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癌图腾
癌图腾(cancer totem)是一个关于细胞与微环境的学术观点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全球首个!猪肾移植临床试验来了 ·  12 小时前  
drpei  ·  养育一个男孩,需要过多少关? ·  2 天前  
E药经理人  ·  印度制药巨头凭啥冲进全球“TOP10”?专访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癌图腾

人体解剖学基础:脊髓

癌图腾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2-26 11:30

正文

脊髓由数百万个神经元组成,它 的轴突和细胞体不断在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之间传递信息。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脊髓充当了一条惊人的信息高速公路,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协同工作。


但是,当这条信息高速公路被破坏时,会发生什么呢?脊髓损伤会导致各种具有可预测缺陷的经典临床症状,让我们开始探索吧。



好吧,在我们讨论脊髓损伤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自己的脊髓。


首先放大脊髓的横截面,它由灰质和白质组成。


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心,有两个包含感觉神经元细胞体的背角(后角),以及两个包含运动神经元细胞体的腹角(前角)。


灰质周围是白质,它由各种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它们被组织成束,将信息传递到大脑以及接受来自大脑传递来的信息。




脊髓中有四条主要的感觉传导通路。


首先是脊髓丘脑束,它分为两部分。


侧束携带疼痛和温度的感觉信息,而前束传递粗略触觉和压力感觉的信息。(粗略触觉是指一个可以感觉到被触摸,但是不能定位他被触摸的位置。)


其次,有两个上升的脊柱束:薄束和楔束,薄束携带来自下躯干和腿的感觉信息,楔束携带来自上躯干和上臂的感觉信息。


这两个束都具有包括两点辨别感觉、振动感觉、精细触摸感觉和本体感觉等感觉。(精细触摸感觉可以定位到你被触摸的地方,本体感觉是指你对身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感知。)


然后是脊髓小脑束,它有前部和后部。


这些都是从脊髓到小脑的上升通路,并携带来自身体的本体感受信息。


最后,沿着脊柱下行的主要运动通路是皮质脊髓前束和侧束,它们是允许我们自由活动四肢的下行束。



一般来说,感觉信息必须通过三种神经元到达大脑,就好比一个三人接力赛一样。


就拿手被烫伤举例,如果你突然碰到一个热锅,痛觉以及温度觉将通过手指皮肤上的一个初级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传递,一个初级神经元有个只有一个轴突的细胞体,然后这个轴突分裂成两个分支,一个来自外周的侧支和一个通向脊髓的内侧分支。所以手指皮肤上的神经受侧支的一级神经元支配,它将感觉传递给背根神经节。这就是胞体以及其他假单极神经元胞体所在的位置。从那里信号继续通过内侧支进入脊髓到达背角,在这里它通过与一个二级神经元形成突触传递感觉信息,这个二级神经元发出自己的轴突,轴突又发出一到两个脊髓节段,然后穿过另外一边,沿着脊髓往上走,并最终与一个三级神经元形成突触,这个三级神经元与丘脑腹侧后核。然后这个三级神经元发出信号到大脑的感觉皮层,告诉你那儿有组织损伤。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下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可能由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

首先,脊髓可能会受到压迫或压力增加,例如椎间盘突出或骨赘,这可能会在特定脊柱节段支配的区域产生感觉和运动性症状。

在更严重的情况下,脊髓可能会被断离,导致所有低于病变部位的感觉和自主运动能力丧失。


让我们看看脊髓断离的影响。脊髓断离发生的水平越高,失去的功能就越多。

如果C1和C3之间发生断离,那么头部以下就没有任何功能,需要呼吸机来维持呼吸。

如果横断发生在C4和C5之间,那么患者会出现四肢瘫痪,这意味着他们的上肢和下肢或躯干没有功能,但他们仍然可以自主呼吸,因为膈神经被保留了。

如果C6和C8之间发生横断,那么躯干和下肢功能仍然完全丧失,但上肢的一些运动将完好无损,允许进食等功能。

如果在T1和T9之间发生横断,患者会出现截瘫,即双下肢瘫痪,而上肢功能完好。

总之,病变的部位水平位置越高,病损缺陷就越严重。

如果横断发生在T10和L3之间,那么下肢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导致行走困难。


完全的脊髓损伤,会导致病变下方结构的双侧功能丧失,但是如果只有一侧脊髓的损伤,即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则会根据病变的位置保留身体的某些功能。

脊髓半切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枪击伤或刺伤等穿透性创伤,病因也包括巨大的脊髓肿瘤。


我们除了要考虑在病变水平及以下部位的运动或感觉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们还需要考虑身体的哪一边会受到影响,因为脊髓的通路在不同的位置交叉。例如,一个右侧脊髓半切综合征的患者在的右边会有以下症状:

首先,右侧背柱受损将导致身体右侧(病变侧)失去精细触觉、两点辨别感觉、振动感觉和本体感觉。这些感觉的丧失将发生在损伤部位水平及以下的部位。




其次,腹角(前角)会受损,导致特定水平的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记住,下运动神经元与下行束(如皮质脊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突触。


前角的损伤会导致在发生病变脊髓的同侧发生弛缓性麻痹、深腱反射减弱等下运动神经元体征。




第三,随着该水平部位脊髓的皮质脊髓侧束损伤,将会导致同侧的病变水平及以下的上部运动神经元出现相关病理征。


包括痉挛性麻痹、深肌腱反射过度活跃和巴宾斯基反射阳性。



最后,脊髓丘脑束也会受到损伤。


但是,脊髓丘脑束有点不同,因为前束纤维携带着粗糙触觉和压力的感觉信息,然后在一级神经元进入的水平面上方上升1或2个节段,将信息传递到脊髓的另一侧。




相反,携带疼痛和温度的侧束纤维通常会立即交叉。



因此,由于这些纤维都在脊髓内交叉,脊髓右侧的损伤将导致左侧这些感觉的丧失。不过,受影响的位置水平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包括在病变下方开始的对侧1-2级脊柱节段水平上,由于前束纤维损伤而失去了粗糙的触摸和压力感觉,并且在病变的水平和下方位置,由于侧束损伤而丧失了疼痛和温度感觉。


此外,在病变的同侧,在该水平上突触的脊髓丘脑外侧束和尚未交叉的脊髓丘脑前束纤维都将受损。


因此,在同侧病变的水平部位上,所有感觉都将完全丧失。


但从病变部位开始的下方1-2级节段,可以保留粗糙的触摸感觉、压力、疼痛和温度感觉。



综上所述,若发生脊髓半切,在病变同侧,将会产生如下结果:


1)在病变水平有所有感觉缺失。


2)在病变以下,精细触觉、两点辨别觉、振动觉和本体感觉完全缺失,在病灶下方开始1-2个节段保留粗触、压力、疼痛和体温感觉。


3)病灶水平将出现下运动神经元体征,如软瘫。


4)病灶水平下方出现上运动神经元体征。


5)在对侧,损伤水平及以下的部位有疼痛和体温损失,在损伤部位以下的1-2个脊髓节段水平开始有粗略触觉和压力感觉的丧失。


值得注意的是,T1时的半切可能会导致同侧horner综合征。


同时,局部缺血也可能导致脊髓损伤。


脊髓的血液供应来自椎动脉、颈上动脉、颈深动脉、肋间动脉、腰动脉和骶外侧动脉。


供应脊髓的主要动脉之一是脊髓前动脉,其由脊椎动脉的分支形成,纵向向下延伸并供应脊髓的前三分之二,脊髓的后三分之一由脊髓后动脉供应。



脊髓前动脉闭塞可能是医源性问题导致的,如主动脉瘤修复手术,也可能由创伤、主动脉夹层、血栓形成、栓塞、血管炎和严重低血压导致。



通常,在T8水平以上,脊髓前动脉由椎动脉的分支产生,而在T8水平以下,它主要由主动脉的分支腰膨大动脉(Adamkiewic动脉)提供。这意味着T8水平以下的区域在动脉瘤修复时特别脆弱。



因此,脊髓前动脉闭塞可导致脊髓前综合征。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前角会受损,这会导致损伤的水平区域的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肌肉瘫痪和萎缩。


其次,皮质脊髓侧束会受损,这会导致损伤的水平部位的下方区域瘫痪,并在几天到几周内出现痉挛和反射亢进等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体征。


第三,脊髓两侧的脊髓丘脑束受损,导致双侧病损水平以下的部位失去疼痛、体温、粗暴触摸感觉。


由于脊柱动脉中,所以精细的触摸、两点辨别、振动和本体感觉可以保留下来。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其他一些可能影响脊髓上行和下行束的情况。


首先是脊髓空洞症,这是一种脊髓疾病,以脊髓中央管内充满脑脊液等液体的异常空洞为特征表现,并且随着时间逐渐膨胀。



脊髓空洞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最常见的是与先天性Chiari畸形I型有关,也有一些可导致脊髓空洞症的后天性疾病如脊髓肿瘤或创伤。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会流经大脑的四个脑室,在经过第四个脑室之后,脑脊液要么流入蛛网膜下腔,要么向下流入脊髓中央管。



在Chiari畸形中,小脑扁桃体等结构发生移位并堵塞这些开口。


脊髓空洞症中膨胀的空间通常首先引起白质前连合被压迫。


白质前连合是脊髓丘脑束的纤维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这个过程中交叉的地方。


这种扩张空间压迫的症状将会导致双侧对称性疼痛和温度感的丧失。


根据压迫的脊髓部位水平,某些节段的皮肤可能会受到影响。它可能发生在人体任何地方,但是更可能影响上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