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国演义
中国最大的三国演义爱好者社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里的故事,我们一同赏析,我们以书交友,以文会友,奇文共赏,不亦快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男人约女人出来玩的7个最佳去处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朱棣刚驾崩,太子就哭着从天牢放出一罪臣,结果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国演义

魏徵做了什么? 唐太宗竟然亲自砸了他墓碑

三国演义  · 公众号  · 历史  · 2018-12-17 07:00

正文


他的名字与贞观之治将同垂于青史。他是唐初卓越的政治家,他刚正不阿,素以有胆有识、犯颜直谏而著称,辅弼唐太宗拨乱反正,以成贞观之治。李世民这么尊宠他,可是为什么后来又亲自砸了他墓碑呢?

影视剧中保剑锋饰演的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魏徵备经丧乱,仕途坎坷,阅历丰富,因而也造就了他的经国治世之才,他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且为人耿直不阿,遇事无所屈挠,深为精勤于治的唐太宗所器重。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尽股肱之力,辅助太宗理政,已成为太宗的左膀右臂。魏徵建言行事,匡正朝政失误,助成贞观之治。太宗曾说:“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民,犯颜正谏,匡朕之违者,唯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并亲手解下佩刀,赐予魏徵。


贞观十六年(642年)七月,魏徵染病,卧床不起。太宗手诏慰劳,并说:“不见数日,朕过多矣。今欲自往,恐益为劳。若有闻见,可封状进来。”魏徵不顾疾病在身,又上言数事,对太宗在魏徵生病期间临朝时“常以至公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辟”的言行不一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魏徵平素为官清正,生活简朴,以至家无正堂。太宗下令停止营造小殿,用其木材为魏徵建造正堂。建成后,又根据魏徵的好尚,赐给他素屏风、素被褥、几、杖等家物。


贞观长歌中的唐太宗


公元643年, 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太宗对魏徵的特殊礼遇与尊宠引起了某些人的妒嫉, 在死之前曾经向唐太宗秘密推荐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当宰相的才能。


可是在 死后,杜正伦因为负罪被罢免,候君集因参与谋反而被斩首。李世民开始就怀疑这位他认为很老实的人在朝廷有因私营党的嫌疑。先前唐太宗已经同意把衡山公主许配给 长子魏叔玉,这时也后悔了,下旨解除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徵的墓碑。


直到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亲征高丽,战士死伤数千人,战马损失十分之七八,他深深悔恨这一举动,不禁慨然叹息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立命驰驿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徵,又重立纪念碑。


版权声明: 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