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写作小白,从来不敢自作主张称自己为writer,因为在我的心里,writer意味着写作的水平和等级,而我的文章的阅读量真是让人汗颜。看很多人写的时间不长,就可以与平台签约,或者挣到稿费,或者写出爆款文,或者阅读量达到某个数值......看了这些之后,更觉得自己这个小白真的是属于打酱油的水平,有时候也会想着如果把自己的这些文章发到朋友圈会有什么结果,但再想想大家都知道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岂不是笑掉大牙?在水平没有练就之前,还是保持低调比较靠谱。
所以私下里暗自努力,看看别人介绍的写作技巧,分享的写作经验,再看看很多人的2019年的期许,还有人已经有了书稿的大纲,有些人已经有了签约的出版社,都是收获满满,顿时觉得自己矮人三分;再看看大咖们的题目,确实关注社会热点、吸引人的眼球,不仅深深地反思,我该写点什么?
沉思良久,再看看为了分析读者、分析选题而要做的工作,想想自己的生活+工作的日常,每天像一个消防员一样,不停地应付各种急性的事件,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沉浸下来认真写作,估计自己坚持下来的可能性就会很弱,那么我好不容易形成的习惯很有可能就被打破。做事一直虎头蛇尾的我,这一次很不想再让我的写作无疾而终。
相比之下,写自己,要更为轻松。
思考自己的人生,写作自己的故事,就是我经常说的“我手写我心”,材料现成的,随时可以从头脑中提取,无需查资料,甚至无需打草稿,就像聊天谈话一样,将自己的观点、看法、情绪、感悟诉诸笔端,自然流畅,轻松自得。
而写人生百态之时,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素养,需要更为敏锐的捕捉热点的能力,需要考量平台的特色,再思考读者想要的是什么,既要标题新颖有吸引眼球的魅力,内容还要详实让读者认同。关键是众口难调,一个文章是否能得到多数人的称赞和认可,也无法预测。很多时候也看文章尾部的评论,好与坏的差距,很多时候不在文章本身,而在读者眼里的标杆是什么。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各的喜好,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好与坏的差距。而这个时候,一个写作者就需要更强大的自我才能接住各位的评说。
而我现在,更在意的是肯定的力量。如果这个时候被否定和拒绝,我不一定是个越挫越勇之人,如果遭到否定,是否会让我的写作热情瞬间蒸发的一点不剩?而且我自知这个时候,我只顾及自己的文章阅读量,哪怕只有几十也觉得受宠若惊,看到有人点赞就心慌慌,还没有顾及他人看法和思想的力量,我的内心能量只能顾着自己不受伤害,已属不易,怎能再去奢望大家更多的关注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