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温州都市报  ·  一天跑9家,男子直呼:比上班赚多了!但需警惕 ... ·  13 小时前  
看天下实验室  ·  又傻又可爱的AI宠物,治愈人类主人 ·  4 天前  
看天下实验室  ·  又傻又可爱的AI宠物,治愈人类主人 ·  4 天前  
上海法治报  ·  假期预计收入2.45万!网友晒春节喂猫“排班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循环

心衰规范诊疗管理系列全国巡讲陕西省省级培训班顺利召开

国际循环  · 公众号  ·  · 2024-04-29 17:07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为了提升医院心衰规范诊治能力,携手推动心衰中心建设发展。2024年4月27日“心衰规范诊疗管理系列全国巡讲—心衰中心建设专题会陕西站”于线下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心衰中心主办,会议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玲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孔洪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东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卢群教授、西安市第五医院职利琴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魏瑾教授、宝鸡市人民医院白志生教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刘二伟教授授课。以及由咸阳市中心医院高峰教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樊川民教授担任主持及讨论嘉宾。线上线下众多医师参与学习,共话心衰规范化诊疗,推动心衰中心建设发展。



主席致辞



白玲教授指出,尽管近年心血管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但心衰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患者整体预后较差。数据显示在中国心衰中心随访患者中,3年死亡率高达28%。幸运的是,无论是药物还是器械治疗,心衰领域都取得重大进展,为患者带来获益。但不同级别医院在心衰诊治水平存在不均衡,因此开展心衰中心建设势在必行。我们今天将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解答心衰中心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促进规范化诊疗,共同造福更多心衰患者。


主题讲座




白玲:心衰中心建设的意义及现状



白玲教授首先介绍了一下心衰中心的建设进展,截至2024年3月,心衰中心注册单位已达2368家,853家通过认证,覆盖31个省份,山东、河南、四川居全国前三。共成立50家示范基地、25个省级联盟、79个地市级联盟,推动分级诊疗体系纵深发展。

同时,心衰中心数据平台和质控平台上线运行,加强诊疗质控,心衰整体诊疗水平显著提升,出院前使用改善预后药物比例明显增加,随访管理更加规范。通过发布指南、共识等,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开展系列学术交流,提高基层医师水平。

为确保持续改进,制定再认证标准,严格执行认证流程。从机构申报到现场核查、专家审核、授牌,均严格把关,以查促建,持续优化诊疗质量。未来将深入推进心衰中心建设,提高医疗质量,为广大心衰患者提供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综合防治服务。



卢群:心衰中心再认证的准备



卢群教授表示,心衰中心再认证标准旨在持续提升诊疗质量,促进建设内涵不断深化。该标准遵循《心力衰竭分级诊疗技术方案》要求,并结合认证标准及质控考核方案,强调区域协作、规范诊疗随访管理以及数据库管理等方面。

再认证标准由数据库评估与核查、常态化运行与管理、持续改进效果三大要素构成。其中,数据库评估重点考核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可溯源性,将通过线上审查、飞行检查和现场核查方式进行评估。常态化运行与管理则评价会议召开、诊疗随访规范性、培训教育以及区域影响力等情况。持续改进效果则从11项核心指标的达标情况进行考评。该再认证标准体现了规范诊疗、加强质量管理、注重持续改进的理念,必将推动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徐东杰:心衰中心填报平台与质控解读



徐东杰教授表示心衰作为一种医疗费用高昂的疾病,其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心衰中心建立了网络填报平台和质量控制体系,对心衰诊疗质量进行严格监管。

该平台采集每家心衰中心上传的病例数据,按照标准化流程对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进行审核,要求病例数据在45天内完成录入和归档。通过平台可查看本单位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未达标项会显示红色预警。指标设置紧密围绕心衰诊疗指南要求,包括超声心动图、BNP检测、推荐用药等过程指标,以及再住院率、死亡率等结果指标。新修订还增加了SGLT2i、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等新的治疗方案。

除填报外,各中心还需定期组织多学科讨论会、质量分析会,制定会议纪要、签到表等作为质控佐证材料。质控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心衰患者获得恰当治疗的比例。实现对心衰诊疗全程的质量监管,为指导临床实践、推广新的治疗策略、促进分级诊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孔洪:心衰中心常态化建设与质控重要性



孔洪教授强调,心衰中心建设的重点是质量控制,需要常态化运行和持续改进。心衰规范化诊疗虽取得进展,但真实世界中仍存在指南与实践落差、同质化程度不够等问题。心衰中心建设就是为了解决这些挑战,通过质量控制推进规范诊疗。

质量控制贯穿心衰中心建设全过程。首先是数据填报,真实完整的数据可帮助查找问题、制定改进目标。其次是患者随访管理、用药达标等关键环节的质控,并根据指标完成情况持续改进。还包括分级诊疗质控,推动区域内同质化诊疗。

质控不仅体现在数据指标,更重要的是形成常态化诊疗习惯,医生心中有数,处理每一例心衰患者时自然而然就走上了规范化的诊疗路径。孔教授呼吁,心衰中心建设远未到终点,需要持之以恒地深化内涵、完善质控,使之真正规范化,从而全面改善心衰患者的诊疗现状。



职利琴:现代中药治疗心衰进展



职教授表示心衰是严重且常见的临床疾病,目前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现代中药可从多角度介入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为西药治疗提供重要辅助。

其中,芪参益气滴丸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现代中成药制剂,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抗氧化、改善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等途径,发挥改善心衰症状、提高心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芪参益气滴丸,可明显提高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评分,降低NT-proBNP水平和再住院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多项权威指南和临床实践路径已将芪参益气滴丸推荐为慢性心衰患者西药治疗的重要辅助用药。中西医并重的治疗模式,为实现心衰患者的全面系统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中药在心衰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



魏谨:心衰的运动康复



魏教授表示,对于心衰患者长期以来存在着运动康复是禁区的传统观念。然而,2009年 JAMA 发表的HF-ACTION研究的结果证明,针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有效且安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2015年的一项荟萃分析进一步表明,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运动康复同样具有改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效果。

基于这些研究证据,国内外多项权威指南均给予运动康复以IA类的最高推荐,建议将其作为心衰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康复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益处,包括改善心肺功能、调节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缓解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等。

近年来,心衰运动康复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关注点包括特殊人群如老年急性心衰患者的康复效果、不同类型心衰获益差异,以及中等强度持续训练与高强度间歇训练的优劣对比等。临床研究成果有望进一步优化心衰运动康复的方案。运动康复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成为心衰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志生:心衰中心建设经验交流



白教授表示心衰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在人力、设备、考核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白教授介绍说,心衰中心创建之初,医院心衰患者诊治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规范化诊疗流程、专科门诊和病房、全面评估以及长期随访管理机制等。为此,医院自2018年6月开始筹备心衰中心建设,制定了诊疗流程、常规文件、患者评估量表,设立专科门诊和病房,建立数据库和患者随访档案等。

白教授强调,心衰中心创建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改进完善。重点包括:优化流程、加强综合管理能力、坚持长期随访、加强基层联系和双向转诊、定期质量分析和病例讨论,以及积极响应指南、开展新技术新药物。自心衰中心创建以来,宝鸡市人民医院心衰患者数和指控指标达标率显著提升,并获得多项荣誉。白教授最后表示,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