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红色金融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重要历史任务上发挥了突出作用。为此,广东金融学会特别推出华南近代金融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南红色金融史、红色金融人物、红色金融口述历史等内容,回望风雨如晦的革命岁月,感受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传承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期金融从业者思想政治再洗礼、初心使命再升华、担当作为再鼓劲,不断迸发出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的奋斗伟力。
解放战争时期华南地区革命发展逐渐成熟,并逐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银行机构,统一势力范围内的货币,为当地经济发展、货币流通、支持地方财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期,我们将走进南方人民银行,
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材料、回忆资料等,
了解当时革命前辈创建根据地银行、稳定金融市场、支持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
1949年7月8日华南解放区南方人民银行宣布成立。
(一)组织机构及人事
中共华南分局财委主任蔡馥生为总经理,赵元浩为副总经理。南方人民银行总管理处(简称:总处)设在潮汕解放区河婆镇(今属揭西县)。总处下设:
1.印务局(即印钞厂),专管本行钞券印刷事项,由王斗光负责。
2.发行部,管理本行钞券保管及发行事项,由王斗光负责。
3.业务部,管理本行、各分支行之营业事项,由高天宇(即高力夫)负责。
4.会计部,管理全行帐务及分支行帐务之核统计事项,由高天宇负责。
5.秘书处,管理本行文书、庶务、电讯、调查等事项,由陈文川和雷起予负责。
各分支行下设:
1.营业课,办理存款、放款、汇兑及其他业务。
2.会计课,办理会计及稽核等业务。
3.出纳课,办理款项出纳及兑换等业务。
4.秘书室,办理文书、底务、电讯、调查等事项。
东江分行于1950年元旦后,为了与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加强联系,增设了外汇课。各课设主任1人,由经理聘任之。
南方人民银行所属机构连同总处共有24个机构。
(二)印务局(即印钞厂)赶印南方券
1949年6月间,全套印钞设备及物资运到河婆后,当即安装机器,赶快开工印制南方券,这是南方人民银行宣布成立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当开印不久就接到前线军情紧急的消息,闽粤赣边区党委决定南方人民银行印钞厂火速迁入八乡山。南方人民银行接到这一指示,当夜宣布停印,动员全体干部、工人拆卸机器,包装物资,地方党政发动了1500多名群众前来协助搬迁,没有运输工具,全靠人力,在两天之内就把全厂设备物资运到革命老根据地八乡山,借用良田中学为厂址,重新安装机器,分两班开工,日夜赶印南方券。
印钞厂总负责人为王斗光,程曼主管生产,蔡健主管质量检查和保管,杨大卫(英籍)
①
负责机器维修保养,工作积极认真,他的国际主义精神,为全厂同志所敬重。全厂干部、工人、警卫连共140余人,在解放区经常有敌情,环境动荡,设备简陋,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全体同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一天24小时,除了因机器摩擦时间太长而发热必须停机冷却的时间之外,其余的时间都用于投入印钞。
(三)稳定南方券币值的措施
南方券是一种不能兑现的通货,除了发行机关应加强调查研究市场商品流通,调节发行量之外,还要人民政府订定一些措施和政策法令才能把货币管理好。
1.有计划、有步骤地发行。城市是经济中心,是联系各乡镇的枢纽,应先在城市发行,树立币信,迅速扩展到农村。第一期先发行1000万元。收兑金银外币是增强币信保证的手段之一,收兑港币价格暂定港币1元兑南方券2元,其他金银外币俱以港币为计算标准分别订定,由银行挂牌公布之。
2.物资准备为保证币信的主要基础。各分行在发行之前应调拨或移借一部分物资备用,否则,亦应一面发行一面收购物资以完成储备,物资准备标准应占发行总额的50%,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这一比例,物资种类以日用必需品为主,如粮食、油、盐、酱、布匹、肥料等,其他的可视市场情况而定。
3.抵制外币侵略是稳定南方券币值的一个重要步骤。已发行的地区应立即加强金融市场的管理,严厉禁止外币(主要是港币),金银及一切行号所发行票券之流通。
4.各地党委应保证南方人民银行及南方贸易公司业务经营的独立性,不受任何军队机关之干涉,他们如有财政困难,应报告区党委,由区党委统筹计划,提出预算,经华南分局批准,然后交由银行或贸易公司调拨资金或物资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