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上班的前2年,有段时间,很害怕去一些社交场合。那时不知着了什么魔,互联网创业突然在全国火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是北京。
去咖啡馆点个餐,常常看到几个貌不惊人,穿着朴素,背着IT人士通用包的小年轻,在一起讨论xx行业的发展前景,动辄融它个几千万资。那指点江山飞扬文字的状态真特么傲娇。
而我作为一个被同届校友鄙视为“夕阳产业”的体制内从业者,觥筹交错时,竟赧然提及自己的单位和职位,毕竟它听起来一点都不酷。
无趣、不时尚,喝茶看报纸,一切能和这份工作性质捆绑在一起的刻板标签都让我这个本就平凡的人变得更加低落尘埃。
坊间广为流传SOHO董事长潘石屹当年为什么从石油部管道局这样的铁饭碗离开,决然下海,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单位新分来一个女大学生,潘石屹的处长安排他陪着她去仓库领桌子和椅子。结果,潘石屹发现这个女大学生特别挑剔,她总说这个桌子这里也不行,那个椅子那里也不行什么的,选了一上午也没有选好。
潘石屹不解:“不就是一张桌子吗,至于这么挑剔吗?”结果,这位女大学生的回答道:“小潘,这张桌子我可得用一辈子啊,当然得好好挑了。”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当时才20多岁的潘石屹,回去之后,潘石屹看着自己的桌子,再看了看自己的茶杯,心中不停地问自己,难道我一辈子就这样度过了吗?才20岁就开始无所事事,一眼看到头?
他当下做了一个看似愚蠢实际深思熟虑好几轮的决定,打报告,离职,南下,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Soho如今是中国商业地产一个成功的地标,而老潘也从一个农家土气boy变身为国际霸道总裁。
尽管不是每个从体制内离开的人都有如老潘般美好的结局,多的是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过贼挨打。但是,也许时代真变了,“体制”一词和“文艺青年”一样人设崩坏。
有段时间,甚至成为自媒体疯狂鞭挞的对象,体制=混日子=不上进,他们鼓吹人们“追求梦想、离开体制,去闯,去浪,去放纵”,在他们笔下描绘的蓝图里,那些在体制内活的不开心的人,一旦从体制的牢笼里放出来,似乎马上就可以获得精神和财富的双重自由。而那些在体制内不离职,老老实实做手头工作的人,反而成为了懦弱,混日子的胆小鬼。
体制的弊端确实比较醒目,低成长、利益抱团,但是,相信我,围城内绝对不是你看到的那样负面,围城外也绝对不是你相信中那么美好。你看不上的稳定,其实多的是你不知道的风景。
1.平台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很多资源只有体制内才能接触到,特别是一些大国企、央企、事业部门,借助高大上的平台,猪也能飞上青天。
之前流行过一个段子:“每逢春节,上海写字楼里的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Justin都陆陆续续回到老家,变成了村里的桂芳、翠花、秀兰、大强、二饼、狗蛋;北京各大部委格子间里的小李、小张、小王、小赵、小钱也都挤上火车回到家乡,变成了李处、张处、王处、赵处……”也颇有意味的调侃了中国人对这种局面的认识。
传统思想“学而优则仕”至今还在发挥着影响,中国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一个很大的就业渠道就是去某部委,某央企等体制内工作。
曾听某互联网公司的老板抱怨,花百万去请一个特别优秀的清华大牛都请不到,为啥,人家根本不稀罕那点钱,比在商场升级打怪、数着money更重要的是,他能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成为这个国家核心的一份子。
权力是男人的春药,诱惑力一点不比事业差。
2.原始积累
我朋友X常说:老板画再大一张饼,不如发工资时多给一分钱。
不提虚的,光拿收入和待遇说事,事业单位虽然不会大富大贵,但是基本可以保障人员旱涝保收、衣食无忧。
我所知道的一线城市的国企,给的起薪80%超过500强外企,五险一金齐全,而且给户口。
在帝都而言,户口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你可以说我不稀罕,但等到用的时候方知重要。
举个栗子,假如现在房价突然暴涨,你和小伙伴手里都有100万,虽然钱是一样的,但是不好意思,你没户口就得生生等5年缴足社保才可以买;小伙伴有户口马上就能落地,然后你就眼睁睁看着5年奋斗的收入不如当年随户口附带的那一个小小的购房资质红利多。
有没有破解方法?有,让你的收入速度超过通货膨胀速度,如果你可以做到,那么这一切就当废话,忽略不计。
3.环境
你看不上体制内的稳定,但讲真,体制也未必看得上你。
自从单位事业和国企改革以来,招收的门槛一年比一年高。外界传言的关系户,以前可能比较多,而现在真的拼的是实力和运气。所以进来的人儿,211、985是家常便饭,港归、海归也一抓一大把,素质高,眼界广,在一起工作能谈天说地,彼此学习成长。
反观私企,因为宽进宽出,人员素质基本不可能的达到国企的整齐划一,野蛮生长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4.保留地
都说体制内是深井,体制外是江湖。在体制内你可能像被一只圈养的狗,得不到足够的自由,但是最起码你不会被饿死。而体制外,是狼性生活,不够努力,随时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对于那些长得乖,放得开的人而言,如果他们心里是只狼,圈养只会让他们抑郁寡欢,那自然体制内不是最适合的土壤;
而对于另一部分,渴望安定生活的人,体制内让他们保留着上班做事的惯性,同时也给予他们平衡事业家庭的缓冲地带。
我身边有很多刚生娃的年轻妈妈,休完4个月产假就要返回职场,如果在私企,忙得天昏地暗,动辄出差加班,势必无法顾全哺乳,而在体制内则会好很多。
她们不是不努力,而是不一定非要按照成功人士的路数去努力。要知道,一个优秀的贤妻良母并不比一个好的CEO更容易,否则,马云的太太张瑛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当年也不会轻易选择从总经理的职位激流勇退。
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有一种猎艳尝鲜的心理,越是得不到的越想要,所以自己选择过四平八稳的生活时,看到一小部分人卖掉房子去大理,辞职下海去创业,十八岁成霸道总裁,就觉得格外带劲,但是工作不是请客吃饭,很多事必须要谋定而后动。
非标配的生活听起来是很酷,但是那种真的适合你吗?
难道非要公务员们、老师们,国企员工们,放弃一份尚且的工作,不顾天赋和行情,去创业去下海去折腾才算不枉费青春吗?
深圳夫妻一硕士一学士卖房创业,结果资不抵债,带3岁孩子流浪街头数月,你会羡慕这样的人生?
安稳的生活和自我的追求本身就是矛盾的。只有认清现状,找准方向,不偏听,不盲从,才能做到对自己负责。
另个层面看,真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一是远见,二是机会,三是能力。
以我身边的同事为样本,发展能力和体制确实有一定关系,但是绝对达不到50%以上。
我见过那些在体制内也能开出花儿的人,比如《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海关小哥,写出《三体》荣获雨果奖的中国科幻之父刘慈欣,他们都是本职工作和副业两手都抓的一副好牌的高手。
我也见过那些自诩能力卓异,小庙留不住大菩萨,却在离开体制后四处碰壁,过得落落寡合的失意人。
作家缓缓君说:“很多时候大家把因果关系搞反了,那些离开体制后混得好的人,不是因为有人带他学本事让他混得好,而是因为他在某个领域有本事有资源有平台,所以他才有底气去辞职。”
深以为然。拿体制来说事,其实是把自己不能及时成长的锅甩给了一直给你保障的那个暖窝,贼low。
体制内不过是在你能力范围内一份性价比不错,但也比较容易触顶天花板的工作罢了。既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妖魔化般不堪。
好比找对象,如果你执着于寻找天仙,眼缘不达99%的,根本不想搭理,那这份工作必然不适合你;如果你只想找个能凑合在一起搭伙过日子的,眼缘60%就行,那么这份工作或许就是你的最佳选择。
最讨厌的是那些选择了凑合又喜欢抱怨的人,除了劝他们想开点,闭上嘴,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摊手。。。)
“离开体制"或者"不离开体制"仅仅只是职场发展的两种选择,没有媒体吹得那么悬乎,起点而已,结局取决于个人能否一直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不断提高职场的竞争力,寻求突破,最终找到匹配的环境直到稳定。
成长很累,不成长更累。不管处于哪种环境,想要过得好,带不走的能力才是最大的保障。等到羽翼丰满那一天,体制内外早已不是纠结的根本,因为你已经是关不住的鸟儿,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