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三联生活周刊》粉丝资深程度的测试题。
《三联生活周刊》复刊二十年来,许多事情是读者参与一起干的。用互联网产品的说法,是和用户一起干的。《三联生活周刊》在创办试刊期间,就设计了一个叫“生活广场”的栏目,后来这个栏目改名为“百姓广场”,再后来叫做“生活广场·大家谈”,再到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品牌栏目“生活圆桌”。那个时候三联生活周刊的创办者们就希望这个杂志应该是一个无拘无束开放交流的文化空间和交流空间。
那一年,微软刚推出了Internet Explorer1和Windows 95,《纽约时报》科技记者约翰·马科夫说自己最喜爱的互联网活动就是使用电子邮件,在他收到邮件信息中一则邮件的发件人是一位名为史蒂夫·乔布斯的科技公司创始人。而中国的互联网大潮仍在蠢蠢欲动的前夜。那时候,没有“粉丝运营”,没有“社群运营”,没有“参与感”的说法,但我们的确在一个前互联网时代就是这么干的。我们从一开始,就无比重视我们的读者,无比珍视我们的用户的“参与感”。
在《三联生活周刊》半月刊转型周刊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份量的系列封面9·11专题的第一本《星条旗落下》的主文,来自一个长期在周刊论坛混的署名为“公子小赖”的一篇牛逼哄哄的文章《他人的血》。即使现在来看,即使是放在互联网UGC内容史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优质UGC也应该取得跟老榕那篇《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相匹敌的历史地位。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厦被袭现场
许多周刊老粉丝都会记得那个挂在周刊网页子域名下的一个读者论坛,那些个插科打诨的灌水的日子,是周刊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回忆,温暖得如同论坛的淡黄色页面一般明亮。我们这本杂志的太多记者和作者,是从读者用户中来的。
那段著名的《三联生活周刊》所代表的“他”的“人物画像”:“他思维敏捷,才华横溢;他求知世界,关心地球凉热;他用大量精确的小数点、百分比来丈量大中国前进的足迹以及和世界的距离。他直率、充满朝气。他没有世故者让人疑惑的面孔,也没有假道学一本正经的口气。他好奇,最欣赏个性差异。他最厌烦‘我是你大姐’那类已不年轻的略作教导和套近乎的人群的陈规旧矩。至于他对年轻姑娘的态度嘛……他没说。可是这还用说吗?正因为不少有品位的女孩儿对他雅皮士的派头动了心,他才会这样神气。”同样来自我们的一位广西读者。这段勾勒和定位,到现在看,也是那么机智俏皮,又那么生动准确,简直就像出自一位《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的正式成员之口。
2014年夏,周刊每周二下午的选题会
是的,我们和我们才华横溢的用户之间就是这么默契。
如果你对《三联生活周刊》的大部分主笔、记者都叫得上名、认得出他们的文字,知道他们的来来去去,又对上面这些典故,还都有所耳闻。那么恭喜你,你早已经不止是《三联生活周刊》粉丝,而是一位相当够格的资深粉丝了。
如果你还知道,《三联生活周刊》从净土胡同,到安贞大厦,到美术馆东街三联书店,又到中电发展大厦的办公搬迁史;知道《三联生活周刊》过去二十年来可谓“化石级”的神奇的从最基层员工到主编只有一级的组织结构:所有的人基本上只对主编一个人负责——这无论在媒体,还是企业,在大组织,还是小机构,几乎难再找到第二个相似模板。
它的好处是罕见的自由,这儿的每个内容创作者,不用去伺候行政人员和广告人员的脸色,不用和不喜欢的事情打交道,他们专注自己兴趣和领域,专注文字时,如自由行走的花;坏处是当作者们的写稿状态不行时,他就得随时准备应付主编的坏脾气和黑脸。恭喜你,你不止是一名资深粉丝,你一定研读《三联生活周刊》十年、二十年回忆录,感受过每个周刊作者和他们写的每一个文字的喜怒哀乐,你已经是一位骨灰级粉丝了。
如果你还知道,三联的记者们都挺爱看书,前台经常因为帮同事垫付网络书店送来的书而不堪重负,有位主笔在她那儿存了2000大洋,很快就用完了。
办公室里有几只书架,虽然书不是很多,但三联书店出的新书会源源不断地送来。
每期读书杂志随便取阅,外刊自由借阅,the economist、business week、forbes, fortune,fast company,wired一应俱全。等等等等。这些和这本杂志台前幕后相关的家长里短,生活琐事,恭喜你,你已经视这本杂志为你的生活和岁月的一部分,视周刊人为你的家人,你已经是一位灵魂级铁粉了。
还有一类灵魂真爱粉,他必须用过并还常常打开《三联生活周刊》的App。老实说,这个App上线好多年了,它内容不太及时,也不丰富,产品上线后就没怎么升过级,这实在实在太不互联网了。那些即便这样还在手机里保留这个App没有删除它并时不时打开看看的,是真的真爱。恭喜真爱粉们,这个App终于要迎来一次彻底而颠覆性地重大迭代了。
《三联生活周刊》全新App——“中读”
好吧,这是一个广告帖。一个新产品出来了总要四处吆喝几句。我们借微信公众号吆喝一嗓子前,先和周刊的新老朋友们叙叙旧,再拉拢下感情。然后,我们要正式邀请所有各个级别的粉丝们,像过去三联生活周刊的每一个重大时刻一样,和我们一起参与到这次三联生活周刊移动端重大迭代的大事中来。
我们需要你来体验新产品,提出你们的意见。我们需要也欢迎所有的优秀的供稿者们,年轻的写作者,创作者们加入我们的签约作者大家庭,比过去的任何时候更深度地参与到三联生活周刊的内容创作中来,比起开个公众号,你在这里会更强烈地感受到纸的芳芬、写作的优雅和同道者的陪伴,你不会被10万+的强迫症所干扰,好像浏览量不高就意味着没有人喜爱、没有知音一样。
这个全新的App,是《三联生活周刊》App的5.1版。我们夸张地一次性跳跃了这么多代,因为它和以前的那个App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它的名字叫“中读”。我们邀请我们的铁粉们加入这场公测。将来,这个App将成为一个好用的手机内容原创平台,一个三联系知识库以至更广阔知识体的连接者,它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充分发挥三联生活周刊作为知识提供商的价值和责任。
而在这一个月时间里,我们邀请你来这个新平台,和我们一起做这些事:
发现BUG和产品体验障碍,通过产品“设置”里的“意见反馈”,或者登陆三联中读服务号,把它们向我们汹涌地提出来。
你可以用比过去更短的时间差看到周刊每期的大多数内容,以及三联旗下《新知》《爱乐》《读书》等杂志内容,和三联作者们非刊发作品的个人文章、随笔等。已经有第一批来自各个领域的签约作者加入中读平台。
你可以用比购买一本杂志少的多的钱,来单独购买每期的封面故事、一些特稿,和订阅我们知名专栏作家的专栏文章等。这些完全按照你的兴趣定制的内容,会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你,比纸刊更快抵达你的手机。
我们推出了一些知识课程。比如剑桥博士、江湖ID“京城苗宝宝”苗千的年度专栏《苗千·和你一起读科幻》,由中读联合正和岛“约局”推出的季度专栏《李明利说“新大败局”:这些品牌为什么失败?》,比如“中读小课”:和你聊聊“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留美心理咨询师陈兑的《通往真爱之路》、告诉你“着装减法哲学”的冷芸博士的《如何穿对衣服?》等等。
知识付费这几年热闹一时,而实际上从内容产业发展到知识变现,仍然在做加法,知识付费课程中大量的心灵鸡汤和成功学,让人们更加焦虑。我们希望中读在做知识的减法,在帮助人去焦虑。这是中读知识性内容的核心定位。
更重要的一点来了:我们看到在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的每条内容下,都有你们热情和高质量的评论,我们一直对这些UGC内容心怀感恩。我们也相信,看完周刊的每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和作者聊聊,把话题继续讨论一下。“读感”是你们可以在“中读”充分表达的广场。“中读”有着非常好用的评论,划线评论功能,让你与作者交流,与其它读者交流,优秀的评论都将进入“精选读感”。
“读感”不仅让你畅快地表达想法,还将成为连接长内容,发现好内容的中间媒介。我们以无比虔诚的心欢迎你的评论向“中读”和作者们汹涌地扔过来。那些优质的评论者,会得到我们的惊喜回馈。每周我们会挑选出一位“金句”作者,获得由三联生活周刊文创团队设计的精美礼品。
中读App“读感”将成为读者来信、生活圆桌、个人问题等栏目的主要投稿渠道。欢迎你的来稿!
“中读”APP 读感区
最后,你们一定会问这个产品为什么叫“中读”?我们希望它有点哲学的味道在里面。它从《三联生活周刊》中生长出来,但又不止于周刊,它有更大的愿景。它不只是一个阅读平台。它以文字创作为基础,但一定不全以文字为主要内容形态。阅读这个词,对现在的人来说,太过奢侈了。新鲜的东西来得太快,人们总是乐于围观,擅于表态,而忘了先有专注的了解、阅读和倾听后,才有拥有力量的见解。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一周之内,在三联「中读」APP"读感"区,「中读」APP"读感"区,「中读」APP"读感"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讲讲我和三联的那些事儿,我们会选读感写的最佳的三名用户,赠送原价288元的鸡缸杯一对!
▼点此→下载中读 写读感
or 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三联「中读」APP
or 关注中读微信号:lifeweekerclub
点击在线服务里的下载APP
五月,"中读"全面上线!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和订阅更多知识专栏和封面订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