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兵哥事务所
海军退役,家庭财富管理专家,保险经纪资深合伙人。股票进攻,指数基金平衡,保险防守,著有《理性的投资者》、《指数基金投资进阶之道》等书,欢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绝对现场  ·  名医到院区 | ... ·  19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昨天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昨天  
闽南日报  ·  延时门诊!漳州市医院最新通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兵哥事务所

利率开始硬起来了

兵哥事务所  · 公众号  ·  · 2025-02-20 16:30

正文

2024年搞债券的兄弟结结实实吃了一波大肉,走了个大牛市


不要小看债券的收益率,国债的风险极低,所以专业搞债的基本上都会加一些杠杆,实际收益率很客观。


债券之所以有大牛市,核心是因为降息,2024年,3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年显著下行。年初收益率约为2.8%,年末下行至1.9%左右,全年下降约90个基点。


2025年支持我投资的就是两大主线,一个是中概,核心是基本面触底反弹+回购,一个就是美元降息带来的港股流动性改善。


截止到现金,中概的逻辑已经兑现,降息的逻辑似乎有点曲折。


以中国为例,考虑到物价水平偏低、外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以及房地产市场需要进一步企稳,要实现经济复苏,降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均提出要“适时降准降息”,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是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走势看,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所以本来打算在2025年继续搞债大赚一波的兄弟,可能就非常难受了。


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三个:


1、市场情绪修正:前期市场对全年降息预期过度“抢跑”,导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DR007(银行间7天质押回购利率)持续倒挂,甚至与国开债利率持平。这种非理性情绪推动利率下行过快,近期出现技术性回调。


2、流动性边际收敛:2月以来央行逆回购到期规模增加,叠加缴税等季节性因素,资金利率中枢上移(DR001从1.5%升至1.8%以上),直接压制短债表现并削弱杠杆交易动力。


3、股债“跷跷板”效应:A股在科技股带动下反弹(如deepseek相关板块),吸引部分资金从债市分流,加剧债券调整压力。但若股市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资金可能重新回流债市


但是从中长期视角看,尽管短期调整,经济基本面仍支持债市长期逻辑。 固定资产投资疲软(2024年增速3.2%)、房地产销售低迷(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12.7%)、社融结构失衡(政府债券占比过高)等核心矛盾未解,加上刺激国内消费的现实需求,2025年还是要降息,只是时间要晚一点。


英美的降息则难在了通胀上面。一方面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快速攀升,国债利息支出压力巨大,一方面拒绝来自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导致国内通胀根本压不下去,想降息刺激经济,又怕引起恶性通胀。


以英国为例,英国央行在 2 月初将基准利率下调至 4.5%,这是今年的首次降息。当时英央行预计通胀率将在第三季度攀升至 3.7%,但认为主要受全球能源成本上涨和管制价格变化影响,国内通胀压力会进一步减弱,还预期 “到 2027 年通胀率将回落至 2% 的目标” 。


这种乐观很快被狠狠打脸。


2月19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官方数据显示,1月份英国通胀率意外上涨至3%,高于去年12月的2.5%,也超过了经济学家此前预测的2.8%,远超英国央行2%的通胀目标。这一数据也标志着英国通胀率攀升至10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的情况也一样,2月19日,美联储公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月28日至29日的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同意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之间。 委员会一致认为,最近的指标表明经济活动继续以稳健的速度扩张。目前通胀率仍然略高,经济前景不确定,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大致平衡。


这意味着,尽管所有人都认为要降息,但是英美现实的通胀压力逼得决策层在短期内降息可能性大大减小,真正迎来降息周期会比原先预期慢得多。


这可能就导致以降息为核心逻辑的投资策略短期收益率不太乐观,比如做美国国债的,比如我组建的全球挖掘机1号。


回到股市上面,科技板块短期涨幅太快,确实需要回调,重新上行要不有新的技术突破刺激经济,要不有基本面的大幅度改善,不然就要休整一段时间了。


红利策略也一样,缺乏刺激因素,我估计就是在3200点到3500之间震荡,很难有大行情。


这种情况下,股市投资就进入无聊时刻,可选的有三个策略:


第一、挖掘细分领域,这个比较难,要求有非常深的市场理解能力,比如最近几天热门的情趣机器人板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