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民间投资共享平台——汇集投资高手,发现投资好点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何夕  ·  #a股# 上证50跌幅top ... ·  昨天  
EarlETF  ·  超牛的自由现金流,终于要有 ETF 了 ·  昨天  
梅森投研  ·  A股超级红包,来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储能“鱿鱼游戏”第二季:为争老二,先砍自己人一刀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公众号  · 投资  · 2025-01-17 07:00

正文

作者 | 李若梅

来源 | 阿尔法工场Green

导语:以博时新能源为代表的小团体联盟,先杀低价再“合纵连横”,或成为宁德时代之下的储能厂商新生存之道。

抱团“开卷”

眼见储能已触底,业界乐观预期价格将在成本线附近企稳之际,不料“储能老兵”斜刺杀出。


储能集成商浙江博时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博时新能源或博时)在1月10日宣布推出一款“215千瓦时能量立方3.0”储能柜,售价仅为0.499元/Wh。


工商业储能系统,包括电芯、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和温控系统在内的成本,合计在0.56元/Wh至0.71元/Wh的区间。


如同每一个国内制造业的老故事情节,这一低于成本线至少10%的售价,令全行业瞠目结舌,打响了2025年工商业储能“价格战”第一枪。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用了什么黑科技,该报价几乎等同于“自杀”。


博时新能源此举背后,业内人士认为,有三大关键影响因素:


其一,博时联合恩玖科技、高特电子和瑞浦兰钧,这几家核心供应商组成了紧密协作的共同体。


恩玖科技主要提供储能变流器和能量管理系统EMS;而高特电子在BMS第三方企业中,出货量名列前茅;瑞浦兰钧(0666.HK)则是近年上升势头最猛的储能电池、电芯生产商。


在储能系统组成成本中,电芯占比高达60%。因此可以说,瑞浦兰钧是博时此次大降价行动的幕后推手。


连续四年亏损,但瑞浦兰钧扩产仍急不可待。



1月9日,瑞浦兰钧宣布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电池厂,第一期投产后,预计将年产8GWh动力与储能电池及系统以及电池组件。


宁德时代(300750.SZ)在储能电池领域一家独大,但谁是第二,尚未决出胜负。


国内集成商为了分散风险,致力于培养“二供”。因此二线储能电池厂商增量明显,瑞浦兰钧是显著受益者之一。


目前,瑞浦兰钧在储能电池的出货已跻身第四位。如与博时新能源达成有效联盟,或将进一步逼近目前出货量排名老二亿纬锂能(300014.SZ)和老三比亚迪(002594.SZ)的地位。


其二,竞争对手来势汹涌,也迫使博时不得不先发制人。1与16日,同样以BMS起家、国内储能系统出货量位居第二的海博思创(688411.SH)开启IPO申购。


海博思创是博时新能源及其合作伙伴高特电子的强大对手。上市融资后,届时产能释放,形成更具规模的产业协同效应,又将威压“博时联盟”的市场地位。


玩家们谁先上岸,为储能竞争格局带来了莫测的前景。


“博时联盟”抱团取暖、主动出击,正是源于暂居二线的储能企业对市场份额的急切渴望,以及生存困境带来的紧迫压力。


国内盈利远低于国外,储能企业因此出海意愿强烈。


以博时新能源主攻的工商业储能为例,东吴电新估测,2024年欧洲工商储规模达2.5GWh+,预计到2028年规模超19GWh,空间巨大。



从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比较可以发现,除去阳光电源(300274.SZ)、南都电源(300068.SZ)重心在海外,海内外出货量排名靠前的公司多有重合。


这是因为,海外市场门槛较高,行业地位和出货量是系统集成商争取新客户的最好背书。博时新能源率先出招以价换量,也就不难理解。


新玩法


由博时新能源挂帅,工商业储能一旦开打价格战,将会加速本已拥挤的行业洗牌。


储能去年的竞争热度,堪比2023年的光伏。2024年,全国新增储能相关注册企业达8.9万家,创下近十年新高。其中,工商储能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就博时新能源所在的工商业储能而言,国内出货排名靠前的中车株洲所、海博思创和远景储能,分别占据15%、14%和13%左右的份额,彼此相差不大,正处于“抢椅子”阶段。


竞争格局未定之下,博时新能源背后的两大股东——杭实集团和西子洁能(002534.SZ)均颇有实力。


杭实集团旗下杭实产投曾独家投资博时新能源A+轮融资5000万元;西子洁能则在采购、劳务及办公场地租赁等方面为博时提供助力。


“背靠大树”让博时新能源有了充足弹药,试图抢滩登陆。


缺少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抢订单、扩产能,不惜亏损去卷。对他们来说,市场份额比盈利重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