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旅行在金融业务上也遭遇挫折,315晚会曝光其金融App问题,后续金融布局受到影响。
同程旅行酒店开房订单“订后即焚”,被指“鼓励出轨”?
近日,有消费者发现,用同程旅行订酒店时,有一项“订后即焚”的功能选项,使用该功能“住后订单自动删除,保护隐私不被泄露”。部分网友对这项功能提出了质疑,该功能有“助纣为虐”,鼓励出轨的嫌疑:“谁正常订房间要焚啊?”
相关话题“酒店订单订后即焚功能引争议”,迅速登上热搜榜单。
对此,同程旅行客服向“长江云新闻”记者表示,该服务仅开放在微信小程序上使用,APP上无法使用。
该功能已经上架了有6年之久了。
客服强调,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用户可自行选择开启或关闭,如后续与酒店有订单纠纷,用户手机上虽无订单显示,平台后台仍留存数据可协助处理。
对于网友的其他疑虑,同程旅行表示将把相关问题反馈给业务部门,看是否要优化该功能。
消费陷阱不断
无独有偶,就在“订后即焚”事件被曝光的前几天,知名飞行博主“这不过分啊”曝光同城旅行涉嫌消费欺诈,在购买国际机票时,现金机票被偷换成里程机票。博主表示,乘客购买机票金额足够多时会获得一定积分,积分兑换的机票就属于里程票,乘客自己花钱购买且可积分的就是现金票。
这位博主认为,同程旅行此行为属于消费欺诈,要求退一赔三。然而,在与平台进行交涉的过程中,博主发现,同程旅行在未征得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为他重新安排了一张现金机票,并且还篡改了后台的相关信息。
针对此事,同程出行官方账号曾回复该博主,已经展开了深入调查,确认问题系供应商在平台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违规操作导致,将根据规则对涉事供应商进行处罚。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公益律师赵良善向“红星新闻”表示,同程旅行表面上卖的是现金机票,乘客也误认为同程旅行出售的就是现金机票,同程旅行在其平台上也从未指明所售卖的机票是里程机票,所以同程旅行无疑存在虚假宣传。
值得注意的是,早些时候,“央广网”报道过同程旅行火车次卡备受争议,被指责“套路深”,所谓的“本次可使用”的特权和“有效期7天”的限制,很可能会使消费者掉入消费陷阱。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同程旅行”这个关键字词的搜索结果显示为47,221件投诉,这充分反映出同程旅行在消费者权益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改进。
金融业务折戟
同程旅行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同程旅行实现收入高达81.1亿元,同比增长48.8%,经调整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10.9%,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同程旅行年付费用户数量已经突破2.3亿,其居住在中国非一线城市的注册用户比例更是高达注册用户总数的87%以上;而在人均消费频次方面,较之于2023年同期的6.6次,今年已显著提高到了8.1次;年服务人次也达到18.6亿,同比增长29.9%。
回顾2020年上半年,同程旅行的营收仅为22.05亿元,与今年同期对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飞跃。然而,在金融领域的布局上,同程的道路却并非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