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北京,刚睁开眼的小武抓过手机,给在冰岛留学的女友小美发了一句晚安,他们相差8个时区。小武哆嗦着下床,打开衣柜,饥不择食地穿上了一条糖果绿的秋裤。
小美听到了手机里发出的消息提示音,但手机在牛仔裤里,牛仔裤在地上。她脱下秋裤,钻进了Jack糖果味的被窝。
雷克雅未克已是晚上12点,此刻唯一能将小武和小美相连的,早已不是爱情,而是相隔万里,但却产地相同的秋裤。
他们的秋裤,都出自泰安姚家坡村
北京和雷克雅未克之外的某个时空,纺织女工赵大娘正坐在崭新的松下纺织机前,就像骑着一辆三菱挎子般自信,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布料:蜜桃红、诱惑紫、原谅绿、Navy Blue,灰色的水泥地面上五光十色。
大娘说,“这些布料最后都会变成秋裤。”
赵大娘展示着一块宝石绿的新款布料,不出意外,这块布将成为10-20名消费者的时尚底色
赵大娘是姚家坡本村人,在针织厂做工快10年了,亲手织过的秋裤已经有十几万条。作为熟练的纺织工人,她在人才市场上很抢手:一家广东的秋裤厂想挖她当领班,她谢绝了;南京的淘宝店想请她做销售顾问,她还是婉言推脱。相比于以前在济南芙蓉街摊煎饼受的冷眼,不止于挣点工钱,更让她满足的是这份工作背后带来的集体归属感。
每一件秋裤都是大腿的裹尸布,女工们用梳子和海飞丝细细打理成品秋裤上起团儿的毛絮,就像对待每一件向死而生的艺术品
众生皆苦,秋裤却是彩色的。
赵大娘所在的山东泰安姚家坡村,家家户户做秋裤,每年搞出来的产值过亿,武装了全国各地的大腿。
像赵大娘这样的纺织女工,在姚家坡村还有很多,她们撑起了秋裤产业的一片天空。在八小时工作制之余,提前完成产量的女工们也会给自己一些小奖励。
姚家坡村产业园的牌匾上,不仅纹着双龙戏珠,还骄傲地述说着秋裤产业带来的物阜民丰。
这里是中国的秋裤之乡。
迎着改革的秋风,姚家村的秋裤产业兴旺多年
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总会在下一次寒潮降临前赶到,它们卸下布料,运走秋裤。
每次跑姚家坡村的货,司机们都会随手买几条碎花秋裤带给老婆,就像跑烟台随手给家人带一箱苹果。管它红富士绿帽子,这是姚家村发布的原单。
姚家坡村的交易中心,村委会用红漆写下心中的自豪,这里除了计划生育的标语,关于致富的宣传都和秋裤挂钩
三十年前流行下海,邻村的人大多去了济南打工,他们中的很多至今已经奋斗到了一线城市的煎饼摊。而姚家坡村的部分人员选择了留守,他们至今也不懂那些词汇,什么创业和风口,但是知道站在风口就需要一条秋裤。
曾经趟过风口的农民企业家老张身着米色西装,在自家厂房门口点燃一支泰山,身后是刚从三轮车上卸完的布料。作为姚家坡村最早从事秋裤生意的王者,如今他在济南已经有了五套房,儿子在德国学机械,但他仍保持着气度,平时往厂里跑他不会开那辆凯迪拉克,说起诺大的产业也满嘴谦和:
“我们就是把结余的布料,一开始做个秋裤自己穿一穿,后来有人要买,就搞大了。看见我搞大了,村里人就一起搞,一起干,后来就越搞越大了。”
乡镇企业家的共同特点是闷声发大财,他们永远都会假装羡慕在大城市工作的你,然后笑称自己在打工。
你在路上随便遇到一个骑三轮车的中年男子,可能钥匙串上就挂着几个厂房,但他嘴里还是会对猪肉涨价几毛表示出愤慨。
村里洗发店的理发师说,每次他给顾客推平头时都会被电话打断,推子下消费5元理发的男人,可能正给优衣库代工秋裤。“从北京到铁岭,大街上随机脱十个人裤子,其中八条秋裤都是我们村织的。”
由于村子里的秋裤远销各地,姚家坡村市场上汇集的布料会悄然决定下一个冬天的底色。16年的冬天,海军蓝一度泛滥;17年的秋季宝石绿又占了上风。桃红是经典的延续,亚麻色是企盼物阜民丰。全山东Longunderwear时尚界的色系不是掌握在杂志编辑手上,而是在于村子里今年进货的布料结余。
秋裤的原材料都是周边工厂低价转让的结余布料
姚家坡村位置特殊,处于山东中部的节点。北边济南家居厂的蓝色麻布,东边莱芜鞋帽厂的绿色棉布,南边济宁服装厂的白色丝绸,西边聊城地毯厂的红色呢绒。只要有结余,姚家村人都乐意把布料买下来,加工成色彩斑斓的秋裤。而一旦某种颜色的布料过剩,潮流也就产生了
在白色棉布过剩的年份,你在邻村的后院里都能看到晾晒的白秋裤,好像红十字会在搞街边发布。有一年黑色秋裤是在太多,邱家店镇的男人们上炕前都得点灯才找得见老婆。有一年的布料花色丰富,卖到了沈阳还穿上了树。
村里的年轻人小雷,大学毕业就接手了父亲的厂子,他坐在办公室的老板椅上,一台大尺寸苹果电脑登陆着Internet,他想把秋裤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搞出互联网+。小雷推开仓库的大门,满眼的翠绿就像走进了一片韭菜地,成捆的绿色秋裤很亮眼。小雷解释这是今年过剩的色系,也是他想主打的创意:“中国人觉得绿色那啥,所以我想买给老外。”
小雷觉得相比于国内网络销售市场的红海,姚家坡村的秋裤迟早需要走出去
如今他都是用互联网接单,在物流发达的年代,他抽着日免的万宝路,也把绿秋裤卖到了鹿特丹。“有些单子往青岛发,从那儿装船,直接运到安特卫普或者阿拉斯加,你要相信这个世界好多地方都比山东冷,全世界人民都需要绿秋裤。”
积水成川,姚家坡村家家户户做秋裤,产业二字也就顺理成章。当围墙和牌匾隔绝了集中了曾经的农户,产业园区也相继建成。
小雷有时候会不小心说出真相,吸引年轻女工的注意。他说幽默感和秋裤一样,属于男人的刚需。
“中国搞产业的村子很多,搞针织的也不少,但是打响秋裤这一炮的只有姚家坡村,和莆田造假鞋不同,我们产的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姚家坡村针织产业办公室的周主任,站在产业园区尘土纷飞的街道上,相比于别的村子的一尘不染,这里的喧嚣源自运货卡车的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