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马虎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紧急声明!“安装”教程销量上千……商家回应亮了 ·  14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新疆各地大中小学开学时间来了! ·  昨天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新疆,全国前五! ·  2 天前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新疆,全国前五! ·  2 天前  
桂林晚报  ·  连续地震!最大5.0级!网友:直接被晃醒 ·  3 天前  
中国能建  ·  家乡的腔调,安排!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马虎眼

回顾4年产品路,我都学到了什么

马虎眼  · 简书  ·  · 2017-12-14 15:16

正文

最近突然想写篇文章回顾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从毕业到现在做了四年多的产品经理,一直没换过职业。

虽然到现在依然是个小产品,没有一款知名的产品能提高下个人知名度,也没有BAT的背景能让自己吹嘘。但我这样的职业经历也代表了很多人,还是有很多人的职业发展路径跟我比较相似的。

所以我想我自己的职业经历和个人感悟,对某些人来说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1)第一家公司

刚参加工作的前半年,还没有正式毕业,所以算是实习生。当时加入了一家创业型公司,而且薪水很低,不过那会觉得机会最重要,所以也挺心安理得。

虽然之前在学校的时候就了解过产品设计这工作,也看了那本著名的入门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但说实在的,那时候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想象阶段,书里讲的很多东西也都理解的很浅。

现在回顾我在第一家公司的经历,虽然项目最后失败了,但却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人都会想刚毕业的第一家公司最好是去大公司,有知名度,这样以后跳槽的话也会给自己的简历上贴金。能进大公司固然是好,但对很多人来说却并没有这样的机会。

如果没有进大公司的机会,能跟对一个好领导也很重要。对很多刚毕业的人来说,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了,至于领导什么样,自己又无从判断,事实上只能碰运气了。

跟很多人一样,我刚开始也什么都不懂,完全听从领导的教导。从最基础的画原型,写文档做起,这个过程还是让我很欣喜的,发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上讲到的很多东西都能在工作中实践着。

如书中所说的产品设计由始到终的五个层面,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每个层面对应的产出物,脑图、功能列表、业务流程图、产品原型和需求文档等。在工作中切实体会到了每个流程的必要性,每个文档在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

听有些人说产品这工作太虚,不像技术人员的代码能实现某些功能,也不像UI设计师的设计稿让人感知的那么明显。甚至有些同行也觉得很虚,觉得自己的工作成果缺乏含金量,很容易被别人取代。其实如果你能认真的按照正规流程、严谨的撰写产品文档,我想就不会有这种感觉。

我看现在的很多刚入行的人,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基本上是直接画原型,写文档也是完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工作成果也是能达到目的就好,无从评定好坏,这路子太野,想想还是蛮可惜的。

我有时候还挺怀念刚入行的头两年,感觉行业内的浮躁气息还没现在这么浓。很多人或许从未想过浮躁意味着什么,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想过买房、涨工资这些事情,也没有物质方面的事情干扰,大家主要想的都是怎么把产品做好。当然或许跟年龄也有很大的关系,工作几年后大家对物质生活的欲望更多了。

除了这些外,也有跟进项目开发的过程,与设计、技术人员沟通。一开始我们没有专职的测试,所以我除了产品验收外,也兼职了测试的角色,当然做的主要是功能性测试。

这让我体会到了一个项目从创意到上线完整的过程。后来看到有的公司招聘信息中写着要求有一个完整项目的经验,也理解了原因,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项目经验,恐怕是没法直接上手的。

2)第二家公司

在这家公司干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迫不得已,我又得重新找工作了。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第二份工作还是比较理想的,一家几千人规模的上市公司。

除了继续深化做产品的专业技能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对于沟通能力的提升受公司环境影响比较重要,起码你得具备客观上的条件。由于公司的业务比较多,我不仅会面临跨部门(业务部门)的沟通,因为有的子公司不在北京,所以还会有跨地域的沟通。

如果说上一家公司主要是沟通开发流程的话,那在这家公司还增加了自己跟业务部门沟通的经验。这两者还是有很大不一样的。

后来我跟朋友讨论起一个人是否应该去一家大公司这个问题?虽然我不是一味的鼓励大家去大公司,但我觉得在自己的职业经历中还是应该有在大公司工作的经验。

这家公司对我的思想意识有两点改变:第一是要明白职场上遇到的同事,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么好说话的。那时候遇到一种情况,即使前端页面上要改个很小的需求,一个很小的样式,如改个字体颜色,不仅要面对前端同事态度的恶劣,还要发邮件提需求。不像以前对于很小的需求,只要跟技术的同学说一声就行了。不过这也使得我在工作中更加严谨,需求的改动不能随意而为;第二是或许是大公司确实比较有钱,对于项目的开发时间要求的不是那么紧。我在最开始去公司的时候,曾经有两个月没活干,后来发现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在公司曾经有半年多时间都没活干,还有一个朋友说他当时做一项目,搞前期调研就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其实所谓的调研是上边没想好具体做什么,所以他也闲了很长时间。

当然说有钱有些片面了。之前做产品基本都是听老板指挥,老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大公司做产品立项过程也比较长,需要各个部门、领导们的层层审批。

你会意识到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专业能力那么简单,有些问题的发生也并不是因为公司不好,有些流程固然反锁,但也是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的。甚至是公司规模越大,问题越严重。

我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以前我在画原型的时候对于总喜欢加一些颜色,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加进去。这也跟个人性格有关,我是个强迫症,希望原型也画的好看点,一直以来也没有被人纠正过。后来我是看到团队其他同学的原型后自己主动改过来的,包括我在原型中也不再添加过多交互,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不再追求酷炫效果的,所以我的Axure一直用的很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新疆各地大中小学开学时间来了!
昨天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新疆,全国前五!
2 天前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新疆,全国前五!
2 天前
中国能建  ·  家乡的腔调,安排!
4 天前
简书大学堂  ·  海明威和奥威尔的1936年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