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园地
主要发布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发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园地

好文荐读 | 黄牧航:高考历史科命题中极少出现的一种史料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 2025-04-10 0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收到了荷兰发行的纪念阿姆斯特丹建城750周年的邮票。邮票的设计惊艳了我。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对阿姆斯特丹运河城区面貌的抽象描绘,因为我马上想到了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教材2《经济与社会生活》中“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城区”的照片:




当初备课的时候,对这一知识点的处理就感到困难,除了讲述阿姆斯特丹城区的运河纵横交错外,不知道还能给学生讲些什么。邮票这种抽象的设计似乎一下子就让我触摸到事物的本质——阿姆斯特丹就是一个由运河拓展而成的城市。邮票的图案由或圆或曲或直的线条组成了“750”的字眼,既彰显了阿姆斯特丹的近千年历史,也突显了城市与众不同的独特风貌。

我没有去查阅资料来证实我的感觉是否正确——这弯弯曲曲的线条是否真的是为了呈现运河的面貌,我认为我的观感比设计者的真实意图更加重要。我只是查阅了阿姆斯特丹的建城历史。手头的相关著作只有《阿姆斯特丹:一座城市的小传》([荷]马柯著,张晓红、陈小勇译,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书中有如下叙述:


1275年10月27日是一个星期天,阿姆斯特丹首次在历史档案中露面,繁忙景象历历在目。在所言文件中,荷兰伯爵佛罗日斯五世给予“居住在阿姆斯特尔大坝附近的人民”免税权。世纪流转,这座城市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那张羊皮纸,因为这是伯爵头一次予以年轻的定居点特权。而且,它弥足珍贵,因为这意味着阿姆斯特丹最早的公民在穿过荷兰郡星罗棋布的桥梁和船闸之时再也没有必要付出高昂的过路费。(第14页)


我相信,2025年荷兰纪念阿姆斯特丹建城750周年,其源头是追溯到1275年。

我对这组邮票端详良久,深感荷兰真是个神奇的国度,在现代设计领域一直是独领风骚、屡有惊人之举。1970年,荷兰邮政发行了5枚由计算机设计的邮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稚嫩,但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却是全球首创,它预示着计算机的广阔未来,甚至预示着今天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想到这是五十多年前的设计,真是觉得不可思议。




这些由计算机设计出来的图案都在纪念某些机构或活动,抽象、整齐、迷离的线条给人无穷的遐想,让人思索着其中的象征意义。由此我又立马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中学历史教材中也有大量的徽志的图片,尤以《中外历史纲要(下)》为多,例如:








这些徽志都是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徽志通常使用简单的线条来组成图案,它不直接反映事物的真实,却能够反映事物的真实本质——如某个机构的宗旨、理念等。通过解读这些线条来分析其包含的事物的内涵,也属于读图能力的一种。

教材中的这类图片资源很丰富,但进入考试命题中的却很少。2024年贵州省的历史科高考试卷有这样一道题目,虽然不是直接考察微志,但却跟徽志的解读相关:



多年来,我喜欢看抽象画派的作品,也喜欢看各种巧妙的徽志设计,总能从游移不定的线条和交叉重叠的色块中找到巨大的乐趣。这也是我看到荷兰纪念阿姆斯特丹建城750周年邮票图案时能够联系到这就是运河的原因。

徽志的图像史料如何进入到考试命题中,或许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附:本文封面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