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索比光伏网
solarbe索比光伏网每天为您提供太阳能光伏行业最新光伏政策、光伏市场分析、光伏企业重大活动、光伏行业会议话动等! 更快,更准,更全点行业讯息都在这里,赶快点击关注吧~! 投搞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保险一哥  ·  2025年第3期保险自媒体红人千人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索比光伏网

大事件!高纪凡 、朱共山、瞿晓铧、施正荣、尹绪龙、庄岩、宋登元、黄强、汪献利等众多行业大咖齐聚苏州

索比光伏网  · 公众号  ·  · 2024-12-26 21:29

正文

来源 / 索比光伏网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的加速,光伏产业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 12月26日,一场汇聚了光伏行业精英、领军企业家及众多创新先锋的年度盛会—— 2024第六届“碳索企业家”跨年分享会暨第十二届“光能杯”光伏行业颁奖盛典 ,在苏州隆重举办。 本次活动由碳索·光伏与索比·光伏联合主办,旨在回顾过去一年中光伏行业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表彰那些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与个人。

中国能源研究会新能源智能制造与应用技术专委会秘书长、索比光伏网总编 曹宇

光伏行业想要解决目前的“内卷”问题,要达到三个条件:

  • 一是高壁垒,即以专利或技术升级的方式提高产业的门槛
  • 二是强约束,即政府下场或以协会出面的形式进行干预,实现光伏产业话语权的再平衡
  • 三是大市场,围绕新能源,发展新经济,真正开始瞄准TW时代的突破。


光伏作为主力能源,不仅在能源领域站稳了脚跟,更在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时此刻,就是光伏行业的“成人礼”,需要光伏行业同仁拿出勇气、正面出击、解决问题。光伏行业从不缺少智慧,更不缺少勇气,循此苦旅,穿越星辰,在这里,我们致敬创新者们,致敬守护者们,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迎接光伏新能源新经济纪元的到来,携手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纪凡

今年,是210生态共建的五周年,可以说210是行业同仁朝一个方向努力的典型案例。在行业携手下,210组件到现在累计发货超过380GW,天合光能占近一半。

今天,光伏行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交汇点,这个交汇点当下来说,一个是内卷,一个是外堵,内卷外堵是光伏发电经过30年产业发展后,面临的“大发展十年”应用的新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好的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反内卷稳定盈利、产业链供应、持续创新来构建新体系。

同时,推动友好型光伏生态,构建中国光伏的核心竞争力,携手产业链共赢,成为中国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塑造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的良好形象,是行业当前应该共同做的事情,天合光能也将继续坚守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是使命,推进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张金明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金明致辞强调,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的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3060 双碳目标” 及 “绿色低碳” 发展路径不变,新能源行业从业者应满怀信心,强化产业链韧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要把握 “三个变化” 开拓新局:

  • 其一,转变竞争思路,建立合作机制。鉴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新能源行业面临挑战,需全行业摒弃恶性 “内卷”,转向全面合作,共同抵御风险,借助政策谋求发展。

  • 其二,转变产业链发展思路,追求共赢。产业链融通、构建有序生态圈是新能源发展关键,各环节协同发展,锻造产业链韧性,方可实现共赢。

  • 其三,转变市场意识,创造新业态模式。新能源行业不能局限于电源侧,要推动多场景应用,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传统行业与新能源产业融合,挖掘新模式,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中国能源研究常务副理事长 周大地

为实现能源低碳转型,周大地对光伏产业提出建议:

  • 一是坚持技术创新,提升光电转化率至 30% 左右,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
  • 二是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避免恶性竞争,确保企业长期发展。
  • 三是从单一发电向发电储能可调度系统升级,提供全面系统解决方案;四是加强与储能、电力电子控制等多领域合作,实现联合发展。


协鑫集团董事长 朱共山

朱共山指出,光伏“内卷”主因是固有技术饱和应用,TOPCon电池短生命周期为典型例证。突破“内卷”唯有科技创新,未来十年将呈现“1+1+1”前后端黄金组合。协鑫将率先升级TOPCon技术至BC,2月底前公布,明年一至二季度推出GW级HBC和钙钛矿叠层组件。他强调企业应重视知识产权,延长创新红利周期。

组件价格影响企业盈利,当前8毛钱左右组件价格可维持不亏,过低则头部企业压力巨大。九部门发布ESG理念,朱共山认为光伏新质发展应与ESG紧密结合,实现“三位一体”。他呼吁行业重视绿色认证,共建“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全链脱碳释放绿色溢价。

“光伏产业新质发展之路短期一定很痛、中期一定很拼、远期一定更好。”朱共山坚定认为,“光伏人需要直面问题,穿越周期,但绝没有必要悲观和丧气。”

亚洲光伏产业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绪龙

光伏行业经历了多次周期性波动,特别是在2012年欧美“双反”和2018年“531”新政期间,行业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产能过剩并不是问题根源,产能过剩基础上的需求骤然大幅度缩减,才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确保市场需求增长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关键。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好消息是市场需求巨大且持续在增长,坏消息是消纳问题制约了行业发展。

基于光储融合+多能互补的智能微电网系统技术是解决光伏发电消纳问题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普及,光伏行业正式进入了“智慧光伏”时代,而智能微电网技术就是运营智能化的集中体现。智能微电网技术可以提供更优质、绿色的电能,并且可以独立于大电网运营,能够满足全球各类场景下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总裁 庄岩

尽管光伏行业经历了多次周期性的波动,但阿特斯一直能够保持健康的盈利,尤其每次周期低谷,阿特斯表现均非常亮眼,2024年亦是如此,主要是因为阿特斯始终坚持长期主义,尊重市场规律和行业趋势,而不是仅仅追求短期的投机和内卷。

组件技术的价值创造正从水平周期转向更长期的放缓,同时向下游差异化创造转移,形成技术壁垒。过去大家不屑于做差异化,是因为规模化增长过快,可以通过规模化增长跑马圈地获得政策活力,不屑于做“很慢”的价值创造,特别是细致的差异化价值创造。今后没有“快钱”,“慢钱”是生存之道。行业不再“穿越周期”,而是进入一个长期、充分竞争的时代,投机者空间消亡,只有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能持续发展。

永臻股份董事长 汪献利

铝曾经是一种昂贵的金属,但随着电解法的发明,铝的成本大幅降低,成为广泛使用的结构材料。铝是中国第二大金属材料,对国防和基础材料至关重要,但对于中国乃至全球来说,都是对短缺的资源。电解铝行业是高耗能行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5%。电解铝行业的节能减碳任务非常艰巨。

今年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到2025年底,电解铝行业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必须达到25%以上。寻找经济环保的绿色电力,对于电解铝行业来说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任务,这对于光伏行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光伏发电+电解铝生产的一体化,可以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解决光伏与储能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看个广告休息一下吧



中能创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黄强

当前,光伏行业正在发生本质的变化。过去,成本最低,就是赢家。但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差异化、细分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只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加坚信:只有客户,才是引领我们走出困境、迈向未来的关键。

同时,光伏领域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场景革命,从制造到制造服务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关注客户的需求和场景的应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能创选择了轻质组件作为发展方向。轻质组件不仅具有重量轻、易安装等优点,还能够针对高能耗企业的降本需求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中能创的轻质组件产品,在具备减重50%、效率提高20%以上特点的同时,还通过了一系列专利技术和认证,确保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综合系统专委会主任 许洪华

未来能源体系中,风光将挑大梁,成本降低改变传统能源认知。研究能源问题需转变思路,关注技术经济性与系统全局,从关注局势转向聚焦趋势。

构建风光主导的能源系统,季节差是关键阻碍,长时储能是破题关键,绿氢跨季节应用潜力巨大。此外,可再生能源与高载能产业融合、县域 100% 可再生能源应用、乡村及边远地区普及、大规模外送基地建设以及园区与建筑场景应用等,都是可行方向,且能有效降低用能成本。

许洪华认为中国有望在 2050 年前达成碳中和,100% 可再生能源系统应用场景已现。但我国高载能行业面临竞争力下滑风险,建议维持现有煤电规模,不拆除不新建,同时强化区域省份可再生能源建设规划。

澳大利亚国家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尚德创始人、上迈新能源董事长 施正荣

过去25年,光伏产业通过全方位创新、供应链优化、扩大规模和扩大投资四管齐下,努力降低成本,奠定光伏在能源行业的领先地位。然而,发展是两方面的,有发展也有痛苦,行业目前面临“自杀式”内卷、产能和规模严重失配、同质化竞争等挑战。

光伏的本质是电,电力需求正在呈指数性增长,光伏产业应该思考如何抓住市场机遇,创新应用场景,比如艺术、阳台光伏等。分布式光伏大有可为,光伏可以在能源、交通、通信、农业等各场景下应用,光伏应用应深入到各行业中去,深挖每个行业的应用潜力。

协鑫集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盛夏

对于同样面积的屋顶,BC组件的高效率、高功率优势,可以带来更高的装机容量,意味着在有限的屋顶面积上生产更多绿色电力,对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协鑫集成拥有6年钝化接触技术积累,加上3年的GPC技术沉淀,依托TOPCon钝化技术平台的GPC 2.0电池组件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优势,组件功率超过660W,温度系数-0.25%/℃,在全生命周期LCOE相同的情况下,对TOPCon的系统成本优势达到9.5分/W,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价值增益。

与此同时,GPC 2.0的降本增效路线更加清晰。今年12月,协鑫集成GPC 2.0电池效率已突破27.1%,明年二季度有望超过27.4%,2026年底可超过28.2%,有非常明显的后发优势。

SEMI中国光伏标准技术委员会主席 宋登元

参照 PERC 发展,宋登元预测,TOPCon 至少在未来五年内仍为主流,晶硅技术因性价比优势,在未来光伏领域将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宋登元认为,优化钝化接触是提效关键,TOPCon 现有钝化技术基础良好,载流子分离率达15%。不过,要实现 28% - 29% 的效率提升,需克服表面复合和少数载流子寿命等技术难题,从 26% 提升至 28% 在理论与工艺上可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