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盛夏,适合看一部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电视剧!
Narcos在英语中是缉毒刑警的意思,在西班牙语中指代毒枭。这个词非常有意思,一个很短的单词在两种语言里却是极度对立的群体。这也暗示了缉毒警察与贩毒集团之间的殊死搏斗将会贯穿这部由Netflix出品的美剧。正如海报上写的那样:“there‘s no business like blow business.”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在《百年孤独》中描绘过他的现实与梦境杂糅的产物:来去皆如混沌的马孔多。这不只是幻想,如果你亲自去过南美,你会发现很多东西你很熟悉。峰峦环绕着破碎的城市,漫长而蜿蜒的海岸线,犬牙交错的街道,带有浓厚的西班牙印记——你可以在圣保罗,里约,波哥大,麦德林,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任何一处找到它们。可以在马尔克斯,利略和博尔赫斯笔下得知。
以及最大的两个特征,你会发现数以千计的简陋足球场和足球,这属于里奥内尔.梅西,贝尔,罗纳尔多,迭戈.马拉多纳们。也会发现如同黑洞一般的亚马逊密林和贫民窟,这属于“上帝之城”的黑帮,属于麦德林集团,也属于卡利集团,属于巴勃罗.埃斯科巴——全球最臭名昭著的毒枭。welcome to Latin America。
这部美剧《毒枭》更像是巴勃罗.埃斯科巴的个人传记,全剧混合大量当时埃斯科巴当年的真实镜头,其中就混入了哥伦比亚总统候选人Galan遇刺和麦德林空难的部分。这也使得这部剧被评为魔幻现实主义的新代表作——跟百年孤独站在了一个身位。
事实上,刺杀总统候选人,制造空难,绑票,恐怖袭击,炸掉法院,与整个国家作对——巴勃罗.埃斯科巴的能量大到生活在和平社会的人们完全无法相信,把其视作天方夜谭。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
巴勃罗.埃斯科巴,有史以来最嚣张的毒枭,在28岁时就荣升世界第七大富豪。日进5000万美金,在剧中被美国DEA的Steve称为“比通用公司还富的男人。” 他的成功来自于胆识和心智——铤而走险买通警察,政客,军队;鼓动m19游击队炸掉法院事后对参与人员进行灭口,逼得法官在开庭出席时戴上恐怖分子专用的头套。他刺杀总统候选人,绑票人质,制造空难,把一心求和的政府捏在手心玩弄。最后达成了有条件的投降。同时他也是个慈善家,把麦德林从破败,空洞的小城建设成繁华的城市。不到四十岁,他就建立了自己的毒品帝国,麦德林的人们顶礼膜拜,波哥大的人们恐慌不已。他的触角遍布拉美,自由民主的美利坚也遍布他的教徒。在他的眼中金钱是万能的,暴力也是万能的,他是个友爱的父亲和丈夫,但更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
在《毒枭》里,上到西装革履的政客,下到躲在墙角的百姓。都是埃斯科巴和可卡因的忠实信徒。根据数据统计,80年代的哥伦比亚——埃斯科巴猖獗的时期,谋杀死亡率世界第一。无数尸体摞在大街上,警察犹如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不停地搬运着惨不忍睹的肉体。毒枭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在上个世纪初,普利维什提出“外围-中心”理论,“证明”处在中心的发达国家依仗技术优势“压榨”了出口初级品的发展中国家,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扶持本国工业”。这一思想得到了拉美经济学界和政界、工商业界支持。在这个翻版的“李斯特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拉美国家纷纷推出进口替代政策,建立了高关税壁垒、行业许可证制度、强势的劳工法案、最低工资制度,除了中央经济计划局,这些国家的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国家没什么两样了。这些政策下,即使左翼游击队上台,也不能更左了。
这些看似有利于穷人的经济政策,将拉美带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贸易保护主义和许可证制度,不但让拉美错过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让亚洲成为世界工厂,更重要的是,本国工业一直被垄断,高价质次,毫无竞争力,就业岗位不足,劳工法案和最低工资制度使得企业更不愿意吸收就业,这种制度造成了与政府官员关系密切的工商业界有钱有势,拉拢腐蚀官员,而贫民永无出头之日,连工作都找不到。
贫困是内战的温床。一无所有的愤怒青年不是加入左翼游击队,就是投靠毒贩,毫无选择。——转自豆瓣
《毒枭》的魔幻现实主义还体现在无休止的西班牙语,暴露的性镜头与杀戮当中,而这几乎完美的还原了历史。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片中立场分明,极度憎恶埃斯科巴的carrillo上校原型是jaime ramirez gomez,作为哥伦比亚政府的剿毒负责人最终死在了埃斯科巴的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