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懂财经
新三板第一媒体,由资深金融人和资深媒体人创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杂志  ·  2024年十大财务造假公司 ·  昨天  
第一财经  ·  超4200只个股下跌 ·  2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奥乐齐,凭借9.9元杀疯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懂财经

新三板摘牌潮来了!今年前两月摘牌数超2016年三分之一

读懂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19 19:54

正文



众所周知,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退出新三板,但真正看到数据,读懂君还是很惊诧的。


2017年,新三板公司摘牌进入加速度。今年前2个月,摘牌公司已经达到了21家。要知道整个2016年,新三板摘牌公司家数总共才56家。


也就是说,2017年前两个月摘牌公司数量已经达到2016年全年的30%。



一天6家公司终止挂牌,摘牌潮已经来临?

就在大家都准备过年时,新三板有6家公司选择在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6日正式摘牌。这也是进入2017年以来,单日摘牌企业家数最多的一天。


这6家公司分别是伯特利、三花小贷、美轲股份、拓斯达、天语和声和奥克斯电。这距上次6家公司同日摘牌的情况仅过去半年,2016年7月8日,也有6家公司宝莲生物、扬开电力、腾楷网络、泽辉股份、ST实杰和欣泰材料选择终止挂牌。


截至目前,仅2017年正在申请终止挂牌的公司就有60家,平均每天有1家公司申请终止挂牌。


去年10月21日,股转系统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对主动终止挂牌、强制终止挂牌的情形和程序均作出了明确规定,预示着新三板正式进入“退市”时代。


虽然比起完全市场化的纳斯达克市场平均每年560多家退市企业数量,新三板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新三板退出机制已经逐渐常态化。单日多家企业摘牌已成为一种常态,2017年有企业摘牌的8个交易日中,单日摘牌数量超过2家的就有5天,其中摘牌企业家数超过5家的有2天。而整个2016年,共有42个交易日出现了企业摘牌现象,其中单日摘牌家数超过2家的仅有8天。


单日摘牌家数的激增,预示着摘牌退市浪潮越来越汹涌。2017年前两个月新三板退市摘牌企业已经达到21家,如果从季度来看,这样的摘牌速度很可能已经达到历史之最。2016年4季度摘牌的企业为30家,3季度为17家,2季度为9家,而1季度则为0。


最短挂牌29天便摘牌,61家企业既没交易也没融过资

企业都是因为什么而“退市”呢?


从112家已经终止挂牌的公司来看,多数是主动选择摘牌,其中因“战略发展需要”而摘牌退市的有78家,被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有14家,因转板而摘牌的则有14家。


对于优质企业,新三板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偏低的估值使其主动选择摘牌退市,转板A股市场以实现更大的发展。比如近期成功IPO的江苏中旗和拓斯达,江苏中旗在新三板时没有交易过,当时估值3个亿,登录A股后市值涨了13倍,冲至40多亿。


而对于另一些企业来说,挂牌新三板后既没有二级市场的成交,又无法从市场中融到钱,每年还要支付一定数额的维持挂牌费用,选择摘牌退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然,还有5家公司是因为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半年报而被强制摘牌的,分别是森动电力、众益达、佳和小贷、中成新星和朗顿教育。


这112家已摘牌公司中,有过二级市场成交记录的有39家,其中总成交金融超过1亿元的有3家。18家公司的成交金额在1000万到1亿之间。而没有过成交记录的公司多达73家,占到65%。


从融资角度来看,112家公司中,在新三板有过定增融资的企业有35家,其中融资超过1亿的仅有5家,剩下的78家公司自始至终也没有一笔定增融资。既没有融资也没有交易过的摘牌退市公司则有60家。


那么,摘牌企业平均在新三板待了多久?最短的不到一个月,最长的近8年,大多数企业挂牌不到1年。


从挂牌到摘牌时间最短的公司是众益制药,2015年7月29日正式挂牌新三板,8月27日摘牌,仅在新三板待了29天。


众益制药之所以挂牌不到一个月就摘牌,是因为被上市公司华润三九(000999)的子公司华润九新以13亿元的价格吸收合并了。资料显示,众益制药是一家以化学药、生物药为主的现代制药公司,主要产品是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红霉素肠溶胶囊等口服制剂。


而从挂牌到摘牌时间最长的是合纵科技,挂牌时间近8年。


据读懂君统计,大部分摘牌企业挂牌时间都比较短,其中挂牌时间不超过3年的有13家,不超过2年的有40家,不足1年的则有44家。


也就是说,多数公司挂牌后不到1年便摘牌了。这种新三板“一年游”现象非常普遍,2016年有44家摘牌公司是“一年游”,其中有20家是在2016年挂牌后于当年就摘牌的,占了45%。





文 | 冯超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新三板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