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些分析跟另外一种基于“大国崛起”的战略思路有所不同——这种思路认为美国贸易战的本质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也就是传说中的只要GDP达到了美国的60%或70%以上,就会被美国视为其霸权的主要威胁而坚决予以打击。甚至有人更夸张地认为,国内这几年网络上流行的国家民族自豪感的宣传文章就是引起美国警觉、加强遏制中国的重要导火索。这样的说法显然过于夸大其词。
遏制中国、敌视社会主义运动确实是美国精英阶层的长期思维定式,但我们也要看到,实事求是地讲,特朗普和在背后支持他上台的政治力量、阶层势力,本质上并不具备制定完整的长远国家战略的雄心和能力,他们的政治诉求就是加强对外压榨以满足国内需求。所谓“遏制中国崛起”或者把中国作为头号战略对手,只是这股低素质、非理性的政治势力与传统精英阶层寻求结盟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政治谋略。
精英阶层未必在意要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创造什么就业,但他们愿意参与到遏制中国崛起的政治行动中来;反之,中下层人民并不在意美国和中国谁是世界老大,也不理解啥叫“中国制造2025”,他们只是觉得有外国人抢走了他们的就业机会,所以他们反对各种合法的或非法的外国移民、支持对所有在贸易上“占了美国便宜”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打击。特朗普本人,本质上是在按照后者的思维模式在想问题,所以他才会在贸易战的一开始,就几乎向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宣战”。连传统的铁杆盟友英、法、德、日本、加拿大都不能幸免。美国对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的钢铝产品开征关税,拒绝对日本关税豁免,而且除了贸易以外,特朗普还想尽一切其他方法从“外国人”手里要钱,比如想要削减北约军费中美国承担的比重、拒缴联合国会费、想要让韩国人承担萨德的成本以及各种“退群”等等。这些东西如果仅仅从遏制中国的角度思考,都是不可思议的。
美国国内这种阶层利益的冲突以及他们在对外战略方面诉求的错位,是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一个重大的战略薄弱环节。所以我之前在讨论贸易战的一篇文章中就说过,如果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那么这场冲突的美方领袖是特朗普则是中国最大的幸运,或者说特朗普是中美战略冲突中我们所能想到的最佳对手。这个对手以及他背后的政治势力本质上是低素质的、缺乏远见的和非理性的,他看上去很可怕,气势汹汹、无所畏惧,但在战略举措上则必然漏洞百出。
这个战略最大的漏洞有两个,一个是在国际上得罪的人太多,而且会严重破坏美国的国际信用,让它彻底丧失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优势地位。第二就是无法真正整合其国内政治势力,在短期各方或许还可以团结对外,但要想长期保持团结一致则几乎不可能。
中国要想在这场贸易战中取得主动,当然要努力地利用好这两个漏洞。针对它的第一个漏洞,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美国搞贸易保护,我们搞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在国际国内都全面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美国破坏国际规则,不讲条约义务,我们就维护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提高国际信用。总之,就要抓住机会,把以前国际上的那种非西方意识形态的东方大国形象转变为维护估计自由贸易的新旗手形象,不仅要团结亚非拉的老朋友,还要团结英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美国人以前的老朋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是这种战略举措的一系列组合拳之一,它展示了中国继续对全球开放国内市场和推动自由贸易的诚意与决心。贸易战前后的一系列决策表明,中国的国家战略是稳定、政策选择是连贯的,政治决策是充分理性和可预期的。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靠谱。跟中国做生意靠谱,跟美国做生意不靠谱,正在日益成为全球共识。
针对他的第二个漏洞,中国对美国的主动进攻则是采取的是“有限反制”的应对策略。一方面是坚决回击,守住底线:想要通过贸易战来迫使我们放弃战略性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和攻关,放弃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绝对做不到的,也是没有任何谈判余地的。对于其单方面加征关税的行为也同样以关税手段加以还击。另一方面,这种还击也应该是克制的和有限的,不主动扩大贸易战的边界和范围,不搞过度反击。因为时间在我们这一边,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在尖端技术和军事实力方面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小,如果激烈的对抗不可避免,那也应该让它尽可能的晚一点发生。更重要的是,过度的反击可能会反而促进美国国内精英阶层与中下层同仇敌忾的情绪,让特朗普这样的政治人物成功整合阶层冲突,把国内矛盾转化为国际矛盾。就好像当年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之后,他的谋士郭嘉劝他不要立即征讨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理由是袁绍生前没有确定谁来继位,二人长期以来一直明争暗斗,如果逼急了二人就会抱团和曹军拼命,如果感到安全了就一定会互相杀个你死我活,所谓“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就是这么个意思。曹操听取了郭嘉的意见,果然没过多久袁谭和袁尚就开始自相残杀。美国国内现在的政治经济矛盾已经到了非常尖锐的地步,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正在迅速地撕裂美国社会,看得见的就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见都开始逐渐走向极端,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尽可能的模糊和中庸,以争取大多数选民。共和党方面,谁能够得到特朗普的支持,谁就能够取得优势,谁反对特朗普的极端政治主张,谁就会丢掉本党选民的选票;民主党方面,谁反对特朗普反对得越积极,谁就容易得到更多的支持,谁对特朗普的主张表示同情,就会遭到一致的围攻。支持特朗普的选民对于特朗普本人有没有逃税、撒谎、出尔反尔、桃色事件等等根本就不在乎。两党背后的政治力量都已经开始陷入拒绝理性对话的情绪化对抗当中,大规模的普遍的暴力冲突一触即发。特朗普的铁杆粉丝给民主党人邮寄炸弹,反特朗普的极端分子就直接开枪扫射。可以预计,无论中期选举乃至下一次总统大选的结果如何,美国社会的非理性分裂和对抗都只会加强,而不会减弱。这种情况下,中国对美战略的最佳选择就是静观其变,在维护好自身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的为其国内政治对抗提供话题和把柄,让美国人可以专心内斗,加速器社会撕裂的进度。我们就专心发展,这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