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utocarweekly
资深媒体人打造,一个有个性、有视角的汽车人文观点和交流平台,提供不一样的真话、资讯、福利、女神……我们的意思是,车不只是代步工具,还是生活的一种刻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技头版  ·  深圳比亚迪,让整个汽车行业躁动不安 ·  昨天  
科技头版  ·  深圳比亚迪,让整个汽车行业躁动不安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多方联动,破解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难题 ·  昨天  
汽车金融大全APP  ·  不同公司对于利润率的追求是不一样的 ·  2 天前  
汽车金融大全APP  ·  一种超级好的扣划方式来了 ·  3 天前  
汽车最前线  ·  12万买雅阁,13万入凯美瑞!合资轿车真就这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utocarweekly

开年就拼命,车市只能血战到底了吗?

autocarweekly  · 公众号  · 汽车  · 2025-02-10 15:43

正文

文|鐵西區的李子


蛇年开工第一周,车市已经战火纷飞。


从特斯拉到小鹏,从广汽丰田到智己迈腾,一众品牌纷纷发出促销降价消息,“卷”字就这么水灵灵的当头袭来。


价格战从来没有尽头,然而汽车市场真的已经只有价格战这一条路可以走了吗?提高利润率、更体面地赚钱,只能是异想天开了吗?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消费降级的确不假,相当多的案例都可以佐证。比如都不愿意生孩子、买房子了,比如蜜雪、抖音、拼多多爆火,比如特种兵旅游成潮流,且每几个月就会带火一个国内低物价城市……


但这些事实却又证明着一种完全相反的趋势——


境外游变少了,特种兵旅游成了潮流,还热衷去那些物价较低的城市,恰恰说明人们哪怕预算缩减,仍然想要出门去玩,而且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星巴克销量下降而蜜雪、瑞幸越开越多,拼多多压过淘宝、京东一头,同样说明大家虽然闲钱变少,但消费欲望其实不降反增,就是要每天喝点甜的,就是每周不收几份快递就感觉缺点什么。


迫于经济压力不愿意生孩子、买房子,甚至不愿意谈恋爱,空出了大笔的预算可以用来个人消费,并且相当一部分人其实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才不生孩子、不买房子、不谈恋爱的。


事实上这几年国内汽车市场逆经济周期的增长,本土国潮新能源独树一帜的上升状态,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原因。不生娃、不买房空出来的大笔预算,相当多一部分都贡献给汽车市场了。


并且这些年的消费市场还有一些和消费降级完全相悖的现象,比如胖东来模式、山姆会员店等精品化超市的爆红,比如演唱会、音乐节、友谊赛等票价一再创新高,再比如与蜜雪、瑞幸模式同时演进,价格稍高些的独立精品咖啡馆也同样越开越多。


一个沈阳当地挺有名的独立精品咖啡馆,以“民间马大帅研究中心”闻名 | 来自“过时俱乐部”的小红书


经济形势不好,人们在减少消费,这当然是事实。聚光灯下C位站着的当然还是蜜雪、抖音、拼多多、比亚迪。


但是,经过之前十几年几十年的培育,人们如今的消费意愿、消费欲望,其实来到了空前的高点。所以人们变着法地花小钱、享大受,所以才成就了如今这个平替的时代。


汽车行业脱离内卷的空间,就在“平替”之中。像很多事情一样,与吾国文化相似、国情相似的昭和日本,又是一个经典样本。


日本汽车的爆发就是利用石油危机,在北美市场平替了硕大费油的美国汽车,那段历史我们都很清楚了。吾国国潮新能源的突飞猛进,2022年那波汽油大涨价也是重要诱因。这些事情大家都清楚,没必要多说。


更值得细说的,是昭和日本快速发展的时尚业。到今天,街头潮流文化里,日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分支,甚至比美国更有影响力。


往前追溯的话,日本时尚业走向国际化,有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和山本耀司。这三位设计师的事业都起步于昭和时期,巨大突破则都发生于1985年之后。


之所以要强调时间,是因为日本那次影响波及至今的经济泡沫破裂,严格来说就发生在1985年。从1985年起,日本企业的海外竞争力就在下滑,之后才是90年代初的全面破裂。


川久保玲的CDG品牌在1999年推出PLAY系列,名扬全球。


三宅一生1986年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国际版) ,经典的“我要褶皱”系列在1990年代大放异彩,2000年代时其声望影响全球,之后是乔布斯和黑高领的故事。

山本耀司在1988年成立了设计工作室,同年在巴黎开店。


也就是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时期,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时期,“平成废柴”养成的时期,全民消费回缩的时期……恰恰是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山本耀司事业突飞猛进的时期。


来自三宅一生官网


历史背景相似:不生娃、不买房、不谈恋爱,消费水平降低,平替大行其道,优衣库也是在泡沫破裂后开始迅猛发展。


相似的历史背景,自然是相似经营思路的基础。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各自的品牌能够成为全球享有声誉的高级服装品牌,自然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价格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


三位设计师的品牌大差不差,定价一看就是精品,但相比Prada、CHANEL这些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牌要低不少,哪怕和Burberry、Ralph Lauren相比也要略低一些。


简单粗暴来说,这三位设计师做了国际奢侈品大牌的平替。严肃地说,这三位设计师推出了更大胆且富有设计感、且价格更公道的品牌。


而即便是那样一个远远比国际奢侈品大牌更公道的价格,也足以支撑它们不必打价格战,不必使用压榨员工与供应商这种所谓“竞争手段”,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经济盈利并且对本土时尚产业起到定义时代的作用。


在本土汽车行业,这样的趋势已经有了苗头,30万以上市场的所有畅销产品、近几年百万级别的所有车型和品牌,都是这一苗头的佐证。


国潮新能源这一波冲高,唯一还没有确定的,大概只是价格体系。在如今BBA屡屡降低价格换销量的局面下,价格体系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因为市场还在变化,还没有经过充分竞争,不到定型的阶段。并且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比如产能、成本等等,部分国潮新能源品牌甚至做到了比同级别BBA落地价格更高,比如蔚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