入的行业排名,从
2012年第
44位,到2019年的第8位,已然栖身第一梯队。
3)“权益”为矛,“固收”为盾
或许投资业绩更能够反映财通资管的实力。
银河证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
财通资管权益公募基金近两年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为202.16%,在同期可比110家基金管理人中排名第一。
在券商资管系2020年回报排名前十的权益公募产品中,财通资管占据两席,其中财通资管价值成长混合基金位列榜首。
权益投资方面,财通资管在人员配备和投资策略上有独特的优势。
人员方面,其投资团队都拥有绝对收益投资背景,出身保险资管、基金专户等领域,对于组合管理、控制回撤、追求高夏普比率,有天然的纪律和成熟的方法。
在策略方面,探索运用产业研究的思路,做到对二级市场股票的深度研究,对胜率的要求高于收益率,最终助力产品实现长期相对低波动之下的复合绝对回报。
除此之外,中短债基金是财通资管固收投资的一大“武器”。
根据晨星统计,2020年短债基金业绩前三强中,财通资管的中短债基金占据了两个席位。
在货币基金、中短债基金、纯债基金之外,财通资管还前瞻性地布局了“固收+”基金,在近年来理财收益下行的背景之下,为投资者提供了比较可观的收益。
财通资管在主动管理、风险防控两大战略核心支撑下,不仅没有随波逐流、在券商资管规模下降受到影响,反而在投资管理的主业上愈扎愈牢。
风控是长期业绩优良的重要前提,这或许是券商资管系公募所更加看重的。经历过转型的漫漫长夜,会更懂得黎明的来之不易。
在深度研究的前提下挖掘长期投资价值,坚持主动管理,强化核心竞争力,坚守风险防控的底线,已成为财通资管从行业爆发期的跟随者,向行业转型期的超越者乃至重点领域的领跑者努力迈进的关键密码。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斜坡。资产管理也是一样,不是一时一刻、半年一年,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
券商资管
未来
是否有机会
向
“新资管之王”进军,
以及其中的
现象级的新锐力量
财通资管
,能够带我们走多远的路,看多美的风景。
财叔和你们也在期待。
“投资这个东西,表面上看门门道道的掰扯不清,其实说白了,也就是那么回事。风里雨里几十年,该吃的亏哪个也没落下,财叔这才悟到:世界上最容易的就是赚钱,真正难的,是如何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