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微网
集微网,半导体、手机行业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使用帮助请发送help。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集微网

韩媒称中国AI专利数是韩国5.5倍:5年增长3倍;CRISPR专利战欧洲新进展:MilliporeSigma获关键专利

集微网  · 公众号  · 硬件  · 2017-08-07 06:52

正文

1.韩媒称中国AI专利数是韩国5.5倍:5年增长3倍;

2.CRISPR专利战欧洲新进展:MilliporeSigma获关键专利;

3.专利显示:微软正研发Surface Pro手势和眼球追踪操作配件


集微网推出知识产权微信公共号:“天天IP”,前沿专利动态发布,天天IP、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 阅读原文 ”或长按  laoyaoip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韩媒称中国AI专利数是韩国5.5倍:5年增长3倍;


韩媒称,韩国在AI(人工智能)及ICT(信息通信技术)等将主导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核心领域的专利竞争中,不敌中国、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有专家指出,如果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在今后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技术主导权争夺战中,韩国将很难追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7月31日报道,日本经济报纸《日本经济新闻》2017年2月与咨询企业共同发布的“主要十国向专利机构申请的AI相关专利统计”资料显示,韩国在2010-2014年向专利厅申请的AI专利共计1533件,远远落后于美国(15317件)、中国(8410件)、日本(2071件)。美国的AI专利申请件数2005-2009年五年间增长了1.26倍,达到12147件。同一时期中国的专利申请数则足足增长了3倍。美国正在白宫的主导下推进AI基础研究与产业化进程,中国政府也于2016年5月宣布,将在国家层面上创造1000亿元规模的AI市场。


报道称,韩国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整个ICT领域都与其他竞争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据信息通信技术振兴中心今年4月发表的消息称,韩国的ICT领域专利以2015年为基准累计达到21.3万件,远远落后于中国(110万件)、美国(58.9万件)、日本(31.9万件)等主要国家。


首尔大学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张秉卓(音)表示:“在像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这种门槛较高的领域,需要由整个国家拼上国家的生死存亡投身核心技术专利的竞争,而非凭借一己或企业之力可以完成的。”


参考消息网



2.CRISPR专利战欧洲新进展:MilliporeSigma获关键专利;



近几年,“魔剪”CRISPR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基因编辑工具,其背后的专利战也日益激烈。作为基因编辑技术市场的关键“玩家”之一,MilliporeSigma近日获得了一项关键的CRISPR专利。


欧洲专利局EPO于7月27号表示,他们计划授予MilliporeSigma一项关键的CRISPR专利,即利用CRISPR将基因接合到真核细胞中。MilliporeSigma是制药巨头德国默克集团的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在美国和加拿大运营。


从技术上而言,CRISPR工具目前用于敲除特定基因片段效率很高,但敲入特定基因的效率并不高。MilliporeSigma的“基因敲入”策略无疑成为了本周的头版头条。该专利产生于一个有争议的实验,即修正人类胚胎中的一种致病基因。MilliporeSigma明确表示,他们的方法并不包括修改人类生殖细胞的遗传同一性。



图丨欧洲专利局打算授予MilliporeSigma一项关键的CRISPR专利


最受瞩目的CRISPR专利大战当属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的团队与麻省理工学院Broad研究所团队及其合作者之间的战争。根据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文件,在争夺战中,UC方面主张自己的专利包含了CRISPR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而Broad方面表示只有CRISPR在真核细胞中的应用才应得专利,因为这是发展新型药物的主要市场。


专利代理人Catherine Coombes曾处理过与CRISPR相关的诉讼。她表示,“很有意思的是,大多数人貌似认为这场专利之战只是两个团队之间的争夺,但实际情况远比这个要复杂多了。”


另外,据Coombes介绍,MilliporeSigma是早期向EPO提交CRISPR申请的6家单位之一。在欧洲之战中,不太可能出现“赢家通吃”的结果。更可能的是6家申请者拥有重叠的权利。这对于MilliporeSigma是有利的,因为他们由此可以获取很多基础的IP用于商业化,并带来可观的利益。除了UC、Broad研究所和MilliporeSigma等争夺者,另外3家分别是ToolGen(一家韩国生物科技公司)、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大学以及哈佛学院。


纽约法律学院的专利专家Jacob Sherkow密切跟踪了CRISPR案件,他对于EPO的决定表示非常惊讶。他提到,MilliporeSigma的结果与Broad研究所在2013年1月发表在Science上的结果是非常接近的,只是MilliporeSigm比Broad研究所早6天提交申请。他表示“这是很疯狂的,我不知道最后会如何解决。但是,这场欧洲专利战大有看头。”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3.专利显示:微软正研发Surface Pro手势和眼球追踪操作配件



IT之家8月6日消息 在近期微软推送的Win10秋季创意者更新系统预览版16257中,原生加入了眼球追踪操作的功能,不过还需要搭配一个Tobii Eye Tracker 4C眼球追踪器才可以精准实现。而现在一份新专利显示,微软正在为自家的Surface Pro设备研发新型的眼球追踪器配件,另外还集成了手势、深度操作。



微软的这款配件能够利用Surface键盘链接器进行充电和数据传输,同时也能够以安全磁吸方式进行连接键盘和Surface设备。反过来,该配件上也有连接Surface键盘的插槽,因此不会干扰设备的正常功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