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咖啡行业最火的品牌当属“瑞幸咖啡”无疑,初出茅庐就请大牌明星代言、高调开发布会、起诉星巴克等各种动作让其曝光度节节攀升。
近日,瑞幸咖啡又宣布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大钲资本、愉悦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君联资本。
在资本青睐下,与星巴克的纠缠仍未停止,瑞幸咖啡CEO钱治亚在某次会议中表示:
“瑞幸会是星巴克非常强的一个竞争对手,星巴克的定位使得他的价格过高,限制了咖啡市场做大。我的目的是希望让中国的消费者能消费得起一杯性价比非常高的咖啡,在这个目标下咖啡市场一定是非常大的,所以瑞幸面对的是可以更加普惠的大众市场。”
然而除了“无形”的未来目标,瑞幸和星巴克的门店运营、顾客服务等方面更受业内关注。对此,《联商网》在杭州选取商圈、写字楼两个不同区域,分别对瑞幸咖啡、星巴克门店进行测评,看一看差距到底在哪?
该店位于星光百货3楼,走入商场中,《联商网》发现场内人气冷淡,几乎没有顾客,商场内空空荡荡,部分商家都已经撤柜,瑞幸咖啡的店铺反而显得有点突兀,与周边环境似乎有点不搭。
与星巴克不同的是,瑞幸所有门店不设有独立收银功能,虽然吧台处摆放有饮品表,但并不能直接点单,需在瑞幸APP上下单购买,选择到店自提或者外送,操作过程甚是繁琐,
在《联商网》体验中发现,瑞幸咖啡客单价均在25元左右,其咖啡只有冷热两种,不可根据顾客要求调节温度,店员解释:“因店中咖啡机为全自动设备,没办法调整为顾客需要的温度。”
可能是因为铺位充足,星光百货给瑞幸的店铺面积达到200平米左右,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日10:00-21:30。店内除了吧台,中间还设有一个封闭式储存间,店员有3人,店内设有20余张餐桌,可容纳50余人。
不过,瑞幸在店内并未设置顾客的独立自取吧台,也并没有垃圾桶,扔垃圾需递给店员。
《联商网》注意到,在中午用餐高峰期,半小时只有2位顾客到店购买咖啡,店员告诉《联商网》:“我们基本以外送为主,到店购买咖啡的顾客大约只占到10%。”
一位经常叫咖啡外送的白领姜女士向《联商网》透露:“虽然瑞幸相比星巴克便宜一些,但我觉得咖啡口感并不是特别好,最重要的是他们只能在APP上购买的这种程序对于我们来说太麻烦了,周围很多同事也会吐槽这种操作方式,太不便捷了。”
在距离瑞幸咖啡星光百货店不足100米的地方,就有一家上下两层的大面积星巴克门店,从地理位置来看,星巴克占尽优势,地处星光大道步行街路口,标识明显,又处在客流集中地,门店面积达到近500平米,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日7:00-22:00。除此之外,店内还设有独立卫生间供顾客使用。
在收银方面,星巴克与所有实体店相同,支持现金、微信、支付宝、Apple Pay等多种支付方式,更加大众化、简单易懂。
同为中午用餐高峰期,店内有4名店员,到店顾客达到32人,且人数在不断增加,连二楼也几乎坐满。店员告诉《联商网》:
“我们并不太清楚瑞幸在对面商场开店,我们客流一直比较稳定,并没有受什么影响。”
星巴克的形象早已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在顾客服务方面也是一大亮点,顾客自选吧台、门店中企业文化的渗透、定期组织活动为品牌增添了附加值,但相比之下,瑞幸则略显单调,并无品牌与顾客之间的互动,体验感一般。
瑞幸咖啡明豪大厦店:开放性吧台式符合写字楼需求
瑞幸咖啡的主战场一直是写字楼区域,
位于明豪大厦一楼大厅区的瑞幸咖啡采用开放性吧台式设计,定位服务于写字楼内的上班族。
《联商网》观察发现,在进入写字楼大门,左侧为罗森便利店,右侧为瑞幸咖啡,吧台处有2名店员,铺位区域设置有4张桌子,可同时容纳15人。
但与星光百货店相同,店内同样没有设置独立垃圾桶供顾客使用,整个区域更为简洁。
点单同样采用App下单,
但不同的是,由于该店位于写字楼内,顾客大多为繁忙的上班族,瑞幸采用的开放性吧台式设计反而使购买过程相对便捷,
在中午14时,堂食顾客达到5人,期间到店自取的顾客2人,店员告诉《联商网》:“由于我们处于写字楼内,上班族们都比较忙,除外送之外,自取的顾客占比较大,至于堂食的顾客基本在中午用餐高峰期时会较多,大家会当成中午休息的场所。”
《联商网》了解到,在写字楼内的瑞幸营业时间也是采用与星巴克相同的做法,工作日与双休日不同,周一至周五7:30-18:00;周六至周日9:00-16:00。
星巴克网新·双城大厦店:外围独立门店营业时间自由