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谁大于谁,谁小于谁,谁包含谁都是佛陀的善巧方便,因为谁大谁小谁高谁低是不修行的人站在二元对立的状态中的视角和观念,佛陀顺遂这些不修行的人,而说了很多方便语,这些都没必要纠结
实际上安住心的本性,你会发现现象界的一切都是本性的展现,现象界的一切在发生的当下就都是圆满的,所以也谈不上谁大谁小,谁先谁后;所以回到这个上面来,佛陀的本怀是让你安住在本性的禅观中,这个禅观是你本有的,不是你努力积功累德修来的,实际上你给它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放松,这个禅观就会自己出现的;对于那些不能安住的人或者不想修行但信佛的人,佛陀教他们做一些好事,这样下辈子还能当个人,下辈子当个人也许就能对修行本性感兴趣,就会有解脱的可能性,用意在这里
净土宗念佛也是一样,如果很有信仰地念阿弥陀佛,下辈子就能去阿弥陀佛的世界里做一个人,然后在极乐世界无尽的空间和时间里放松,然后本性的禅观也会一点一点自己出来
最怕有人既不愿意去修行本性,又不做任何好事,这样下辈子就可能去三恶道生活,三恶道怎么放松修本性?所以用意在这里
明白了不? @小说的魅力
实际上安住心的本性,你会发现现象界的一切都是本性的展现,现象界的一切在发生的当下就都是圆满的,所以也谈不上谁大谁小,谁先谁后;所以回到这个上面来,佛陀的本怀是让你安住在本性的禅观中,这个禅观是你本有的,不是你努力积功累德修来的,实际上你给它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放松,这个禅观就会自己出现的;对于那些不能安住的人或者不想修行但信佛的人,佛陀教他们做一些好事,这样下辈子还能当个人,下辈子当个人也许就能对修行本性感兴趣,就会有解脱的可能性,用意在这里
净土宗念佛也是一样,如果很有信仰地念阿弥陀佛,下辈子就能去阿弥陀佛的世界里做一个人,然后在极乐世界无尽的空间和时间里放松,然后本性的禅观也会一点一点自己出来
最怕有人既不愿意去修行本性,又不做任何好事,这样下辈子就可能去三恶道生活,三恶道怎么放松修本性?所以用意在这里
明白了不? @小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