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到厦门,向路边小摊贩买两杯豆浆。我掏出一张十元,等他找钱,排在后面的一个学生用手机扫了一下摊位上支付宝的二维码,拿了一个包子走了。排在学生后面的一个老太太同样拿出手机,刷了微信二维码,拿了另一个包子走了。早来的我还在等摊贩找零钱。这时我也拿出手机,打开微信钱包,看看里面还有一些钱,扫一扫摊位上的付钱码,摊贩手机发出“吉铃”的收银机声,过账后他把十元纸币归还,完成交易。
这种中国式“无现金生活”,不算陌生,支付宝账户、微信钱包我都有,到中国旅游也会用滴滴打车,省得拿一叠面值不高的人民币,而且这些纸币的纸质不佳,很难整齐地收在钱包里。话虽如此,每次到中国去,总还是带足需要的人民币,手上有钱才觉得踏实。这次在厦门的菜市场花两元人民币买五个油桃,小摊贩也问我能不能刷微信时,不得不怀疑“现金”这个东西,究竟还能有多少用途?
中国用了多长时间走到这一步?其实也就是三年的时间,关键是2014年春节期间,微信与支付宝的“红包大战”。当时全中国有智能手机的人,几乎都参与了抢红包行动,农历新年期间,这样的抢钱发财活动特别喜气,也因为这样,很多人有了电子钱,这些钱不用白不用,于是刺激了整个电子钱币使用市场,推动了移动支付前进。
“抢红包”,堪称这个时代最牛的科技推广手段,抓住的就是人性对“利”的追求。
去年的农历新年,不太习惯上网的我母亲,嘱咐我用微信给在海南岛的表侄儿发了个红包,祝他快高长大。问她怎么知道电子红包的,原来她很早以前和我舅舅、舅母通过微信通话时,就知道手机转账的便利。
另外,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飞跃性,也加速了电子钱包和移动科技的应用,加上像小米这样的500元人民币(约100新元)以下智能手机的出现,让很多连个人电脑都不会用的农民,一步搭上移动互联网的快车。
在一个纸币质地低劣、面值太低、长期笼罩着伪钞阴影而经济与互联网技术又腾飞的社会里,抢电子红包和廉价智能手机的出现,一下子刷新了整个游戏规则,年长者在一片拿红包的热闹氛围中,进入了数码快车道。用微信抢红包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绑定了银行卡,并学习如何兑现和付款。加上中国互联网的封闭性,阻断了外部竞争,让阿里巴巴和腾讯盘踞了庞大的市场,推动中国社会实现了弯道超车,在无现金社会建设中跑赢了全世界。
早在10多年前就推电子钱包的新加坡,在这方面落后得让人难堪。上星期陆路交通管理局和通联公司(TransitLink)的联合文告宣布,下来将实行一系列措施,为三年公共交通全面无现金付费做准备。那些要继续使用现金的乘客,还是可以到便利店给车资卡添值,当然这就不那么便利了。这个新闻引起很大反弹,民间最大的担忧是会给家长和年长者造成不便,因为孩子和老人是最可能用现金充值的。仔细看新闻,目前仍有69%的交易用现金,这说明“无现金”对我们来说,连喊口号都算不上。
难道新加坡不要无现金的便利吗?不,恰恰是因为我们的现金生活还算便利,包括随处可见的提款机、容易保持干净而且高度防伪的塑料钞票等等,不要现金的话,反而身上需要带不同的信用卡、提款卡、车资卡等,无现金的便利对新加坡人来说并没有增加很多,因此大家没有动力放弃现金生活。
要鼓励社会上普遍接受电子付费,除创造更多便利外,必须得要有人“让利”。最应该让利的,是那些会因为电子付费,长远节省成本以及收集到大数据的一方,而这往往是政府或大机构。
对于小商家和摊贩来说,低成本和合理的利润,是推动改变的最大动力。新加坡现有的无现金收费方式,包括信用卡和Nets,这两种无现金收费对商家来说,都是成本负担。信用卡的收费是交易额的2%左右,Nets则是梯形收费,根据网上的资料,商家总收费首2万元0.8%;下来3万0.75%;再下来5万0.7%;之后的15万0.65%;25万元以上则收0.6%。此外,装置终端机需要支付几十元的安装费,每台终端机还得支付38元的月费。这就难怪一些小商店不太喜欢顾客用信用卡或Nets,每次结账总是喜欢问顾客能不能付现款。
微信和支付宝不收小额转账费用,最近出台的“提现收费”,也只有在把电子钱包中的钱转到银行户头,才收取0.1%服务费,而这仍然比以上新加坡人能用的支付方式低。
两个月前银行公会推出的PayNow,很多概念参考了微信,但界面只有英文的,宣传也不够,接触到的就是那些本来就有信用卡和银行转账的人,普及使用需要另外设计一套宣传策略。无现金社会和大数据的收集与广泛运用,最终得利最大的还是政府,因此政府最应该大力推广电子付费。“抢红包”活动或许不适合我国,不过发放“数码红包”给年长者作为启动配套,比如下次分发消费税补助时,给选择电子收款的年长者一个“数码红包”,让他们捆绑提款卡,相信这能推动更多人走入无现金生活。
“无现金”不等于“拒收现金”,即使在移动支付跑得很前的中国,也不是每个人都完全不动现金,因为不论设施再便利完善,总还有一些人因为语言、理解能力和其他个人因素难以跟上,我们这个强调包容性的社会不能将他们抛下,在一些地方保持一两台收现金的机器又何妨?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数码总编辑兼联合早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