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是朱自清非常出名的一篇散文,再读时,想起了朋友前两天和我说的一句话。
“父亲失业在家一段时间了,但打电话时,他每次都和我说,没钱了别怕,爸给你打。”
也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他的白发,想起了他平日逗比的点点滴滴,他曾经是一座山,但随着我的逐渐长大,山慢慢倒了,他成了一个老人。
他做很多活,吃了很多苦,但从不在我面前抱怨,平日里,他常笑,笑声爽朗。
关于他的一切,我看得见,但很多时候,也看不见。
看得见的,是他日渐佝偻的身影;看不见的,是他肩上扛起的人生。
很多艺术作品,之所以有魅力,之所以伟大,可以穿越历史,都因为作品中包含着艺术家深刻而真切的情感体验。
所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所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而朱自清的《背影》,也是如此。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里,朱自清用三字起头——“我看见”,也正是因为我看见,所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他看的时候,具体在想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当然我们可以猜想,是不是和龙应台一样,也想到了“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不施任何丹青,几乎全是线条的勾勒,但浓郁的感情,早已经喷薄而出。
一个步履蹒跚、身体肥胖的老人,执拗地要爬上高高的月台,只为即将要远行的儿子买些橘子。动作虽然滑稽,橘子也很普通,但深深的眷恋,藏在每一个步,藏在字里行间。
感情是重的,但不可说,也许这就是中国父子的感情,这种文化传承自儒家,三个字——“不可说”。儒家讲究孝道,父子之间的交流方式不是坦荡直接的,而是含蓄深沉,爱得越深,表达越含蓄。
所以朱自清不直接写父亲的面容、表情、心理,而选其“背影”,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审美符号的选择,极富中国传统文化意蕴。
喜欢《背影》,百读不厌。一方面是其中表达的至情至感,另一方面,则是作者的文笔,白描勾勒、单纯简练、叙述之中渗透着惨淡的感伤基调,浑然天成,返璞归真。
写作达到一定境界,没有技巧,才是最大的技巧。所有技巧浑然天成,不着痕迹,距离美、朦胧美、复调、反衬,一切都蕴涵于自然、平易、和谐与朴素之中。
所以浦江清说:“朱自清的散文是白话散文的模范。”
文中,父亲买回橘子之后,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黯然销魂之最,乃是离别。儿子还在身边,父亲的心,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那边,短短的道别话语,用不经意的口吻说出,几多不舍,全在故作轻松间。
原来,故作轻松,实际最不轻松;转身离去,全是为了遮掩泪痕。
多年后作者收到父亲的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泪如泉涌,穿越光年,深深凝视,父亲的背影。
问君笔下几多情,字里行间,泪水满溢。
亲爱的朋友们,你的父亲,是否也在笨拙地爱着你?
内容经作者授权发布
简书签约作者,文学研究生在读
微信公号:怀左的蜗牛日记(woniuriji_huaizuo ),微博@怀左同学
编辑: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