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答电动汽车产业周期里面长、中、短周期的波动。
长期(年度周期):长期趋势毫无疑问,2017年是周期低点
长期看好电动汽车版块基本是市场的共识,并无太大争议,除了节能环保、驾驶体验感优势之外,与智能驾驶相结合也将促进汽车电动化的推广(可以持续关注我们后续的研究成果)。
以年度来看,2017年可以认为是过去三年、未来三年产业最难过的一年。过去三年,产业经历了补贴推出(2014年)、初始爆发、骗补抢装(2015年)、彻查骗补(2016年),从电池到材料再到上游资源,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供不应求,产业景气度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产业链公司也是以加速扩产为主要目的。
2017年补贴大幅度退坡,中游产业链产能急剧扩张,供需格局发生本质逆转,产业进入量起价降、车型结构恶化的情况中。2018年,补贴大概率不退坡,油耗积分推出,将倒逼传统燃油车企龙头以及合资品牌车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这样将促使A级车型加速推广,而不是由A00车型主导,车型结构也将发生显著改善。
中期(季度周期):一二季度出现困难,二季度底为国内周期拐点
从2016年开始,16年Q1-Q2是骗补核查的起初时期,产业界风声鹤唳,但到了6月大家预期政策将出,车企出货出现了小放量,整体在补电池和抢装的前提下,大巴、乘用保持了不错的销量,物流车受到政策影响,始终没有放量;2016年Q3,政策迟迟未出严重低于预期,车企也进入不敢大规模生产销售的尴尬境地,因此,16年三季度出现了产销数据的洼地;2016年Q4,在政策落地预期逐步明朗情况下,11-12月份车企进行了抢装,全年50万辆,虽然低于预期,但也算交出了比较不错的答卷。
2017年Q1在政策作出大幅调整(包括补贴退坡、车型目录重新制定等)的情况下,车企也做了重大地调整,一季度除了A00级乘用车略有放量之外,其他车型都处于几乎没有放量的状态,与此同时,车企也在和电池等核心零配件厂商进行新一轮的价格谈判,产业承压明显。Q2给资本市场的预期压力很大,由于4-6月份产业链并没有出现大干快上的高景气度,导致部分投资者有很强的冲动下调全年电动汽车预期,根据我们产业链调研,我们认为二季度情况处于乘用车持续加速、大巴物流仍未大规模放量的状态。
我们认为上半年客车没有放量的最重要原因有三个:
(1)大多数的地方采购资金尚未到位;
(2)地方补贴政策陆续推出,部分地区尚未到位;
(3)车企经历了一轮车型的调整以及补贴退坡,对于新品放量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三个因素我们认为下半年都将出现明显好转。
根据我们调研的供应链排产情况以及下游车企反馈,7月起客车的量会出现明显的拐点,乘用车、物流车也将向上加速,下半年乘用车的车型更加丰富,三季度将迎来同比、环比同时快速增长的情况,我们预计增速均将达到40%-50%以上。
四季度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如年度展望预期,2018年的景气度远高于2017年,我们认为接下来可预见的5-6个季度,景气度将持续向上提升。
短期(月度周期):7月迎来拐点,下游数据将提振信心
正如之前的季度展望,我们认为17年Q3电动汽车产销量将出现向上拐点,综合判断,5-6月数据将维持在4-5万,7月份参考历史情况以及产业链排单量,我们认为数据有望达到6-7万辆,后续逐月数据将向上加速。
海外情况
今年一季度以来,欧洲、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以上,日本更是增长50%以上,海外新能源汽车周期向上的趋势已经确立。我们认为,海外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长主要有以下几条原因:
1、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市场培育后,插电式混合动力在欧洲市场已经具备相当的竞争力,进入加速成长期,今年欧洲的排放政策进一步收紧后,结合主流车企的插电混车型数量快速增加,欧洲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快速提升;
2、特斯拉Model 3量产的逐步临近,刺激欧洲车企加速纯电动车的投放节奏,为避免特斯拉进一步占领欧洲本土市场,奔驰、宝马、标志、雷诺等传统车企均密集发布新的纯电动车型,车型覆盖面广,进一步提振消费者信心,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
3、欧洲的瑞典、瑞士、英国等国家由于免税政策及基础设施政策进一步加强,销量增速较高,导致整个欧洲的增速较高;
4、日本主要受益于丰田燃料电池车Mirai的超预期销售,截止4月底订单总数已经超过1万辆,单月订单超过2000辆,使得日本整体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上升;
5、美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贡献主要来自特斯拉,而销量的增长主要来自Model X,可以预见的是在7月份Model 3量产开始后,美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再上一个台阶。
中期看,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趋势向上对国内市场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1、引导国内乘用车市场向高端、高质量的方向发展,Model 3的到来,很可能结束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以A00销售为主的现状,国内车企会加速发展高端车型,对龙头零部件厂商产生巨大拉动;
2、海外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进一步扩张,对于已经与海外厂商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有所扩大的零部件环节,可能产生较大的销量拉动,如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智能驾驶、高端电机及磁材等。
短期看,海外市场对国内市场的信心提振作用明显,最近的事件是7月份特斯拉Model 3量产。目前来看,市场对特斯拉的如期量产,及其今年的产量普遍持相对悲观的预期。但是根据我们的多方验证来看,特斯拉Model 3按计划投产的可能性很高,叠加国内7月份可能出现的数据转好,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信心可能出现修复。
总结
从产业周期来看,2017年可以认为是中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周期底部,Q3将出现明确的向上拐点,而且产业景气向上是长期可持续的,板块最后一次底部上车机会将出现在6月底7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