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计算 找华算】
理论计算助攻顶刊,
50000+
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
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近年来网状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MOFs通过金属有机配位连接构建,具有较高的晶体性和结构可调性,广泛应用于气体存储、分离和催化等领域;COFs则通过可逆的共价有机连接构建,提供了更高的化学稳定性,特别适用于长时间使用或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应用。然而,MOFs和COFs各自也存在一定的挑战。MOFs由于金属配位的几何结构限制,往往需要特定的组分才能在水相或酸碱条件下保持稳定;而COFs的晶体性较差,至今只有少数COFs可以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SCXRD)解析,且合成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因此,如何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解决各自的缺点,成为了材料科学中的一大难题。
为此,
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Kenichi Endo,Bettina V. Lotsch等人
在Nature Synthesi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Crystalline porous frameworks based on double extension of metal–organic and covalent organic linkages”的最新论文。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策略——金属有机共价有机框架(MOCOFs)。这一策略通过金属有机和共价有机连接的双重扩展,既保留了MOFs的高晶体性,又获得了COFs的高化学稳定性。
研究者们成功合成了首个MOCOF材料MOCOF-1,采用配位键和亚胺连接构建了三维网络结构。该材料不仅展示了比类似COFs更高的晶体性,还在化学稳定性上优于传统MOFs。此外,MOCOF-1的结构可通过异构化学进行调控,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潜力。MOCOFs的提出为网状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了MOF和COF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 实验首次通过金属有机和共价有机连接的双重扩展合成了金属有机共价有机框架(MOCOFs),得到了具有较高晶体性和化学稳定性的多孔材料。
2. 实验通过金属氨基卟啉与二醛反应,采用钴-氨基配位和亚胺缩合反应,成功构建了三维连续框架MOCOF-1。MOCOF-1展示了比类似亚胺COFs更高的晶体性,且通过金属有机连接增强了其稳定性。
3. 实验通过使用双重扩展的金属有机与共价有机连接,MOCOFs在保持晶体结构的同时,提供了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展现出优异的性质。
4. MOCOF-1的结构可以通过异构化学调节,进一步改变其性能,为设计具有不同功能和结构的多孔材料开辟了新的途径。
图3:通过金属-有机键和共价有机键不同延伸形成MOCOF-1-R2和侧相COF-366-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