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陈 杰
编辑 / 壮 壮
通信运营商在景区智慧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正在逐渐强化。尤其是随着5G时代临近,持有新一代通信技术和大数据的中国联通,谋求在景区目的地有更多作为。那么,中国联通会有怎样的新策略?劲旅君专访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战略客户部副总经理刘俊波,一探究竟。
劲旅君:尽管经过多年发展,但景区智慧化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市场需求这只无形的手和景区评级这只有形的手,倒逼景区智慧化步伐。这种大趋势创造了更多机会,景区目的地迫切需要靠谱合作伙伴。中国联通如何把握这一机遇?
刘俊波
:为景区赋能,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智慧旅游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定义?我认为,智慧旅游是“互联网+旅游”和“旅游+互联网”的综合体。
旅游有两个主体:游客和景区目的地。
对于游客来说,智慧旅游是“互联网+旅游”。他们要去某个景区目的地,首先是通过互联网方式查询、搜索和预订。
对于景区目的地来说,反过来,有了互联网,有了游客需求,就要通过“互联网+旅游”强化、提升自身管理和营销。
“互联网+”环境下,移动通信网络作用至关重要,景区目的地需要怎样的网络体系呢?必然是一个标准化的智慧体系,一张布局合理、覆盖完善、高效支撑内部管理的综合网络。
这个综合网络,需要强调,不是数量上的“一张”,而是一个综合立体的概念。如果一定要量化,那至少是5张网络:第一张,能够触达主要运营网点的光纤网;第二张,能够基本覆盖三大运营商信号的移动网;第三张,有线和无线支撑的物联网;第四张,景区目的地内部智慧局域网;第五张,对自有网络管控的平台网。
中国联通的景区智慧化解决方案,从来不单纯谈网络,我们是从整个解决方案来谈。这时候很多景区目的地要问,说半天,你们到底能够为我们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最“简单粗暴的”,中国联通能够满足景区评级建设的部分要求。众所周
知
,景区评级是有标准的,总共1000分的标准内容涉及网络化、信息化的部分中,中国联通能够直接负责落实的是85分,加上间接落实的部分,总共可以帮助景区落实131分,这是实实在在的。
中国联通能做的不仅是帮助景区目的地保住这131分,我们打造的景区目的地智慧体系能支撑其管理、营销和服务,为其大数据的采集和应用提供技术通道,这是最根本的服务。
劲旅君:您刚才提到智慧化对景区目的地管理和营销变革的推动,在中国联通的实践经验中,行业对于智慧化的认知度如何?
刘俊波
:首先,在智慧化打造方面,景区目的地必须要有一个清晰问题:我到底要不要智慧化?
坦率说,中国景区几万家,发展阶段不同,对于智慧化的理解和需求完全不同。只有当景区目的地真正意识到智慧化的重要性,才有动力。
其次,景区目的地想要做
多
大规模、多大程度的智慧化?有些景区想要在现阶段简单搞一搞,有些景区却想深度参与。
举个例子,景区智慧化的一个目标就是通过大数据管理提高人效比,通俗说就是用更少的人干更多有效率的事。如果一个景区有300人,景区想要通过智慧化赋能,
减少到100人
,那需要的工作和投入完全不同。
景区在智慧化方面的落实程度也不一,有些传统景区跑得很快,尤其是和OTA线下对接的部分景区,它们有更强的互联网属性,对于智慧化的要求本身就很高,它们是行业最先出来试水的,也是最先享受红利的,但大部分景区还在慢慢摸索,需要更多时间。
劲旅君:中国联通对景区目的地赋能智慧化有怎样的产品布局和路径?
刘俊波
:中国联通在这方面的产品布局是以“大数据”为牵引,我们本身就有很多的大数据,4.1亿用户、8000个用户标签、85PB储存能力、1000亿的数据位置、21万个互联网产品、7200亿上网行为记录……
但这些还不够,中国联通的大数据需要与其他大数据集成在一起,我们要把政府、景区目的地、气象、OTA等平台的大数据都集成起来,打造一个更大的大数据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中国联通可以建设和整合景区目的地的整个产业链。例如,我们可以把做闸机的厂家、视频监控的厂家、WIFI的厂家等企业链接在一起,
通过端管云数的总体解决方案、以大数据集成为抓手去帮景区打造智慧化。
通俗来说,景区目的地可以通过中国联通找到任何一个产业链上的厂商合作,最终所有环节产生的数据,都会集中在中国联通的大平台上去计算、去分析。
2019年,我们要把大数据做得更精、更透。形成中国联通的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整合能力
,也就是集成能力。广东已经在这么干,目前中国联通在广东的21个地市都成立了旅游团队,有100多人,我们有自己的产业互联网、大数据团队、系统集成团队、云计算团队来支撑景区目的地的智慧化赋能。
劲旅君:您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中国联通需要整合整个产业链为景区智慧化赋能,那么,产业链整合的难点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去克服?
刘俊波
:产业链整合的确有很大难度,现在还处于一个爬坡阶段,并未完全成型,需要对各种关系和利益梳理与平衡。
产业链整合不是谁都能做,但是中国联通肯定可以做。在品牌背书方面,我们有央企的背景,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具有天然的公信力;
在资源禀赋上,我们具备端管云数的总体整合能力
;在运营方面,景区的智慧化项目建成以后是需要持续服务的,不能收钱拍屁股走人,中国联通可以做这个兜底人。
因为我们是大集成商,这个产业链横向也好,纵向也罢,所有的数据归根结底
是
要在中国联通的平台上去运营和计算,实现数据变现,所以中国联通是跑不掉的。而且我们在线下的渗透力强、覆盖面大,每个镇村都有我们的服务人员。
劲旅君:您是具体负责广东区域的,结合广东的区域情况,中国联通在行业拓展策略是怎样规划的?
刘俊波
:就广东而言,景区目的地的智慧化建设从“一高一低”入手。
“一高”就是强化和头部企业的合作,头部企业对于行业趋势更敏感,无论是出于市场预判还是企业责任担当,都是最快在行业中试水的,中国联通要强化和这些头部企业的合作。
“一低”就是县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县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由当地政府牵头打造大数据平台、运营中心,而且有能力整合范围内的所有A级景区,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有中国联通这样的大企业来协助统筹。
劲旅君:不久前,中国联通在河南红旗渠率先试水了“5G+景区”,您如何看待5G时代对于景区智慧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