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康石石
做艺术留学,更做艺术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康石石  ·  江南大学设计硕士保研解析 ·  3 天前  
康石石  ·  我在三星新设计部门,实习体验如下: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康石石

我带的夏令营团队全员拿奖,什么样的数媒作品可以拿奖?

康石石  · 公众号  · 艺术  · 2025-02-02 09:00

正文

半年前的夏令营时我做了件“不讨喜”的事。就是轮流坐在他们每一个小组旁边,盯着大家赶进度那几天正好还赶上黑神话发售,有位朋友就把游戏端了过来。我们就跟打游击战一样,学生抽空偷偷玩,我就追过去“盯梢”。

数媒竞赛项目的制作体量要比其他专业大些。尤其很多同学愿意做游戏,想拿奖的话需要出游戏实况。2-3周内想完成,可不得与时间赛跑嘛。


正向结果是我那批来北京校区夏令营上课的学生,现在人人都手握几张设计奖了。看来对于即将到来的冬令营,咱这进度还得继续盯起来呀。



|本期分享导师|


J.


汉艺国际 工业交互学部 数字媒体讲师

-教育经历-
福赛大学 娱乐商业 MSc
福赛大学 游戏艺术 BSc
-工作经历-
MEMO Studio 工作室经营者
丰富的软件应用经验,包括但不限于Maya、Bitmap、Blender、ZBrush、Marmoset、SAI、Unreal等等
-获奖学金-
Woman Scholarship
STEM Scholarship
Global Achievement Scholarship
Alumni Scholarship
-教学成绩-
指导学生获: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艺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提赛德大学、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等名校offer
指导学生获:中国虚拟现实大赛、欧洲设计奖、IDA、K-design、米兰设计周、亚洲青年新秀奖、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未来设计师等设计奖项



#1

什么样的数媒作品可以拿奖

我常和学生讲一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做艺术不像跑步比赛,谁跑得快谁就能获奖,数媒艺术更看重什么呢?首要点是创意但想要摸准创意的脉络是一门学问。

从选主题聊起,很多学生刚开始过来汉艺上课时会有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问他想做什么主题,张口就是一串“小红书经典文体”

比如:情绪控制、释放压力、女性主义、ADHD……

借图举例,不为批评
图源:小红书

这些主题不是不好,毕竟它能成为经典话题是有道理的。但问题是——这些观点已经被反复使用很久了!甚至都可以让国外考官一打开你的作品集,扫两眼都知道这是中国学生做的,因为大家的思考角度就差复制粘贴了。

避开这些同质化的思考模板,办法是有很多的。

比方我们今年获奖的六组作品,L同学小组做的是原始部落大逃杀游戏。另一组X同学小组做的是一个探讨拜物教的小游戏,都很有意思。

夏令营中期发表任务布置

这些小组作品各有各的非常强项的优点。比如L同学小组,他们的优点就是技术性很强。组里有位成员本科就有游戏引擎、动作捕捉、编程、3D美术的基础,所以他们开营第四天都开始做demo了。做完demo再反推自己的游戏机制、视觉上哪里有问题,边推边改,于是最后的产出非常完整

L同学、M同学、L同学小组作品
结营后火速拿下 香港当代设计奖 铜奖、伦敦国际艺术设计竞赛 铜奖,现仍在继续投奖

还有一组更成熟的D同学小组,学生有游戏大厂工作经验,他们拿的都是更加专业的游戏竞赛奖项,如腾讯旗下的游戏竞赛

这些小组你能看出来无论建模效果、出图效果、还是视觉表达能力都“摒弃了一些学生气”,让你感觉这是一款能直接上线steam可以去玩的游戏。这也是投奖非常吃香的一点。

成熟的学生作品案例
汉艺学员L同学 游戏设计项目
获 芬兰阿尔托大学 新媒体 MA+学费全免+5000€奖学金
美国东北大学 游戏设计 MA+学费减半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游戏设计 MA offer

汉艺学员J同学 游戏设计项目
获 香港科技大学 技术领导力与创业精神 MSc
爱丁堡大学 设计信息学 MA
布里斯托大学 沉浸式艺术(虚拟和增强现实) MA
提赛德大学 游戏设计 MA offer

当然,游戏只是数媒竞赛中其中一种表达形式。根据奖项性质不同,很多同学还会选择做艺术装置、虚拟空间、APP等形式产出。赛事对大家的基本要求可能只需做到有图片的环节就OK了

但我们今年有两组做艺术装置的获奖同学呢,他们将所有的演示视频和测试过程,以及实景搭建和交互视频全部都做出来了。还有一组可穿戴装置的学生,甚至把服装实物给准备出来了,让模特穿上进行互动测试。

所以总结来说,想要多多拿奖,你需要做到1、项目主题及内容有创意性表达;2、提高动手能力,愿意花时间去完善,将想法落地实现;3、多多点亮技能点,有一技之长

汉艺学员去年夏令营斩获的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奖项(部分)



#2

再展开聊下上述问题

那提及创意,它所需的不仅是一个新颖的切入点。即便是普通的主题,你也可以让它变得有意思起来

汉艺学员M同学作品集项目
获 提赛德大学 游戏设计、金斯顿大学 游戏设计 MA offer 

上一届有组学生,他们做了款解谜游戏。故事非常简单,就说主人公是一名记者,某天醒来时发现自己失忆了,家里多了一个盒子,里面有他的工作证、一张报纸及一个硬盘,报纸上写着主人公杀了人。接下来就是把硬盘插到电脑上去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一层一层解密。

做到这里呢,它就只是一个单纯的解密游戏,很没有意思。我就带着学生思考该怎么打破第四面墙呢?要不要把获得游戏的进程变成游戏一部分呢

汉艺学员M同学作品集项目
获 提赛德大学 游戏设计、金斯顿大学 游戏设计 MA offer 

比如可以加上交互设计和服务设计的思路。就是我在下单这个游戏的时候,会快递来一个实体版的盒子。盒子里的工作证也会根据你本人的形象用AI生成相似的卡通形象,同时附带游戏线索,这样就像线下剧本杀给玩家提供道具一样,提供一个新的服务流程

这种跨学科的思考模式,在学生的作品集中愈发常见。上面提到X同学小组所做的拜物教游戏,他们也使用了很多Arduino相关的东西,通过摄像头以及你手上带着的手套感应器,可以通过手势来操控游戏进程。

X同学、Y同学、Z同学小组 Arduino测试
获 UK IAADC 铜奖

关于动手能力技术层面的增长,我素来建议大家能多学一点是一点。这不仅是为投奖、保研、留学有用,对你就业也十分有用。

数媒就业需要大家在本科阶段有一个导向性发展。你需要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擅长什么?学些什么?

我一般要求我的学生尽可能在前期稍微明确:你是想学偏艺术一点呢?还是偏交互一点呢像现在很多大厂的UIUX岗其实都是数媒生在做,如果你想走这条路,那我们可以往交互方向多线路发展。

夏令营一起头脑风暴

还有同学未来想进游戏大厂工作。游戏就业这个事,更特殊。像黑神话的制作公司游戏科学,他们自己有一条员工教学线。因为这个公司发家史大家都知道哈,这些腾讯出来的老员工当时就发现招募能直接上手干活的员工太难了,这是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于是自己开始动手培训学生,特别好的再留下来用。

网易游戏招聘

而所谓“能直接上手干活”的员工,首先指的是你最起码软件能力要过硬;其次过制作从研发、落地到推广的完整项目流程,真的和别人合作过;还有就是参加过一些比较“有用”的实习

什么叫“有用”的实习?就是那些不是让你过去打杂,而是真的能让你跟进项目的公司,才是比较有用的

汉艺学员Z同学,被头部游戏外企FunPlus录取实习,并保研清华

这些东西靠大家自己在学校里卷挺难的,因为数媒体量太杂了,你可能杂七杂八学了很多却不知道有没有用。我们老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大家抽丝剥茧,直接精准定位目标,少走弯路吧



#3

对即将参加冬令营的同学

开营头一周,我会给大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


每位同学需要提前想好5个主题,进营直接讨论。这样大家在2-3周的冬令营期间快的话能完成80%的内容了。结营后直接投奖。

然后我发现大家投奖呢,有时候太执拗了。

有些大学比较好,学校老师会给学生拉一个投奖清单。本意是方便大家去投奖,但有些小朋友真的就原封不动地照着名单投。还只投大奖,不管小奖。


咱就说有些大奖之间间隔挺久的,大家可以用小奖试试水,即便加分少,但苍蝇再小也是肉对吧。保研拼到最后也就0.01的差别。

而保研接收院校对奖项是没有限制的,更何况有些同学是奔着留学去了,清单上的奖项,如NCDA、大广赛、米兰设计周咱们要投。清单外的也可以呀

W同学就是在错过缪斯奖后,自己搜到了New York Digital Awards
获 伦敦设计大奖 金奖
New York Digital Awards 银奖
圆点设计奖 二等奖
香港当代设计奖 铜奖

今年我们就帮学生搜到了很多新的奖项,比如像AADC北美应用艺术设计大赛,这种奖它也有不错的资历,尤其对留美学生加成更大,竞争面可能不像缪斯那么多。跟NCDA这种国内大热门奖项比起来,对咱们很多大一、大二的学生会更加友好。

学生M同学 获AADC北美应用艺术设计大赛 2金1铜

这都是大家前期给项目“炼金”的好渠道。一来拿奖概率高,你简历上多添两笔;二来也提前熟悉下投奖流程,对未来投递大奖做准备。何“投”而不为呢?!提高“搜”商,脑筋活起来同学们!

现在2月份第二期汉艺冬令营也将开营,几个奖项如MUSE设计奖、伦敦国际设计奖、NCDA均能在26保研夏令营申请前出成绩欢迎大家报名!

第二期
意大利 A'DESIGN 设计大奖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 · 数媒 x 游戏竞赛营
非建筑大奖赛


将于2025年2月10日开启!



冬令营报名请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