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方案》明确了建设CSPON的指导思想、目标步骤、工作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但由于信息量比较大,其中还有不少技术化、专业化的表述,理解起来确实需要花一些工夫。实际上,如果是这项工作的组织推动者,不用过分纠结于是否全面准确理解CSPON的技术性内涵。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它就是凝聚全系统和社会各界共识、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智化”转型的一面旗帜。也就是说,只要是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的“数智化”,都属于广义的CSPON范畴。其中,有的地方步子可以迈得小一点,那就推进规划管理业务的在线化、数字化;有条件的地方步子可以迈得大一点,那就推进规划管理业务乃至整个国土空间治理的智能化。全国各地一起探索向前,就一定能促进国土空间治理的“数智化”水平整体提升。
CSPON建设是自然资源部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和数字政府建设要求、主动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智化”转型的先手棋。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强力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下,数字化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自然资源部从“多规合一”改革以来,就把“数智”规划建设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优先地位,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经过持续努力,已建成全国统一的数字化治理平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制定出台一套涵盖省、市、县、乡镇四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统一数据标准,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构建了一系列新的治理政策机制,从硬件建设到数据治理、政策机制、生态营造,多管齐下,夯实了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具备了向智能化迈进的基本条件。部署推进CSPON建设,是自然资源部审时度势,着眼于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的持续竞争力和长远健康发展,着眼于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已有的数字化基础上,带领全行业向智能化转型的具体行动。
CSPON建设是自然资源部服务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支撑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由此可知,党中央已经把数字化治理上升到文明的高度。自然资源部应生态文明建设而生,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自然资源部”部分,开篇即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如今,我们进入了生态文明的更高形态——数字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责部门之一,自然资源部积极履职,主动助力相关进程提速。
自然资源部推动建设的CSPON,是数字生态文明时代的“数智化”工程,是重构性、革新式工程。它明显有别于工业文明时代的信息化或者数字化,不再停留在对数据、功能作积木式的堆砌上,而是把国土空间当作有机生命体看待,即:国土空间上承载的自然资源、房屋建筑、人等各类要素的时空关系不再是静态的,而变成了动态的;数据、模型应用可以自动生成;最终形成一个“机器智慧”支撑下的具备自我生长、自我循环、自我适应能力的数字化生态。《方案》围绕这种数字化生态的形成,提出构建3个网络(业务联动网络、信息系统网络、开放治理网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开放生态和“政产研学用”协同高效创新的机制等,系统性很强。这要求我们运用系统工程理念,搞好总体设计、加强组织统筹、协同高效推进,从而促进整体智治。
CSPON建设是自然资源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具体决策部署,构建新型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的必然选择。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我国国土幅员辽阔,由于人力不足等因素,运用传统手段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行为进行监管,往往面临监管难以全覆盖、监管反应不及时、监管行为滞后等难题。要补上传统监管的短板,实现“动态”和“全覆盖”,只能依靠科技、依靠“数智化”,重构感知系统,在充分发挥卫星遥感等技术优势的同时,重点用嵌套业务规则的智能算法模型,把规划许可、用地审批、土地出让、规划核验、确权登记等各相关环节的管理数据串联起来,让数据间发生逻辑联系并生长出“智慧”来。这样就可以更加客观精准地刻画人们对国土空间的需求,更加科学有依据地预判趋势,更加及时甚至实时地发现违反规划的行为,大幅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的精细化、差异化和智慧化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和国务院对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批复等,均明确把“建设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作为新型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2023年和2024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也明确要求,加快构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深化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完善数字化治理政策机制和技术标准体系。CSPON建设是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完成的任务。
CSPON建设是自然资源部培育发展智慧规划产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务实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字政府与数字经济是相辅相成、紧密关联的,行政管理需求的拓展深化必然带来产业体系的拓展深化,同时,数字技术、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会对管理水平提升发挥巨大推动作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刚打好基础,编制、实施、监管等环节的新制度、新业务体系建设也才渐次拉开帷幕。建设CSPON,要求全部规划业务数字化,这实际上是构建了一个“数字孪生”版的规划业务体系。规划业务体系能发展多大,智慧规划这个产业就能发展多大;规划业务体系能存在多久,智慧规划这个产业就能存在多久。
CSPON是自然资源部以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切入点,进而谋划出的一项具有牵引性和带动性的标志性工程。自然资源部在工作谋划设计之初就意识到,要保证工作水平持续提档升级,根本还在于要培育形成一个产业。其大的逻辑就是,用行政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催生一个新产业,建立有效政策机制,鼓励引导创新型企业主体等加强运用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进行研发,持续迭代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在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智慧规划事业和国土空间治理水平也自然得到提升和发展,形成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的良性互动模式。所以,《方案》提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以‘智慧规划’建设需求引领产业、技术和科研发展,培育一批在国土空间智慧化治理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守牢保密、廉政等安全底线,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出于公心决策,不掺杂私利,坚持机制性开放、常态化开放、无差别开放,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国企民企,只要真正对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就要依法依规支持和培育其发展壮大;但同时,对于那些打着CSPON旗号、拿着老技术到处“忽悠”、不愿意真正投入技术研发的企业,则不能让其占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