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说,“胜可知,而不可为”,对于绝大多数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对风口保持敏锐的感知、开放的心态和顺势起飞的力量。
供稿|正和岛内容运营部
编辑|张红 杨不悔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风口的两个关键时间窗口
对于创业者来说,快速找到目标市场追风口的核心是在恰当的时机切入恰当的市场。风口这么好,但不是人人都能追上。如前所述,风口就是因为某种大趋势而导致目标市场快速增长的窗口期。老风口不会始终开放,新风口也不会天天出现,而是稍纵即逝,一去不返。当我们思考这一窗口期的时候,至少要考虑两个时间点:
第一个是市场高速增长的窗口期,我们称之为风口期。风口期是一个市场积蓄势能释放的过程,一旦释放完毕,市场的高速增长就会结束,具体可能体现为存量市场重构完毕,或者是增量市场的供求平衡。此时,风口结束。
第二个是创业融资的窗口期,我们称之为起飞期。当一个大风口出现的时候,每家主流投资基金都会对这个风口进行布局;当主流创投机构布局完成之后,再来讲同样的故事融资就比较困难。此时,起飞结束。
一只小而精干的创业团队,熟悉风口所在市场,及时察觉到风口出现的趋势,在起飞期之前或者起飞期内切入市场,快速闭环迭代,是创业成功的最短路径,比如滴滴出行。当然,这样的路径可遇不可求。《孙子兵法》说,“胜可知,而不可为”,对于绝大多数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对风口保持敏锐的感知、开放的心态和顺势起飞的力量。
▌风口期:抓住机会,快速起飞
1. 如何发现风口来了
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市场上,供求关系存在矛盾,积累了大量势能,如果这时创业者能够利用趋势,打穿阻碍,就会产生风口。人在风里,风要去哪里,常常需要在反复思考和艰难摸索后,让所有信息涌入大脑,一瞬间灵光乍现去判断。在行动上,把握时机也是一个试探性与市场互动的过程,这需要创业者具备五种素质:
(1)对战略的思考:就是提前“看”过风口。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熟悉客户,熟悉需求,熟悉供求矛盾关系,对风口可能的路径进行了预判。
(2)对情报的收集:关注所有可能影响风口势能和阻碍变化的力量:客户、技术、外部三种驱动力和各种阻碍因素。
内在原因必然体现为外在表象,要留心观察相关的现象,看是否发生了标志性的事件,它们往往意味着力量格局的变化。最值得观察的竞品发展,首先一定要进入行业圈子,了解有哪些新的初创项目。
(3)对标志性事件的警觉:风口的出现往往有一个标志性事件,或者说导火索。以往,创业者关注的标志性事件是看融资——某某融到好多钱,于是蜂拥而上,太后知后觉。
我们认为,有三类事件是值得创业者关注的。
第一,竞品事件:竞品尝试过的各种打法,代表了竞争对手对势能和路径的认知,因此竞品的迭代是最值得关注的;其次是新竞品的出现。
第二,获客事件:竞品打出了一个漂亮的病毒营销事件,用户量快速增长。说明竞品在南墙上撞出了一个缺口。这时候必须快速研究它是怎么做到的;快速决策,决定是否跟进;最后快速执行,跟进甚至超过对手。
第三,在所有事件中,融资事件最明显,但也是最不重要的。在市场上,只有客户的声音最重要,融资事件只是侧面反映了投资人这群聪明人对某个创业者的认同,并不代表客户的声音。
融资轮次也很重要,竞争对手融到A轮,通常说明商业模式,至少获客方式已经跑通,此时跟进往往已经错过最好时机;竞争对手融天使轮则参考价值有限。
(4)快速决策:当标志性事件出现时,要快速判断,这一事件是否意味着趋势的变化,之前的判断路径需不需要调整,能不能乘势而起?是机遇,就快速调整方向,准备起飞;不是机遇,就坚决按自己原来的套路打。
(5)闭环执行:起飞之后,所有的战略依然需要在试错中调整所以快速的闭环执行是必需的。
2. 看见风口了,敢不敢追
追风口的核心是判断时机,需要自我修炼。创业本就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想清楚要不要追风口并不容易。创业者都想寻求一个简单、清晰、可判断的标准,决定什么风口能追、什么风口不能追。这个秘籍并不存在,死了这条心吧。卖秘籍的都是骗子。
不同的行业,风口长度不同,对于风口的判断也见仁见智。我们只能再次提醒:风口是由供求矛盾引发的,因此影响风口长度的主要因素就是获客速度和产能速度。我们看一下两类典型的业务:
(1)纯互联网业务,产品和服务完全由信息组成,可快速复制。所有纯互联网产品的共同特点是产品可以低成本无限复制,因此产能不是问题。同时,产品越来越关注客户的使用体验,降低学习的时间成本;产品通常免费,降低金钱成本。因此,获客速度也越来越快。此类产品风口极短,而且必须依托巨大的流量才能起飞,对创业者来说不是好市场。
例如2015年曾经火过的脸萌、足记、神经猫等应用基本上都是在1个月内引爆市场;“快看漫画”首日下载量就达到30万,两周破百万。在BAT把持流量入口的今天,新品基本上面临着要么爆要么死的窘境。
(2)非纯互联网业务,也就是有线上+线下的业务(请允许我们称之为互联网+业务),需要考虑获客速度和供给端的产能,绝大多数情况下,获客速度是影响风口的主要因素;对于部分行业,供给端可能成为瓶颈。
据观察,绝大多数领域的起飞期一般不超过半年,风口期受市场规模和获客速度影响,保守估计为2~5年。创业者也需要一个探索周期,但一般风口开始2年之后,进这个市场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对于某些线下部分较重、集中度较低、很难实现一家垄断的领域,比如白领公寓,可能出现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但风力较小的风口。
3. 为什么我总是追不上风口
2015年10月,一位创业者计划投身在线教育。这位创业者原本经营线下教育机构,年营收在2000万元左右,受在线教育风口激励,他坚定地认为身边的中小学培训机构绝大多数都还没有用在线题库,市场空间还很大,决心二次创业,做中小学在线题库。但此时题库这个领域的风口已经过时了。题库大战早在2014年就已开始,截至2015年,学霸君已经融到了B轮,猿题库融到了D轮并且推出了中小学领域的“小猿搜题”。对于初创企业,同质化应用几乎没有机会。
这种认知差异绝非个案,而是普遍现象,它对创业者尤其是来自传统行业的创业者产生了巨大的误导。这涉及到风口的一个重要特征:指数级增长。我们用一个已经被人讲过无数遍的例子来演示一下:
池塘里面开荷花。第1天开1朵花,第2天开2朵花,第3天开4朵花,第4天开8朵花,每过一天,荷花的数量就翻一倍。第48天,池塘里开满了荷花。问:第几天荷花占据池塘一半面积?
答案是,第47天。同理倒推可以知道,第46天时,荷花占了1/4的面积;第45天,荷花占了1/8的面积;以此类推。
现在我们假想荷花从池塘的东北角开始生长,对于一条位于池塘西南角的小鱼来说,一直到第47天,它观察周围的池塘都会发现荷花不存在!市场空间还大得很!许多创业者的观察视角就和这条小鱼一样。在新闻上听说有人在种荷花,还融到了资!看看身边的池塘,市场空间还很,就也种一下!
指数级增长的本质是依靠口碑和社交传播,依靠产品设计降低用户试用成本,从而低成本快速获客。不是风中人,不知风中事,对时间窗口常常会发生错误的判断,其结果就是在产品、团队、资金都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与竞争对手正面碰撞。死在这种错误判断下的创业者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一群一群、一片一片的。
▌起飞期:谈谈追风口和融资
当一个大风口出现的时候,每家主流投资基金都会对这个风口进行布局;当主流创投机构布局完成之后,再来讲同样的故事融资,就比较困难。此时,起飞结束。简单说,投资人的资金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地在一个风口布局。所以,创业融资的窗口期非常关键,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有小伙伴会问,投资机构在一个赛道只投一家公司吗?那投资之后遇到更好的项目怎么办呢?这是和风口大小/投资轮次相关的:风口越大越长,投资人越可能在同一赛道布局多个选手,比如社交类项目一直有人投;投资轮次越早,比如种子轮/天使轮,投资人越可能布局多个选手,比如好未来在教育领域大量布局投资。
有小伙伴也会问:“虽然我融资晚,但我的产品比竞品做得好!为什么融不到资?”好的投资机构在投资之前,会对整个行业做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在投资人关注风口时,你没在他的视野里。你在投资人布局完毕之后出现,首先说明你对时机的把握是落后的;其次,投资人的资金和注意力有限,人家投过了,爱过了,你才出现,“恨不相逢未嫁时”,来生再见吧!
起飞期有多长?这是一个因行业而异,很难回答的问题,一说就被打脸,要么说废话,要么说错话。
(1)对于纯互联网业务,平台类创业可以认为初创团队已经没有起飞机会,内容类创业长期存在初创团队起飞的机会。
(2)对于“互联网+”业务,并且是存量市场价值链重构或者代际差异导致的增量市场,如果有巨大的市场、迫切的刚需,起飞期可能会比较长。只要算算竞争对手的速度和你的速度,让投资人相信你能够抢到一块市场,就能融资成功。直观判断,在竞争对手融到C轮或垄断5个以上一线城市之前,都有初创团队起飞的机会。
(3)对于“互联网+”业务,处于第二条描述之外的市场,风口不那么大,通常也没有大市场,不是迫切的刚需,如果本领域中出现两家以上融资到B轮的创业企业,一般来说,则认为起飞期已经关闭。后续创业者必须考虑与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化。
(4)对于“互联网+”业务,商业模式很难确立(非刚需、低频、小众、低毛利)的领域,出现两家以上融资到A轮的企业,后续创业者如果没有差异化的商业模式、特别出色的团队或运营数据,融资难度会显著增加。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