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书
加入“有书共读行动计划”,和1000万书友一起,每天早晚读书半小时,每周读完1本书,一年读完52本精选好书,成为期待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春节读书心得与图书推荐 ·  昨天  
拾榴询财  ·  聊聊长假全球市场,从黄金创新高说起 ·  昨天  
格上财富  ·  伟大投资者的十大特质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夏威夷是如何成为美国一个州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书

废掉一个退休老人最简单的方式:让他过“二手生活”

有书  · 公众号  ·  · 2024-12-23 06:30

正文


文 | 夏梦之 · 主播 | 杨枪枪

来源 | 读者(ID:duzheweixin)


退休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想说,是当你觉得一切都已落幕的时候,新的生活正徐徐展开。


当人生的列车行驶到退休这一站,本该是释放自我、活出自我的起点。


然而,现实中却有许多退休老人,不知不觉中卷入了被他人设置好的生活中。


要么沉浸在手机中,被各种信息牵着鼻子走;要么卷入多度的社交中,身心俱疲。


进而麻痹了自我的真实感受,陷入了二手生活的泥淖。


长此以往,不仅会让一个人丧失生活的真实体感,还容易被别人的经验误导,误入歧途。


废掉一个退休老人最简单的方式,不是让他无所事事,而是让他过二手生活。



二手信息,是侵蚀大脑的毒药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引起无数人热议:


福建一名3岁儿童,因为爷爷的疏忽大意,在河边不幸溺水身亡。


从网上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院子里,小男孩在独自玩玩具,他爷爷坐在椅子上看手机。


在去河边前,小男孩曾多次呼喊爷爷,想让爷爷带他去洗玩具。


然而,爷爷正沉浸在手机中,丝毫没有听到小男孩的声音。


等他放下手机找小男孩的时候,传来的却是小男孩溺亡的噩耗。


一块小小的屏幕,操纵了爷爷的大脑,让他对真实的生活视而不见,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令人唏嘘。


无独有偶,一男子也在网上发布视频称:


自己的母亲沉迷玩手机,最近更像是着了魔一般,要去参加一个低价旅游团。


而母亲口中的老年旅游团,从海口到桂林,畅玩4天3晚竟然只要39.9元,车费不要钱,并且包吃包住。


听到这个消息,男子立刻意识到这是个骗局,劝说母亲少看点这类内容。


可母亲非但不听,还反驳道:

“这是给我们老年人的福利。”

男子既无奈又无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被客服拉进微信群上课,被群里的领队洗脑交钱,甚至闹到离家出走。


在这个信息如洪流涌动的时代,老人很容易走进各类网络圈套,并深陷其中。


注意力和思考能力退化了不说,损失钱财、酿成祸事的风险也增加了。


与其让小小的屏幕困住自己二手信息里过那些毫无意义的瘾,不如把视线转移到真实的世界里。


放下电子设备,去探索生活,去实操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才会有真正可靠的乐趣。




二手情绪,是摧毁身体的利刃


著名学者阿维森纳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将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强行分开,一只羊羔跟随羊群在水草地生活;另一只羊羔旁边则拴着一只狼。


前者悠闲自在,安静地吃着草,而生活在狼旁边的羊羔,则时不时发出慌乱的尖叫声。


一周后,他把这只焦躁的羊羔送回羊群,却发现它总是哀嚎,声音里满是恐惧。


在它的影响下,整个羊群都变得惊慌失措,不敢轻易出去觅食。


生活中,许多老人都像被“情绪污染”的羊群,背负了太多别人的坏情绪,最终把自己也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老人住进养老院后,总忍不住把自己带入其他人的烦心事。


看到一位老人对着空荡荡的院子发呆,时不时唉声叹气,他的情绪也随之低沉。


看到室友因病痛折磨而焦躁不安,他也忧思郁结,难以入眠。


在这些坏情绪的侵扰下,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记忆力不断衰退。


屋漏偏逢连夜雨,室友的意外去世又给了他重重一击。


虽然他压根没病,身体硬朗,但还是忍不住担忧自己的身体,任凭恐惧占据内心。


时间长了,他竟然真的生病了。


很多老人都是如此,常把别人的烦恼揣进自己的心里。


看到邻居家鸡飞狗跳,就开始替人瞎操心,自己的情绪也不好了,平白无故对家人发火;


听到朋友的满腹牢骚,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觉得自己也有类似的情况,竟也渐渐萎靡不振。


学会安顿自己的内心,才不会被他人的人生课题所困扰,才能活出自己的独家精彩。




二手人情,是消耗能量的陷阱


最近,我在小区偶遇退休的李大爷,见他满面愁容,便上前询问。


细聊才知道,他这刚一退休就被迫参加了许多不喜欢的饭局。


比如,明明不想参加老同事组织的聚会,却因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得不去;


明明不喜欢凑热闹,却被儿子安排参加了朋友的寿宴……


李大爷原本计划每天去公园下下棋、锻炼锻炼身体,或者在家看看书、种种花,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


可社交往来,却让他应接不暇,疲惫不堪。


就拿最近李大爷参加的远房亲戚的婚礼来说。


虽然和这个远房亲戚多年不联系了,但李大爷怕不去被亲戚议论,便硬着头皮去了。


酒席上,宾客们推杯换盏,不是在热火朝天地聊时事新闻,就是在八卦别人的婚姻状况,炫耀儿女的成就。


李大爷也搭不上话,就想着找同龄的老人叙叙旧,可架不住大家拼命劝酒,李大爷只能硬着头皮,灌了自己好几杯。


直到婚宴结束,李大爷才如释重负。


生活中,有很多老人像李大爷一样,伪装自己,被迫合群,只因太过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需要你迎合和伪装的社交,仅仅是维系人情的“工具”,并不能让人获得真正的情感满足。


退休后,不必再被这些不必要的人情所捆绑,拖累生活。


及时远离那些消耗你的社交,与同频共振的人同行,才能让晚年生活有滋有味。


▽ 


曾有人在网上提问:

“我今年刚退休,活了大半辈子,除了年龄,一无所获,我该怎么办?”

有人回答:

“退休,是让时间慢下来,把生活过成诗。”

退休,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事业和生活的结束,而是重启人生最好的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