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济宁大众网
“济宁大众网”是大众网济宁分公司继网站、论坛、手机报、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后针对济宁网友推出的又一官方互动宣传平台。将通过即时的新闻、生活、娱乐信息打造济宁第一网友生活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刚刚,果然爆了!网友:强到可怕 ·  23 小时前  
德州晚报  ·  满座!满座!德州,单日近500万! ·  昨天  
德州晚报  ·  降降降!两场冷空气要来德州! ·  4 天前  
鲁中晨报  ·  他突然宣布:正式告别…… ·  4 天前  
鲁中晨报  ·  有毒还致癌,吃到这种瓜子马上吐出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济宁大众网

重磅!2018年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济宁大众网  · 公众号  · 山东  · 2019-03-27 19:34

正文

济宁市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公布《2018年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济宁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遵循,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坚决打好风险防控、污染防治、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质效持续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4930.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1.24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2234.24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2205.10亿元、增长7.4%;分行业看,工业增加值1959.09亿元、增长6.2%,批发和零售业543.24亿元、增长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16.55亿元、增长5.2%,住宿餐饮业97.02亿元、增长5.2%,金融业213.58亿元、增长4.0%,房地产业142.51亿元、增长3.0%,其他服务业958.63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2%、41.3%和54.5%。人均生产总值达5897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合8912美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9%。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3∶45.8∶43.9调整为10.0∶45.3∶44.7,服务业占比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62.26万户、增长12.55%,注册资本金11226亿元、增长24.51%。其中外商投资企业913户、增长14.13%,私营企业15.77万户、增长22.82%,个体工商户44万户、增长9.89%。“四上”企业增至7666家,全市新增“四上”企业1548家、同比多增41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新增499家,资质以内建筑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新增135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新增54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新增373家。


人口。年末常住人口834.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91.16万人、农村人口343.43万人。户籍总人口89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3.2万人、乡村人口437.5万人,男性459.4万人、女性431.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4.7万人、出生率16.47‰,死亡人口5.2万人、死亡率5.79‰,自然增长率10.68‰。


就业物价。新增城镇就业7.74万人、增长3.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5%,比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8%,衣着类上涨4.9%,居住类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2%,教育文化及服务类上涨5.0%,医疗保健类上涨1.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类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6%。


二、农业、林业、牧业、渔业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523.8亿元、增长2.6%。其中农业311.8亿元、增长2.1%,林业10.3亿元、增长8.1%,牧业110.5亿元、增长2%,渔业58.6亿元、增长5.2%,农林牧渔服务业32.6亿元、增长11.2%。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59.5:2.0:21.1:11.2:6.2。


农副产品。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86万亩、增长1.7%;粮食总产470.5万吨、增长1.7%。单产433.26公斤、减少0.05%。其中夏粮220万吨、减少0.3%;秋粮250.4万吨、增长3.5%。经济作物面积398万亩、增加20万亩,蔬菜瓜果面积280.6万亩、增加5.2万亩。棉花产量4.9万吨、增长35.3%,油料产量14.4万吨、下降11%。园林水果产量32.44万吨、增长11.6%。肉类总产量58.85万吨、下降2.3%,禽蛋总产量37.6万吨、下降10.4%,奶类总产量9.86万吨、增长8.6%,水产品总产量32.87万吨、下降0.3%。


林业。全市林木覆盖率 32.21%、同比提高0.91个百分点。完成造林面积16.56万亩,湿地保护修复10.4万亩。市级以上湿地公园增至35处,其中国家级(含试点)6处、省级18处。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新发展经济林6万亩,新育苗完成2.65万亩,新发展林下经济11.52万亩。


现代农业。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62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企业661家。评定20处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省级示范村发展到26个,国家级示范村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总数达到14727、2927家,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发展到1130家。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8.5万亩。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累计认定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10处、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02个。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811家,其中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在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增长面达78.9%。按门类分,制造业增长8.92%、实现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62.6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6%、占比为5.3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长22.26%,集体企业下降57.59%,股份合作制企业下降7.77%,股份制企业增长6.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2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21.5%;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12.05%,重工业增长3.13%,轻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27.6∶72.4。


建筑业。 全市列统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业企业559家、同比增加50家,完成总产值697.7亿元、下降5.0%,实现增加值276.1亿元、增长3.4%(名义增速)。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6.0%,第三产业增长8.3%。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1.5:52.1:46.4调整为1.0:47.8:51.2。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高于全部投资1.2个百分点,快于工业投资3.3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为59.1%。高新技术投资增长6.7%。工业投资增长5.0%,其中工业技改增长5.8%,制造业增长4.4%。民间投资增长2.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0%。在建项目2051个、比上年减少89个,其中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239个、增加273个。新开工项目1188个、比上年减少570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94个、减少62个。


房地产。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01.3亿元、下降0.5%,其中住宅投资315.3亿元、增长3.2%。商品房施工面积4558.9万平方米、增长1.4%,竣工面积757.6万平方米、增长6.2%,增速回落20.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956.7万平方米、增长1.5%,增速回落1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05.2万平方米、下降0.4%;商品房销售额549.4亿元、增长23.7%,其中住宅销售额453.6亿元、增长20.6%;商品房待售面积185.2万平方米、下降12.3%。 


五、贸易、旅游



贸易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88.07亿元、增长8.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实现1625.3亿元、增长7.8%,乡村662.7亿元、增长9.3%;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和零售业实现1973.37亿元、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314.7亿元、增长10.1%。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7%,日用品类增长9.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9.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0.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0.9%,家具类增长27.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1.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5%,汽车类增长1.2%。 


旅游业。旅游休闲产业增加值244.25亿元(2017年)、占GDP比重5.27%。旅游消费总额780.83亿元、同比增长13.48%,接待国内外游客7374.72万人次、增长9.08%,其中实现入境游客消费14820.48万美元、下降6.49%,接待入境游客32.99万人次、增长0.6%。旅游市场主体质量稳步提升,新增3A级以上旅游景区8家、三星级旅游饭店2家、3A级旅行社4家。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2018年,货物贸易进出口426.6亿元、增长3.5%。其中出口221.4亿元、下降7.3%,进口205.2亿元、增长18.4%。按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出口28.3亿元、增长18.2%,外资企业出口53.8亿元、下降0.9%,民营企业出口139.4亿元、下降14.4%;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180.2亿元、下降5.3%,加工贸易出口39.8亿元、下降21.2%;按商品类别分,纺织服装出口23.4亿元、下降9.9 %,农产品出口47.0亿元、下降35.1%,机电产品出口77.7亿元、增长21.5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6亿元、增长34.7 %。服务贸易进出口95.5亿元、增长14.6%。其中出口48.7亿元、增长3.1 %,进口46.8亿元、增长29.8%。加工、旅游、建筑、金融等服务贸易占全部服务贸易出口额的95%。


利用外资2018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2家、增长57.6%,合同外资51.3亿元、增长48.3%,实际使用外资50.2亿元、增长25.2%。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9.03亿元、增长1.76%,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7.5亿元、增长166.7%。相继举办儒商大会嘉宾东方圣城行、济宁(东京)经贸合作交流会、济宁市—华润集团合作项目对接会等系列经贸活动,新批总投资过1000万美元外资项目24个、增长60%,新批投资过5000万美元外资项目8个、合同外资37.7亿元。


对外合作。2018年,境外投资26.5亿元、下降65.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20.6亿元、增长40%,新增境外投资企业20家、增长53.8%,主要分布在新加坡、老挝、蒙古、越南等;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1亿元、增长11.2%,实现营业额18.8亿元、增长30%,主要分布在老挝、孟加拉、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等;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491人、增长2.6%。


七、交通运输业、邮政快递业


交通运输业。新建改建公路里程1042公里,年末公路总里程达2026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27.2公里。公路旅客营运车辆963 辆,公路货物营运车辆12.54万辆。水路通航里程1100公里,拥有各类营运船舶8000余艘,水上运力规模达694万载重吨,完成港口吞吐量5949万吨,货运量4430万吨,货物周转量241亿吨公里。济宁曲阜机场全年保障航班10168架次、增长25.58%,旅客吞吐量122.2万人次、增长25.82%,货邮吞吐量2660吨、增长18.35%。汽车保有量141.47万辆、新注册登记14.1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123.15万辆、新注册登记11.9万辆,私人轿车保有量81.82万辆。


邮政快递业。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7.38亿元、增长39.82%,业务收入18.03亿元、增长22.51%。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9534.54万件、增长60.38%,业务收入完成7.91亿元、增长39.88%。


八、金融保险



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86.78 亿元,较年初增加465.23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516.13 亿元,较年初增加357.74 亿元。平安银行济宁分行、浙商银行济宁分行开业运营,实现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部入驻。全市分别入驻银行、证券27家、17家,比上年分别增加2家、3家。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分别累计达到13家、30家、252家。


保险事业。入驻保险机构66家,比上年增加3家。全行业实现保费收入193.35亿元、增长8.97%,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54.4亿元、增长4.48%,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38.9亿元、增长10.84%。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各级各类学校3431所,在校生160.79万人。其中普通高校7所,在校研究生4437人,本专科生11.49万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生2.8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20所,在校生4.6万人;普通高中39所,在校生13.29万人;普通初中265所,在校生30.64万人;小学1056所,在校生65.7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3所,在校生3246人;学前教育幼儿园2029所,在园幼儿31.41万人。继续实施消除大班额建设工程,新改扩建学校81所,新增学位5.75万个。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62所,新增学位7370个,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8.32%。“全面改薄”任务圆满完成,建设校舍面积30.5万平米、运动场地25.6万平米。援助经济困难学生9.97万名,发放助学金及助学贷款2.42亿元。深入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投入营养餐补助资金2.02亿元,受惠学生68.8万人。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中考优秀率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高考本科录取总数居全省前列。


科技创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83家,总数达400家。新增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1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省级众创空间15家。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运营,3家机构获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备案机构,9项成果进入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拟授奖名单,7项成果获得第九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入选第一批山东省品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99亿元(2017年),占GDP的2.13%。申请发明专利3197件,授权621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2.92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801项,合同金额22.02亿元,实现技术交易额21.39亿元。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入网设备达到1406台(套),注册会员用户1305家,完成“创新券”网上预约884单,共计享受“创新券”补贴350余万元。


人才支撑。年内引进重点产业紧缺人才2729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14万人,省院士工作站新增备案15家,引进院士16人,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处,2家单位成功创建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首批273名高层次人才颁发“圣地人才一卡通”。创新推出事业单位“优才计划”,为25家重点领域单位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48名。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177.47亿元(2017年)、占GDP比重4.08%,占比同口径提升0.32个百分点。新建乡村(社区)儒学讲堂1091处,累计建设“尼山书院”13处、乡村(社区)儒学讲堂3740处。提升改造镇(街)文化站103个、扶持建设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57个。1个县、5个乡镇(街道)、9个村入选第二批全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十百千”示范点。累计获评17家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4家企业入选山东省文化企业30强,6家企业成为省“厚道鲁商”品牌形象上榜企业,完成尼山圣境一期项目,承办2018年央视中秋晚会。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2个,艺术表演场馆8个,博物馆41个,公共图书馆13个(国家一级6个),文化馆12个(一级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78处,文物保护机构18个。出版报纸5种、发行量3500万份,杂志8种、发行量19万份。


体育事业。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市级单项体育协会达50余个,体育俱乐部达60余个,基层健身站点达1万多个。国际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1枚,国内比赛获金牌13枚、银牌5枚、铜牌4枚,省内比赛获金牌20枚、银牌33枚、铜牌58枚。


十、卫生和居民生活保障


卫生事业。建成各类医联体44个,卫生计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完成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13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市县同权”,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平均缩短75%,网上申办率达到100%。各类卫生机构6937个,其中医院21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59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9个,其他13个。各类卫生人员8068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0550人。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71人、千人口注册护士3.32人。医疗床位50737张,其中医院38226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865张,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6.08张。


居民收入。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02元、增长8.6%,人均消费支出15902元、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96元、增长7.3%,人均消费支出20825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5元、增长8.2%,人均消费支出10452元、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6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60平方米。


社会服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