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预告:本周日我会讲
【讨好型人格的自我重建】
这个题目(课程内容和我以前写的“讨好型人格”文章是完全不同的,大家可放心报名),周日2019年6月23日晚20:00在微课群开讲,有需要的朋友可点击今天的
次头条
文章
报名。】
【提问1:如何向领导提加薪?】
问:巴赫姐!我觉得我的薪资水平低于有些多,我想个老板提一下加薪的问题。几次和老板侧面提起,比如说交通费,电话费,老板都是假装听不懂,给我的工资大概低于市场价1500多,我当时因为急着找工作也就没有太多的在意薪资水准,直接提我又不好意思说,有没有什么好的提加薪方法?
答:最近很多人问这个问题,我借着你的提问,写的详细一点,到时候会编入文章,给更多的想提加薪的朋友参考。
我从老板视角给你提供一个思路:如果你直接向老板提加薪,老板可能会反问你:
我为什么要给你涨工资呢?能说说你的原因吗?
对于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回答?
我建议你现在就打开word,把你的答案写出来。等你写完之后,你自己自然就知道该怎么说了。
反馈:我能写的点就是: 1工资低于市场价过多, 2就是老板交代的工作我完全可以搞定,不存在我hold不住的活儿。我觉得这些是足够有资格提加薪的,主要是不好意思开口说。
答:
第一点,你认为自己的工资低于市场价。——
那么你可否举出三个以上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提示,比如,另一家公司的同类职位,薪资标准是多少?如此举出三家公司的薪资标准,来证明“我这个职位的市场价就是这么高”。)
第二点,
你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过硬——那么你的实力是否达到了一种【足够稀缺,不可替代】的程度?
假如推到极端情况,老板不给你涨工资,你愤然离职,
那么老板是否会很容易就招到一个便宜的,还能替代你的人呢?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那也需要举例论证。
比如,你具体为公司解决过什么非常重要的困难?有哪些数据,哪些客户反馈可以证明你当时解决的有多么好,多么稀缺?这样的例子越多越好。
把你的例子和数据组织好,写成一份正式的申请文字,拿着这份申请文字跟老板谈,成功的概率会大很多。
反馈: 好我知道了!谢谢巴赫姐!
【提问2:如何控制自己的阴暗想法?】
问:嗨,亲爱的巴赫,谢谢一直以来的优质输出
今天想请问,很多时候内心总是有阴暗的念头控制不住的冒出来,比如:
希望别人做的没有自己好,看到别人不好,心理会冒出嘲讽,看热闹的念头等等。
意识到的时候特别羞愧,觉得自己怎么能下意识就这样想呢?!然后再刻意的用善良的念头催眠,说服自己。但我真的特别接受不了自己这样的阴暗面,又控制不住心理有时候会有这些念头跑出来。。。还请巴赫赐教了,唉。
答:跟你核对一个问题,
你是仅仅有时头脑中会升起负面的【念头】,还是你会把这个念头落实在【行动】上,做出有破坏力的事情来?
举个例子,当某个你讨厌的领导出现负面新闻,被舆论唾骂时,你脑海中升起了一点点幸灾乐祸的快感,但你并没有做出任何行为,只是在脑内暗爽了一下——那这就算是【念头】;
假如你跑到该领导朋友圈下面留言辱骂TA,攻击TA,——那这就算是落实到【行动】上了。
我想告诉你的是,脑内的【念头】不是罪过,做出有破坏力的【行动】才是伤害。
表面尊重就是实际尊重,我们做人不能诛心,别人脑子里怎么想,怎么暗爽,我们谁也无法干涉,只要你不作出行动上的伤害,就已经算是相当高道德水准了。
我们不是神,而是人,是人都会有阴阳两面、正负两极的情绪和念头,我们要允许自己可以有阴暗念头,只要不落实到行动上,就不算作恶。
当你能做到“允许这个念头存在”的时候,你反而就不会被这个念头所控制了。
反馈:谢谢巴赫,听到你这样说,心里是宽慰一点了。但还是不喜欢心里有恶念的自己,可能说到底还是不够爱自己,没法完全的接纳自己吧!不过还是很谢谢你,我也一定把住底线不会做出行动的!
【提问3:面对处处压制我,指责我的表哥,该如何漂亮地反击?】
问:巴赫姐,我的表哥性格强势,每说一句话都要压制我,指责我,搞得我承受不住,有什么反击的方法吗?
【举例1】
表哥:“你怎么没把垃圾扔了?”
我:“我记得你没跟我说过要带下去?”
表哥:“这件事情需要说吗?你看到垃圾桶满了不应该丢吗?”
——然后我就不知道该怎么接了,就觉得很委屈。
【举例2】
表哥:“去你家是往左走还是往右走?”
我:“往右走。”
表哥:“不对,是往左边。你还敢说你记得?”
我:“嗯,我记错了。”
表哥:“你还狡辩?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还狡辩什么?”
——我就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答:例子1 可使用
【反弹法】
。示范:
甲:“你怎么没把垃圾扔了?”
乙:“咦?你之前并没有交代我呀!”
甲:“ 这件事情需要说吗?你看到垃圾桶满了不应该丢吗?”
乙:
“那你怎么没把我被子叠了? 你看见我床上被子乱着难道不应该帮我叠吗?你先把我被子叠了,我就帮你丢垃圾。”
(如果你的被子其实已经叠了,你就再找一个别的茬,埋怨他没给你洗衣服,没给你做饭,没洗碗,没拖地,都可以。重点是用他的逻辑反弹回去,让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例子2:使用
【预设法+反弹法】
。
示范:
甲:“往左走还是往右走?”
乙:
“我可不敢说。万一我说的不对,你肯定又要埋怨我,回答你的问题风险太大了,我承担不起,我不说。”
甲:“你自己家在哪儿你都不知道吗?你是傻子吗?”
乙:
“你说每句话都要人身攻击吗?你没教养吗?你不会尊重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