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洪言若轻
每一篇都是日报水平,写给比我聪明的人看
51好读  ›  专栏  ›  洪言若轻

2017年读书指北

洪言若轻  · 知乎专栏  ·  · 2017-12-22 01:33

正文

我在成都。

最近2个月,算是体会了一把写字无能的感觉,连专栏都不得不停摆了。

现在是2017年12月21日23点过,听完Live回到酒店,兴奋,要不写写字收一下?何况也该写一个总结了,就写读书,熟悉,不用准备太多。

2017年有几件关于读书的小事。一是打了整墙书柜,很满足,却也发现买书这事儿,先前太随心所欲了,现在是满了还堆不下;二来办了张借书证,果然“书非借不能读也”,读书量暴增;三是有了借书证,读书就不讲究,结果读了不少辣鸡。当然有辣鸡,自是也有好书,我把它们记录在豆瓣上,现在和专栏读者诸君聊聊。但是,读书这么私人的事情,全赖个人品味,所以还是那句话,本文只指北,绝难指南。

2017年从司马辽太郎的 马上少年过 开始。司马氏速以长篇闻名,虽然口水颇多却也是同时期最有名的作者。《马上少年过》是司马氏的一本短篇小说合集,不写英雄盗国,专事小人得志,主题很清晰,所谓 生逢其时 生不逢时 ,到底是时代成就小人,亦还是英雄引领时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一本可读的非著名作品。

司马氏之后,拿起 黑旗 ,这是一部描述了ISIS精神领袖扎卡维从失业青年变身恐怖大佬的纪实作品。本作有普利策奖背书,却也忽视了大国角力对中东恐怖浪潮的作用,有果无因,因此泛读即可。既然是中东纪实,倒也不妨介绍下我稍晚些读的 重新派遣 ,这部作品主要探讨军人战后心理创伤,获得了美国图书奖,写作手法上有张力有技巧故事也讲得好,可以读。

论可计算数 : 图灵与现代计算的诞生 ,这可不是科普,而应该是图灵思想导论。如果说2017年有什么书让我“不痛快”的话,那就是这本。此书很难,但好在作者那“微小的”工作却把“很难”降维成了“难”,合理图示把抽象化为具象,终于是“自作孽可活”可矣。此书可读,可精读。同样的,如果还想进一步认识“计算”,另一本 计算进化史 也推荐,全是硬通货,烧脑。

虐过大脑,来一本闲暇小书开胃, 如果房子会说话 是一本轻松好读的书,也是英国同名节目的脚本,所以有不错的亲和性,有机会就着节目再读一遍的话,那想必是极好的。BTW,同样是脚本,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 感觉上就要差一些。

春节的时候,连续读了两本小说,是为 户口本 。后来我才知道《户口本》的作者是被北师大开除的梁惠王,可惜,不过若从此史先生可以专事写字,也挺好。《户口本》中的生活语言拿捏堪称精妙,读来一股江西味道,上一本那么好的方言小说应该是 繁花 。《户口本》的主题也真实,真实到我能在书中看到自己的旧时光。《豹》也是一本描写旧时光的小说,作者兰佩杜萨亲王的文笔太舒服了,谁能在波澜不惊中写出辉煌的过去?也许普鲁斯特算一个。如果要问《豹》是怎样的一个故事,那我的答案一定是哀而不伤,即便好时光已逝,从容却已融入血中。

把科普写得通俗而不媚俗只有 萨根 阿西莫夫 ,而 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 的作者硬要把物理和鸡汤搅和在一起,那就一定会媚俗,而介于通俗和媚俗之间,还有一种状态叫俗套, 重磅炸弹药物 伟大的医生 两部都如此,片段式写作有肉无魂,快快扫过就行了。

反而是 服务设计与创新实践 这本薄薄的书有点意思,它把“服务设计”的概念说得很清楚,强调服务设计是一种跳出了单一专业纵向拓展导向多元专业横向联系的感念,道说清楚了,术则要结合专业领域进行实践。同样主题的, 服务设计微日记1 2 就显得没有章法,无“道”唯术的写作方式,难免让人走火入魔。

西西老师的书,2017这一年我又读了 飞毡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写作 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 传声筒 的西西,转述故事是那样好看。《飞毡》则是本地化作品,虽文笔精致但不够清晰,留下了太多不成方圆的情节,我所理解的魔幻现实主义首先是现实的,其次才是魔幻的,《飞毡》应该更好的。《飞毡》之后又读了 哀伤的墙 审判日 。前者辣鸡,可以看我的书评 题材加一星,两星不能再多了 ,有意思的是人称作者堪比新时代加缪,真是世无英雄!《审判日》号称是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历史题材作品,倘若真如此,那想必是作者没天分,我一局妙棋忘清明的洪承畴再不济,也不能够一个小鸡肚肠把?作者把人写扁了,不推荐不推荐!

方法论的书,印象深刻的是斯蒂芬·金的 写作这回事 和耕望师的 治史三书 ,两位写字都不矫情、十分朴素,大道至简,诚然。金论写作,有可能成为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作文书,推荐。其他的, 七十二堂写作课 实际上价值不大,都是些基础的不能基础的东西,对真正写作的帮助还没有你举笔写300字大,是无聊出版商借助名人光环圈钱而已,没时间不要浪费读了; 精益工作法 超级简单实用的个人绩效提升指南 ,辣鸡; 医疗服务接触与创新 社区卫生服务流程化管理 ,辣鸡;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辣鸡; 经济学思维 ,辣鸡中的战斗机; 重新定义分享 ,辣鸡中的战斗机。

4月份,二刷阎云翔师的 礼物的流动 私人生活的变革 ,阎师的田野调查的手段和逻辑构建,堪称社会学研究典范,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有着深刻的文化传统,且这种传统如何演化为维护秩序的力量,这两本书写得好,值得推荐。

山河袈裟 ,不太明白写出这玩意儿的李修文怎么进作协的, 辣鸡中的喷气战斗机 ……我倒是推荐李修文同志看一看 坏一坏 怎么写故事,别老是没事感慨、沉重、啊啊啊,啊你个大头鬼!

当呼吸化为空气 ,则让我用专栏写了一篇书评,作者卡拉尼什医生的勇气和真心让人触动,有兴趣的同学请移步 读书:当呼吸化为空气

盛开的樱花林下 ,第一次接触无赖派文学,没看太懂,虽然熟悉安吉拉·卡特的变态美学作品,但是依然不适应坂口安吾的“病态”。直到后来读完 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 ,才有了点朦胧的想法,倒是可以用“樱花盛开的浪漫象征和樱花凋落的死亡象征”来响应《盛开的樱花林下》书中的“喜欢的东西,若是不诅咒、不掠杀、不争夺可不行呢”。BTW,《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所描述神风队员的阅读范围真是恐怖,很难想象这样一群思考黑格尔引述巴尔扎克的人会义无反顾地实施自杀式攻击,太有意思的社会心理学课题。

而李万中先生的 思维的利剑 ,因为用心写,所以即便文本不怎么好,也要推荐给大家,不太厚的一本书把认知科学、分析哲学、非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统计学、修辞学等都介绍了一遍,完美完成了传达知识的目的,好过颠覆了我思维的 颠覆性思维 改变的勇气 爱的性格 ,这三本写得空洞无比,不知道它们想表达什么,辣鸡; 清醒: 如何用价值观创造价值 虽然写得啰嗦,但是主题可以, 价值观确实是做好事情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可能还是唯一重要的原因。

顺着阅读《思维的利剑》的余热,开读吴国盛老师的 技术哲学讲演录 (稍晚些又读了他的 什么是科学 ),喜欢这样接地气的老师。要我说,一个老师,他的目的一定是激发兴趣,绝不能用术语打压学生,吴老师的两本书很好地做到了这点,无论是阐述还是论证都很流畅,十分推荐缺乏逻辑论述能力的人一读。

癌症思辨——癌症研究中的悖论 ,医学科普的批判性思维实践,只是写得太硬了,以至于我不知道如何向各位非专业人士介绍,实际上作者是在反思当前癌症研究的范式:在方法论上进行改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肿瘤?这个问题有价值,但是作者文笔功夫差了点,没有写好,略有可惜

杰克·伦敦的 深渊居民 : 伦敦东区见闻 写得很新闻报道,只客观描述了伦敦东区居民恶劣的生活现状,没什么阅读快感,翻译也走心,不推荐。

医药临床研究中的数据管理 ,国人写书,概念术语抄抄抄,即便是行业专家也缺乏传道受业解惑的激情,说实话,专业人士不需要这本书,不专业人士读了这本书就更加糊涂了。 医患信任危机的当代阐释与回应 是半本好书,医患关系的伦理分析精彩,后半部都在说家长式医患关系,把特殊泛化了不太严谨吧?

人类的误测 : 智商歧视的科学史 新版值得阅读。如果说吴国盛老师用逻辑来论证假设,那么本书就是用数据和驳斥谬论。作者古尔德在驳斥时候显示出的方法论功底令人信服。除了数据下的逻辑力量,本书中的的大无畏科学精神则令人感动,要知道本书写于颅相学二次复兴之时,一时间鬼魅魍魉横飞,谁来横刀立马举笔说理,古尔德是也!

万物起源 不好,骗钱,和《十万个为什么》比起来,太敷衍了,各种“为什么”选得随心所欲,而 至美无相 就很好,这虽然是一本物理科普,但是它其实更多探讨了物之理,这才是真的万物起源。 基因组革命 亚当夏娃在拂晓 也不太好,个人十分讨厌夹带私货的科普写作,说清楚了,别你以为,要拿出东西来背书,毕竟理工类的东西,最讲究一个溯源。另外,不是阿西莫夫和司马辽太郎,就应该写10句强迫自己删5句,否则一定会让人觉得太啰嗦;同样写基因, 基因社会 就好很多,据说本书源自哈佛大学相关课程,有科普有向基因的社会化表现进行延伸,因此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跨专业课程,不知道中信另一本将出的新书《基因传》会不会更好;而 基因之外 又开始神叨叨,读来有故弄玄虚的感觉,啰嗦而不得要领,简直是丑人多作怪,千万不要读了。

歧视经济学 有点难,公式很多,不适合我等看着标题入坑的非理工科背景者,但是这本书倒也启示了我,很多现象是可以被量化的,你没想到而已。话说,本书作者好多年前还写过关于中国人口的文章,建议取消计划生育,现在看来,果然是大神一样的存在; 污名 也是大神的小书,讲的是集体中少数异类身份的标识,联想到最近看的电影芳华,其中就有可以用本书阐述的社会建构来解释,推荐专业(传播、社会学)同学阅读; 帝国定型 比我想象的好很多,作为国人的一本政治经济学小书,非常精当不废话,帝国成长的前因后果很清晰,且分析的东西也适用于解读中国目前的情况,是一本很好的书; 文明及其内涵 是大家作品,但是写得不够小,在没有公式没有术语的情况下,阅读难度依然有点高,作者在观念史的大框架下讨论文明,似乎已经在友好度上打折了,很多人包括我并不了解文明这一观念的演变。

轻浮的历史 够轻浮的,骗钱不应该这样骗,明明是法兰西贵族聊骚演变史; 爱情市场 翻译太差,夹生的,其实讨论的是《性的经济学》,但是不够严肃,缺乏逻辑,不成系统,翻翻就行了。 平均的终结 就是啰嗦版统计学概论,不不不,统计学概论的第一章啰里吧嗦版,辣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